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鞭打动作的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鞭打动作是运动中最常见的运动链的运动形式。鞭打动作可以使运动链末端环节产生极大的运动速度和打击力。鞭打动作是人体运动的最基本形式,弄清其机理是运动生物力学自身理论体系中不可或映的部分。但目前的解释基本上停留在定性阶段,在鞭打中各环节之间动力学关系尚无深入研究。本文以投掷标枪为例,通过研究上肢各环节鞭打时的动力学关系,揭示上肢在鞭打动作中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九节鞭演练起来左右开弓、上下飞舞、拐带缠绕、灵活多变,令人目不暇接。 练好一趟鞭,达到身械协调,运用自如是件难事。在演练过程中,时常会因动作不熟练。用力不顺达,身械不协调,使鞭抽打在头部或腿上。轻则皮肉受苦,重则伤筋动骨,使练习者不得不终止练习。甚至造成恐惧心理,半途而废。  相似文献   

3.
垒球投掷要把已获得的速度,最后前臂以鞭打式用力将器械向前上方投出。鞭打式用力对小学生要求虽高了些,但在获得器械出手初速时,同样很重要。大多数学生很难完成这一动作,它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外,我们认为教师的示范存在两个使学生不易把握动作要领的不足:一是用常规的方法示范,由于动作快学生抓不住动作要领;二是采用较慢的动作示范,又表现不出鞭打式用力的特点。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采用挥鞭(绳)诱导练习法,诱导学生在利用短绳完成鞭打动作过程中领会鞭打式用力动作要领。1.双脚前后站立,持绳于肩前上方,然后重心前移,以胸腹肌收缩带动上臂…  相似文献   

4.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体育条件很差,学生十分喜欢练武术,但不可能购置正规的武术器材,只能发动师生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用代用品改制一些武术器材,我们用绳和沙包重新制作“九节鞭”。  相似文献   

5.
多雨季节,体育课常常不能按计划进行,影响学生的身体锻炼,广大体育老师为此而伤透了脑筋。雨雪天的体育课怎么办?过去一般采用以下几种办法:一是讲授体育基本知识或观看体育图片;二是进行下棋、打扑克等娱乐活动;三是改上文化课。前两种办法虽然是必要的,但老是这种形式,易使学生感到单调、枯燥乏味,兴趣不高,理论资料也难找,因此无法坚持。第三种办法实际上是取消了体育课,更重要的是以上办法都没有解决根本矛盾。  相似文献   

6.
运用肌电与摄像的同步对部分优秀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跳发球的测试结果表明,“屈肘后引”的引臂技术较为合理,鞭打能量的传递模式,无论做鞭打动作环节加速的向心收缩肌肉用力顺序,还是使环节减速的离心收缩的肌肉用力顺序,都是先近侧环节后远侧环节,能量依次传递。这是最优化的上肢鞭打动作,并可作为判断运动员鞭打技术动作协调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 参加工作以来,因缺乏实践经验,遇到困难确实不少。最令我感到棘手和头痛的是自己所教的班级纪律散漫、学风不正。但面对现实,我并未气馁,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边教,边摸索,去寻求解决的办法。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战胜自我,充满信心 没有工作实践经验,面对一群顽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周红发球时身体主要关节声、(肩、肘、腕)运动轨迹解析,找出击球时鞭打动作的特征及其球速快的缘由.特征是以腰为轴,以肩、肘、腕三节鞭打的动作,使手腕获得较大的加速度、其他队员多是以肩为轴的肘、腕二节鞭打动作.  相似文献   

