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功能对等"的翻译理论,主张让译文和原文在语言的功能上对等,而两种语言翻译的不对等性是译者最困惑的问题。在翻译实践中,文化背景、思维认知及固有的本族语使用差异,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很多困难。英语和汉语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两种语言,文化差异将会给英汉翻译带来一定的影响,只有了解英、汉两种语言风格的异同,文化背景知识和不同的民族心理状态,才能成功进行翻译交际。  相似文献   

2.
数字习语是英汉习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英汉两个民族各自不同的数字文化。由于宗教文化、神话传说以及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使得英汉习语中相同的数字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或相同所指却借助于不同的数字来体现。从文化内涵、禁忌和虚指方面探讨英汉习语中数字语用关系的非对等性及差异原因。  相似文献   

3.
中西数字的文化观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数字文化,数字蕴含的文化信息鲜明地体现了该民族文化的心理、传统习俗与特色,从中西数字文化中有代表性的吉祥数字和禁忌数字入手,探讨其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所体现出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审美观等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4.
两种语言翻译的不对等性是译者最困惑的问题。在翻译实践中,文化背景、思维认知及固有的本族语使用差异,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出现更多困难。英语和汉语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两种语言,文化差异将会给英汉翻译带来一定的影响,只有了解英、汉两种语言风格的异同、文化背景知识和不同的民族心理状态,缩短这种文化差异,才能成功地进行翻译交际。  相似文献   

5.
习语是语言中独立而固定的特殊成分,是民族特色和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是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在体现语言的文化差异上,习语比其他的语言成分更具备典型性、代表性.本文通过对汉荚习语深层文化内涵的比较分析,阐释中英两国在价值取向和审美意识方面的差异。同时指出只有了解和掌握两民族不同的文化渊源,才能准确、恰当地理解和翻译汉荚习语,在跨文化交际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恰倒好处.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语言中数字是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规模、大小的数和量,而由于各自语言中所包涵的文化传统、思维观念以及对数字的感知取向不同,故而赋予数字的社会文化涵义也不尽相同。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数字文化,数字蕴含的文化信息鲜明地体现了该民族文化的心理、传统习俗与特色。文章从中西方数字文化中有代表性的吉祥数字和禁忌数字入手,探讨其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所体现出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审美观等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7.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了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价值取向与社会风格,折射出两个民族各自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对同一动物词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使用和翻译中,应该注意到该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俄汉两种语言中的数字文化,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及成因。俄语中数词“虚用”现象的翻译应采取灵活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由于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所以两种不同的语言之间在语义和文化内涵上要达到完全对等是很难的。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的工具,它记录着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正是历史的进步,才使得对等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产生的不同的内涵。英、汉语言中,动物词汇常发生语义重叠现象,即词汇对应关系。但是,由于英、汉两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而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通常会出现一种动物的概念意义完全相同,其文化内涵却有明显差异、相互矛盾甚至意义相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英汉语言中有大量关于颜色的习语、成语和谚语,这些语言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因而这些词语在表达语言意义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语义对等性。但由于民族风俗、地理环境、思维形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文化背景的差异,各个民族对颜色词语在视觉上和心理上所产生的联想意义、文化内涵及其蕴含的意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因此,了解并掌握这些颜色词的语义及其引申意义异同性,揭示英汉语言中颜色词语表达意义的对等性差异,对促进语言学习,中英文化交流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认知理论的视角,笔者通过对比汉蒙语颜色词“红”的认知语义,揭示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促进汉蒙民族跨文化交际与汉蒙语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13.
基于认知理论的视角,笔者通过对比汉蒙语颜色词“红”的认知语义,揭示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促进汉蒙民族跨文化交际与汉蒙语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和汉语这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字词语。数字词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的民族形成和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这些数字词语由于民族文化、地理环境、经济生活和认知思维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文化赋予语言以不同的文化内涵,民族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词语的不对等性,它给不同语言之间的互译带来困难。英汉词语的不对等性表现在词汇空缺和词义冲突上。  相似文献   

16.
黄先敏 《广西教育》2011,(15):80-8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语言大厦的建筑材料,它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意识、心态和性格。认识和掌握词汇是掌握语言、了解文化的前提和基础。从意象指代、喻体、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及民族心理五个层面透视汉荚语言词汇的偶合现象,揭示中英文化的互通性和融合性,指出要学好语言必须学好这种语言的文化。  相似文献   

17.
在英汉习语中,数字的应用极为普遍。数字在习语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两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本文首先探讨了英汉数字习语的文化根源,接着就两种语言中有代表性的几组数字进行文化层面的分析,对比其民族文化心理的异同,以期达到优化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种形式的语言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语言真正的作用在于使用,在于交际。本文通过介绍不同的语用失误,分析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来了解荚汉霉家不同的民族文化取向,进而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减少语用失误,从而进行成功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9.
数字是一种语言符号,更是一种社会符号,一种文化符号.它鲜明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心理、传统与特色.但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下,它已失去其指称意义,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将从心理、宗教及神话传说三个方面分析英语数字文化内涵分析其所体现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0.
动物形象积淀着民族心理,在维汉两种语言中,同一种动物可蕴含不同的喻义。汉维两种语言中的动植物名称不仅代表动植物形象的符号,而且反映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印记。只有深刻了解文化上的差,才能理解动植物名称深层次的象征意义。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比分析动植物在汉维两种语言的象征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