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西安城是在唐皇城基础上筑建而成,但与唐皇城并不完全重合:西、南两个方向是利用原唐皇城城墙旧基,而东、北两个方向却分别向外拓展。其“拓城”工程实施于何时,说法不一。《明太祖实录》栽有明初耿炳文、濮英等“拓城”之事,现今多据此认为今城定型于明初,是为“明城”。而清嘉庆《成宁县志》据五代后周显德二年《永兴军牒》等文献记载,认为西安城自唐末天祜年间韩建筑“新城”时即“已越皇城而东,与今城无异”,即今城定型于唐末,是为“唐城”。本文对此两种说法及其依据作了较为深入的辨析。  相似文献   

2.
你知道吗     
《小学生》2008,(12):47-47
上期答案 为什么是“买东西”而非“买南北”:唐代的长安城就是按“宫城”、“皇城”、“郭城”严密规划的三重天。宫城是皇帝的寝宫?皇城是中央衙门所在,郭城是百姓的居所。郭城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衬托皇权的威仪,另一个是便于官对于民的管理。郭城南北排列十三坊,据说就是象征“一年有闰”,皇城正南的坊里东西四列,据说是“以象四时”。所有坊里,除三品以上高级官员和勋戚权贵住宅可由坊中临街开门外,其余人等一律向坊内开门,不得直通街衢,买东西,只能到东市、西市——这就是“买东西”片语的来历。  相似文献   

3.
唐代的首都长安城分为"宫城"、"皇城"和"郭城"三个大的区域。宫城是皇帝住的地方;皇城是中央政府机构的所在地;郭城是老百姓的住所。像现在一  相似文献   

4.
城墙,是古代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在现代社会依然可以看到的保留在地面之上的城墙,在地下也存留着大量的都城城墙的遗址。作为都城,西汉长安城和汉魏洛阳城地位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这两座都城的城墙均埋藏于地下。比较两城城墙的各自特点,研究长安城和洛阳城的形制等方面的差异及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唐代长安城街鼓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长安城的街鼓,具有报警和晨昏报时的双重功能。街鼓之声不仅是京城城门、皇城、宫城城门及宫门开启和关闭的标志性信号,也是百官上朝、办公的时钟,同时还是维护禁夜制度的法律依据,对长安坊市的有效管理起着积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安街鼓不仅调节着京城生活的正常节奏,而且也规范了长安居民的城内生活和城外活动,对于维系大唐的时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唐代长安城作为京师重地,其主要刑场的设置遵循了"刑人于市"的旧法,但它们并非设置在市场之内,而分别位于东市西北角外十字街口的"狗脊岭"和西市东北角外皇城西南隅十字街口的"独柳树"。相较而言,西市刑场主要处决重罪犯,东市刑场则处决轻案犯。唐代应该也曾在长安城的其他地方处决过犯人,但这些地方的重要性远不能与两市刑场相比。  相似文献   

7.
官员作为唐代长安城居民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其日常生活与住房状况从某一侧面反映了长安城别具一格的城市景观。本文结合唐长安的里坊制度等资料,从白居易的宅第变迁入手,以个案研究和典型分析的方法,对唐代在京官员的住宅选择与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唐代官员对住宅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受到空间距离、区位环境和社会空间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唐长安禁苑     
古代帝都之旁 ,多划有一定面积的皇家管辖区 ,以供天子游猎和其他特殊用途。唐长安城承袭隋制 ,保留了城北隋大兴苑 ,并更名为“禁苑”。唐禁苑是都城长安一处最大的皇家园林 ,因其中又包含东内苑、西内苑两个小苑 ,故也称为“三苑”。禁苑位于长安城北 ,其范围颇大 ,北至渭河 ,南接长安城 ,东抵河灞河东岸 ,西达汉长安城西墙 ,实际上已将汉长安城全部和其东大片地区都包揽在内。据徐松《唐两京城坊考》 ,禁苑东西长二十七里 ,南北宽二十三里 ;《旧唐书·地理志》则称东西三十里 ,苑内有离宫亭观二十四所。苑周有垣墙。东西各设二门 ,南北…  相似文献   

9.
龟兹古都     
古代龟兹国的都城,安西大都护府所在地,就在库车新老城之间。目前,除尚有城墙遗迹依稀可辨外,已无其它地面建筑遗存。《汉书》上说,龟兹第一次大兴土木是在汉宣帝时。当时,龟兹王绛宾娶了远嫁乌孙的解忧公主的女儿为妻,曾经以亲戚关系,到长安住了一年。回来后,不但把衣服、制度按汉家的样子作了改革,而且大治宫室,筑起上面有“徼道”(巡更查夜的人所走的道)的高大城墙。到五百多年的梁朝,据《梁书》记载,龟兹城已是“城有三重,外城与长安城等;宫室壮丽,饰以琅玕(音狼干,美好的纹石)宝玉”的奢华侈丽的王都了。  相似文献   

10.
唐代刻花金碗(人教版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彩图5),一九七○年十月出土于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一处唐代窖藏中(参见《文物》1972年1期《西安南郊何家村发现唐代窑藏文物》),现珍藏于陕西省博物馆.何家村位于今日西安市南郊,属唐长安城中的兴化坊,据探测,窖藏所在准确地点为兴化坊坊街以南,北距坊街五十五米,西距清明渠约二百四十米,即兴化坊的中部偏西部分.窖藏文物分别收贮在两个大陶瓮和一个  相似文献   

