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乾隆下旨     
乾隆下旨乾隆皇帝游江南时,有一次来到一座大墓前,那里石碑如林,而且有石人、石马。乾隆指着石人问身旁一个翰林说:“它,叫什么名字?”原来,在古代神话里,这种石头人叫翁仲,而翰林却颠倒了,说成“仲翁”。回京后,乾隆下了一道降职令,把这个翰林降为通判。降职...  相似文献   

2.
词的颠倒     
相传清代皇帝康熙一次郊游,当走到一座古墓时,问一随行的翰林:“这墓前的石人是否只称石人呢?”其实他问的用意是想考试一下翰林学士们的杂学知识,不料这位翰林却把“翁仲”(石人)说成“仲翁”。翌日康熙写了一首诗,派人送到翰林院。诗曰:“翁仲如何作仲翁,想因窗下少夫功;如今不许为林翰,贬到江南作判通。”他有意把每句最后一词都弄颠倒。这位翰林虽早已故去,其遗风却尚存。读报中  相似文献   

3.
行善有好报     
茄备君 《新闻世界》2006,(11):54-54
有位老师给小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挑着一盏灯笼,这是为什么?”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他是给儿子买的灯笼。”有的说:“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吧。”……老师最后公布答案:盲人打灯是为了给别人照亮。这样,别人才不会撞上他。盲人手里提着灯,心中也装着一盏明亮温暖的灯,一盏为别人着想的明灯.老师又说,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我们自己。为什么那么多眼睛好的人在暗夜中往往会相撞?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无明灯,手上也不提明灯啊!”  相似文献   

4.
柯云  马木 《新闻天地》2011,(3):54-54
读罢朱新华先生在《新闻天地》2011年元月份的储歌的危机谤一文后,不禁令我们拍手叫妙!他的话算是一语中的,说到了广大诗歌热爱者的心坎上去了。真没想到泱泱中华,本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诗国,为何出现柳宗元笔下的:“千山鸟飞绝,万踪人迹灭”的境地呢?  相似文献   

5.
新闻是什么?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然而老话说,熟知非真知。以为自己很清楚的事情,其实未必就一定是那么回事。我们每天都习惯性地看新闻,但是否认真想过什么才是真正的新闻?我们能那么肯定地说在新闻媒体上天天播放的就是新闻么?如果不全是,那么那些我们认为不叫新闻的东西又该叫什么呢? 作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起码应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新”,一是“事实”。如果只“新”,而没有成形儿的“事实”,那么不能称其为“新闻”。与之紧密相关的,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说话”、“开会”能不能算构成新…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杂志的编辑曾在电话中半开玩笑地问我:“你怎么专写敏感的题材?”我回敬他一句:“我如果不敏感怎么当记者?”他马上举手投降:“那是,那是。”我其实知道,他的本意不是说不要写敏感的题材,而是要把握在一定的“度’上,太敏感了不好办。怎么就说中国人活得太累呢?(是心理上太累)干什么事都是“既要”“又不要”。否则,就说你偏激。这个“度”,或许就是中国的老祖宗所发明的“中庸”。自然,这里面或许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咱们且不去研究。我所着急的是,这个“中庸”为什么会把中国人整得于什么事情都是不前不后,不紧…  相似文献   

7.
钱文忠 《出版参考》2010,(10):45-45
东汉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人叫陈蕃,这个人是举孝廉当的官,后来还当过太守,甚至尚书,在历史上很有名,不仅仅是因为《后汉书》对他的评价:“汉世乱而不亡,百余年间.数公之力也!”意思说汉朝很乱,但是乱了没有亡,是有好几位大臣的功劳,其中有一位就是陈蕃,这个评价很高。他之所以有名,其实是因为一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相似文献   

8.
今年我们的结婚纪念日恰逢周六。一大早,老公赶着问:“今天怎么庆祝?我请吃饭怎么样?”我说:“好啊,咱俩上哪去?”他听了顿了顿,说:“只有咱俩吗?还是带着孩子一起去吧!”我瞟了他一眼:“庆祝结婚纪念日带孩子好吗?这日子,不都是两个人去浪漫一下吗?”他嘻皮笑脸地回答:“既然是庆祝,当然要带着成果了,没有成果怎么叫庆祝呢!”于是,我们就带着三个“成果”一起去吃饭了。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是“螺旋”?让我们来设想这样一种情景:一个叫小张的大学生和他的4个同学一起收看电视节目,小张对电视中的一名演员印象很好。节目结束后,小张本来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但是,另外一个同学抢先说,他认为那个演员演技拙劣,毫无可取之处。其他3个同学马上表示赞成。小张有点为难,最后他含混地说,他也觉得那个演员其实表演得不怎么好。这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情况,在心理学中被称为“从众”,即人的行为或观点由于其他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真实的或是臆想的压力而产生①。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我们都可以看到该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声屏博客     
《声屏世界》2007,(8):12-12
一位同事颇有感慨地说:我们上班时似乎总是“面色凝重”。乍一听,一笑,再一想,心里一沉。面色凝重,表示他紧张,不轻松,甚至带着几分忧愁。新闻工作其实是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也是很容易产生成就感的工作,我们都是因为喜欢新闻工作而加入这个团队的,但是为什么我们每天还会“面色凝重”?我想除了工作压力大之外。自己的心态和工作环境也是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知识卡片     
知识卡片翰林翰林是官名,他们都是学者,是皇帝的秘书。这种制度是从明朝开始的。明朝把文学之士封为翰林。这些人是从进士的朝试中产生的,是很高贵的职位。翰林是从翰林院得名的。《唐书·百官志》说,唐明皇初置翰林待诏、翰林供奉。开元二十六年改翰林待诏、翰林供奉...  相似文献   