9.
李海乐  刘波  陈亮 《中华武术》2014,(11):20-22
基于上肢鞭打模型,定性分析出投掷标枪的上肢动作顺序,得出使标枪出手速度最大化的方法。然后通过Kane方程组模型,推导出广义动力和广义惯性力,上臂、前臂和手腕7个自由度的方程,初步了解了上肢各环节在运动过程中肌肉力矩和关节反作用力与动作技术的关系。利用世界冠军瑞斯一次比赛数据进行计算,验证了Kane模型与鞭打模型在结论方面是相近的,证明了Kane模型应用在鞭打动作教学的可行性,进而在鞭打动作教学中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0.
博文 《中华武术》2000,(1):62-62
1999年 7月 24日北京少林武校迎来了10余位长途跋涉,满面风尘的远客,他们是来自遥远的大巴山脚下,是武校资助四川大巴山区的贫困生。 这群孩子乍一到校,眼前陌生的一切,样样都感到新奇。高大的武校楼房,花园式的校园,碧绿的足球场,宽敞的教室,先进的电教设施,令这些看惯了大山、简陋教室的孩子们惊奇不已,他们这儿摸摸,那儿瞅瞅,好像进入了梦幻世界。 北京少林武校的表演队员举行了精彩武术表演,他们要把表演作为特殊的礼物送给他乡的小客人。少林拳疾如闪电,九节鞭呼呼生风,朴刀进枪动作娴熟,硬功惊险绝伦,一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出初练八段锦时宜采用的呼吸方式,为习练者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通过科学分析法和文献检索法分析呼吸运动的基本方式和八段锦练习时的呼吸特点。结果:初练者较易做到“调身”,即动作达标,但要做到“调息”,即在动作中加入适宜的呼吸,却并不容易掌握。结论:八段锦练习时,初练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采取舒服自然、合理适当的呼吸方式,待动作熟练后再有意识地进行呼吸方式的锻炼,最后达到“不调而自调”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一些生理学家指出,运动员在比赛完毕后,经常出现非病理性的头痛,尤其是围棋、象棋等室内静坐比赛的运动员,此种现象更为常见。这种现象大都是因为人体血液循环发生障碍,通常采用保建按摩的办法进行治疗,效果很好。它能改善人的头部血液循环,对大脑细胞起到一定的激发活力作用,很快就会使运动员的头脑清醒,身体感到轻松,疲劳感很快就会消失。为此,日本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供运动员自行按摩头部的电子仪器,称为电子头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掷标枪运动中鞭打技术动作的研究分析,寻找鞭打技术动作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及力学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鞭打动作在掷标枪最后用力过程进行分析,寻找和解决提高运动成绩的途径,为今后的教学和训练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跨拦跑是田径项目中技术较复杂、节奏较强、具有欣赏性的运动。在青少年跨栏训练中需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技术性的细节问题。一、徒手练习通过徒手练习和辅助练习,可发展学生柔韧性,让学生对跨栏技术动作建立感性积累,形成一般性"栏感"。在平时徒手练习中,起跨腿和摆动腿相互配合往往不协调,主要表现有(1)摆动腿鞭打不积极。(2)鞭打后脚着地时脚尖没有充分爬登。(3)起跨腿提拉不充分,而导致提踵、重心不稳以及没有送髋等现象。(4)有许多  相似文献   

15.
一提到作文,很多同学就感到头痛。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作文的一种畏惧心理,认为作文是一项很难的心智活动。要让学生真正摆脱“苦作”“硬作”的不自然状态,而变“习作”为“喜作”.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冷水浴     
冷水浴是一种很好的体育锻炼方法。初练者,宜从夏秋季开始。 冷水浴的好处 其一,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当人体受到冷水刺激后,大脑皮层和体温调节中枢立即兴奋,调动全身各器官系统加强运动,增多热量,以便抵御寒冷。长此锻炼,能使神经系统和体温调节中枢及全身各系统器官的功能逐渐增强,配  相似文献   

17.
胡明立 《中华武术》2010,(10):18-18
标枪最后用力中的“满弓”动作是成功完成鞭打动作的保证,“满弓”动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后用力的质量,“满弓”动作做不出来,鞭打动作无从谈起。笔者在此介绍一些训练方法,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头痛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一种情况.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中医认为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只要是邪气上逆,都有可能造成头痛。而由于形成头痛的原因各不相同.所以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完全一样。只有认真鉴别清楚,才能对号入座,发现造成头痛的真正“元凶”,从而寻找到缓解疼痛症状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全区共有廿所学校,各校的活动面积都不大,为了在小场地也能上好体育课,最近我们在南区里仁坡小学举行一堂“一材多用”的研究课。该校共有学生二百四十六人,平均活动面积只有0.73m~2。作为一个体育教师,场地小、器材缺,是一件感到头痛的事,而体育课又是学生一门必修课,不能因场地小、器材缺而降低对体育课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想办法,因地制宜上好体育课。经过我们近年来的摸索,感觉到上体育课采用“一材多用”的办法对小学校来说是一个较好的办法。“一材多用”即是在一堂课中一种器材多种用法。比如小皮球,可用来拍球、抛接  相似文献   

20.
<正>前掷实心球能有效发展学生上肢力量和协调性,是落实体育核心素养、培养“运动能力”的载体。在前掷实心球过程中,最后的挥臂鞭打用力是投掷动作的关键一环,此环节中易出现“没有鞭打动作”“用力鞭打意识不强”“鞭打用力不够”等问题;教学中如果只用“远度分值”判断强化“最后鞭打用力动作”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