11.
唐代处斩死因犯,一般仍沿前代旧规,在闹市区行刑。但唐肃宗后,除在长安城两市之处,又在独柳树处斩死刑犯人,迄至唐末迁都为止。为何要设此刑场?经考证独柳树处在长安城的皇城西南角丁字路口上,凡被斩于此都均属政治要犯,有儆诫百官、以防效尤的政治用意。  相似文献   

12.
沈坚 《历史教学问题》2009,(2):F0003-F0004
①②①②③西安古城墙今西安城墙,以原唐代长安城为基础,建于明初。最底层用石灰、土与糯米混合夯打而成,以黄土逐层夯筑,外包城砖,墙高12米。城墙砌有垛口、马面、墩楼,城四角各设角楼一座,城外挖建城壕。四面设门,东曰长乐门,西为安定门,南有永宁门,北名安远门。主城门又分阙楼、箭楼、正楼三重门楼及瓮城,布局严整,便于防守。近年当地对西安古城墙大加修葺,已辟为环城公园。图①②③分别为从远近不同角度所见的南门一带景色,图  相似文献   

13.
人教社高中课本《过秦论》中有一处注释是值得商榷的。文中“践华为城,因河为池”的注释是“凭着华山当做城,就着黄河当做池”。但此处的“城”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把华山当做城市吗?且不说这一注释的语病问题,单是用原词解释原词的方法就不可取。其实,此处的“城”应解释为“城墙”,原句的意思是秦国把华山作为城墙,把黄河作为护城河,据险而守。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998年版)“城”字有两个义项:一为城墙,一为城市。如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这一名句中的“城”就应当是城墙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城墙”,极易被理解为偏正结构,准确地说,它应是并  相似文献   

14.
身边的历史     
正"皇城根遗址公园北端起点"和"明皇城东安门遗址",位于北京南起长安街、北至平安大道的皇城根遗址公园。明清北京城以紫禁城(又称"宫城")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环绕皇城、内城(又称"京城",即今北京二环路),形成宫城、皇城、京城三重城圈。皇城位于内城南部正中,原有天安、地安、东安、西安四门,现仅存天安门及两侧城墙。"正阳门城楼"和"德胜门箭楼"为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春秋经》《左传》记载中的越“入吴”,《国语》记载的“越王勾践”“袭吴”时“入其郛”,《史记》记载的吴国国都“城高以厚”及赵晔《吴越春秋》记载的“子胥…“造筑大城”,《越绝书》记载的“吴大城”,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记载的“使子胥筑阖闾城都之,今苏州也”等作文献考释,首先论述苏州城墙春秋时建及在春秋时期的客观存在。接着,又从《越绝书》记载的战国时“春中君所造”之“楚门”,乃系苏州城门中的“破楚门”演变而来;另从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中提及黄歇治吴时的水利举措“又大内北渎,四从五横,至今犹存”,分析唐代时犹存的古城“四纵五横”河道体系,系战国黄歇治吴时的遗存。其后,从清代中叶苏州古城“三横四直”的河道体系为唐代演变而来,指出苏州古城在战国时代就已烙上且牵延至清代尚存的这一文化印记,从而印证黄歇治吴时重修苏州城墙的事买。上述文献记载,清晰地表明如下结论:苏州城墙春秋时建及战国时重修。  相似文献   

16.
郭城 “城”,本义是“城墙”,指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墙垣,不指行政区域。《孟子·七患》,“城者,所以自守也。” “城”用作动词时,表示“筑城”。《史记·秦始皇本纪》:“城河上以为塞。”(河:黄河。)《汉书·高帝纪》:“今天下县邑城。”由“城墙”引申为指城墙范围内的整个区域,即“城邑”的意思。《史记·  相似文献   

17.
京师重地,社会秩序的稳定最为重要。唐代长安外郭城的治安管理是由京兆府行政系统、里坊系统、中央管理系统三套系统多层次、全方位配合互动完成的。唐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坊市制与府兵制的崩溃等经济、政治、军事原因,长安城治安管理机构及其职能发生了变化,出现了金吾卫、市署治安职能衰退,神策军和御史台涉入管理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牌坊趣话     
牌坊,也叫牌楼,古已有之,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标志之一。关于牌坊的最早记载见于《诗经》,那时称为"衡门"。"衡门"的结构是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唐代,我国的城市都采用里坊制,城内被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划分成若干块方形居民区,这些居民区,唐代称为"坊"。坊是居民居住区的基本单位,"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门,以便通行,称为坊门。后来因为门没有太大的实际作用,于是老百姓也逐渐称这种坊门为"牌坊"。  相似文献   

19.
祖国各地     
北京有座皇城,国内无人不知;山西有座皇城相府,知道的人就不是很多。 皇城相府是清朝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文渊阁人学士陈廷敬的官邸,它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的皇城村。 整个皇城相府分内城与外城,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有大小院落9座,房屋640间。建筑依随山势,层楼叠  相似文献   

20.
唐代贞观14年(640年),长安城外西华寺的法琳和尚因写了一篇《辩证论·信毁交报篇》的章,被道士秦世英暗地告发,说他的言论触犯了国法,有诽谤皇帝之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