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国情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保证和依靠力量。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民主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所开创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发展上的内在逻辑。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社会主义民主的中国特色奠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长期、渐进的历史过程。从理论和实践上剖析这些逻辑联系,有利于全面深入地理解社会主义民主和政治文明,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历史方位,即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标定是确定党的备斗目标的前提。毛泽东、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失误和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能否正确标定历史方位。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作了区分;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备斗目标,从而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  相似文献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应以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为历史和逻辑的起点;是党总结从八大到十四大历史经验的结晶。邓小平最具备全面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能力和条件,最能作出理论上的新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时代主题转换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唯一正确的选择。但是,“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的基本结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从事的事业,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是发挥工人阶级先锋战士的作用,进一步振…  相似文献   

6.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毛泽东对选择一条怎样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本文试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自己的路”;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分阶段进行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根本出发点;“走自己的路”,并不拒绝学习和利用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和四个方面来论述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7.
百余年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表明:中国不可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走向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历史的抉择;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必须以中国国情研究为基础,从中国社会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创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在改革开放中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难题的两次回应;面向21世纪,中国共产党必须进一步拓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进一步把握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大趋势,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的形成有其客观依据,即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探索过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分析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9.
作为实体形态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即本质、特征、体制。这三个层次从不同角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马恩由于历史的局限,比较侧重地论证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列宁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但也未明确划分社会主义的层次;邓小平同志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层次性研究深入展开。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的层次性,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党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在党的八大前后已经提出,但八大后不久,这一思想在实践上又被否定了,致使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入迷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伊始,我党又重新开始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到十四届三中全会,这一理论已经系统化并趋于成熟。这一探索过程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因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  相似文献   

11.
我们之所以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二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三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在改革开放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找到的指导中国发展进步和团结奋斗的科学真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以来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维护统一、走向富强、实现和谐的正确道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有着从理论到实践,从一般到特殊的发展特征。在早期社会主义者那里,社会主义主要是一种对正义的美好愿望;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在列宁那里,社会主义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革命手段;而自毛泽东到邓小平,社会主义则呈现出其特殊性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此,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十年“文革”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76年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形成?这个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运用“一国两制”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实和发展着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5.
数千年来中国和世界历史表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入新阶段,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在于建设好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全方位培育文化人才队伍;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最终实现文明互鉴、民心相通,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6.
和谐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高度,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立足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实现各尽所能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实现各得其所,提升生活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达到和谐相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7.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不懈努力。毛泽东适时提出“以苏为戒,走自己之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江泽民深化了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坚持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三代领导核心既一脉相承,又开拓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形成了科学的社会主义观,即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做出了科学判断;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政治明”的概念,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_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把握规律,立足国情,走出自己的路子。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0.
一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的社会主义究竟应该怎样进行建设,经典作家没有论及,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坚持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经济建设上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思想,主要表现在:第一,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分析和认识。毛泽东从我国国情和具体实际出发,明确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建成”区分开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