12.
“有限”与“无限”的启示遇衍滨有一次,儿子问我:“宇宙是有限还是无限的?”我说:“当然是无限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常识。”他说:“那有本书上怎么说宇宙是有限的呢?这跟学校学的哲学书上说的也不一样。”我让他把那本书找来。原来那是一本讲天文学特别是现代...  相似文献   

13.
向贤彪 《军事记者》2002,(11):59-60
读《刘墉文集》,看到“三个筛子”的故事,原文照录———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个人不解地问。“第一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是真的吗?”“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现在你再用第二个筛子去审查。你要告诉我的消息,还应该是善意的”。那人踌躇地说:“不,刚好相反……”哲人又打断了他的话:“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我再问你,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是重要的吗?”“并…  相似文献   

14.
201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个名叫《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小品,一位小品演员说了一句台词:“孔子说过‘四海之内皆兄弟'”。其实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而是子夏说的,见《论语·颜渊篇第十二》:子夏日“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相似文献   

15.
盘马弯弓惜不发,顿挫蓄势浪滔滔。“顿”,停顿;“挫”,悬搁;作者行文到紧要关节,突然收束,欲语不语,在未曾了结之处暂且了结,故意不说,必能收到奇效。写文章离不开跌宕顿挫。清人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明白指出:“诗文无顿挫,只是说白话,无复行文之妙。顿挫者,横断不即下,欲说又不直说,所谓‘盘马弯弓惜不发’。若一直滚去,如骏马下坡,无控纵之妙,成何文法?”这段话,既解释了什么叫顿挫,又指出了顿挫会给行文带来妙处。顿挫的笔法,到底给文章带来了哪些妙处?文章有顿挫,文势必然畅达,波澜壮阔。顿挫必舌势,好似…  相似文献   

16.
我熟识一位老裁缝,每次上街都得到他店里坐一会儿。最近,我请他给我做了一件春装,尺寸已经量好了,他忽然想起了去年曾给我做过一件秋装,硬是让我回家取来穿给他看一看,经过他仔细地对照反复修改尺寸之后才放心。我说做件衣服怎么这样麻烦。他说“七次量衣一次裁嘛。”尺寸量好了再看他操起剪刀,只听得一阵卡嚓卡嚓的声音,一件衣服三剪两裁就成了,真是游刃有余。我们搞新闻报道,不也同老裁缝师傅一样吗?应该把功夫用在下笔之前。诗人陆游“功夫在诗外”与老裁缝“七次量衣一次裁”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七次量衣一次裁”就是老裁…  相似文献   

17.
“冰点”的警示朽木中国青年报有一个专版叫《冰点》。之所以取名《冰点》,是编者有感于一些被“冷落了的新闻话题”而开设的。被冷落了的东西还应该是“新闻”吗?成了“冰点”的东西还是“新闻”吗”?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题目。其实,准确地说,是叫做“不应冷落的新闻...  相似文献   

18.
读书献疑     
顷读柳鸣九先生的大作《“翰林院”内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这是前几年漏读的一本妙书。之所以“妙”,是先生描写那群“洗澡”(取杨绛同名小说之语)后的众“翰林”(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并不拘束,反而是心情完全放松,这样写来就有些意思了;此外,在众“翰林”之间,先生于话语问还不时有所褒贬,使稍稍知晓那个“学部”情况的看家有心领神会的“阅读愉悦”,这也是这本小书的一个“妙”处。  相似文献   

19.
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开播至今,特别受到知识群体的喜欢。近日我采访了主持人马东。见到他的时候一点也没感到意外,他跟电视里一模一样,不算高大,不算英俊,但眼睛里透着睿智。我和他开玩笑:“如果春节晚会让你主持怎么样?”他说:“那怎么可能,大过节的谁愿意见我这模样的人啊?”似乎优秀的主持人都有一招幽默的好本事,其实我身边有很多朋友曾经说过,看马东主持节目挺过瘾的。 主持人就像水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在央视《挑战主持人》栏目的片头里,有一连串对主持人这个职业的要求:知识力、感受力、应变力、表现力……这些标…  相似文献   

20.
刘斌 《新闻记者》2007,(12):88-90
今年9月,应德国阿登纳基金会邀请,我随上海财经记者代表团前往德国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访问。行程虽然短暂,效率却非常高,代表团一行6人穿梭在法兰克福、波恩、柏林、汉堡和慕尼黑5大城市之间,顺利完成了对30个机构的登门拜访,这其中有一半是媒体单位。陪同代表团的是阿登纳基金会上海项目办事室主任Thomas Awe先生。中文名叫魏特茂.说快了和“为什么”有点音近,一位十分热情、友好和幽默的德国人。他在路上说了一个亲身经历的“搞笑段子”:有个中国小女孩问他为什么叫“为什么”。他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叫“为什么”;反正叫魏特茂,不要问为什么。玩笑归玩笑,魏特茂先生还是常常令我们感受到德意志民族严谨的一面。所谓“走在钟表上的民族”:他时时处处扮演掐秒表的角色,一看我们问个不休、无意刹车的时候,就会当机立断插话进来,“还可以问最后两个问题”。若问“密集访问”为什么能够做到环环相扣?原因也许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