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武术的本质在于技击,而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武术套路中渗入了很多非技击性因素,比如健身、修身、观赏、娱乐等。为什么武术套路会集多种非技击性价值因素于一身,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试图以太极拳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来研究阐述武术套路形成过程中非技击性因素是如何渗入并影响武术领域的。  相似文献   

2.
"武林大会"的文化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林大会"使传统武术的部分拳种进入了主流电视媒体,这是武术传播的质的飞跃。但需要明确:"武林"不等同于"武术界";"技击"不是武术的核心;武术文化传播的动因是"神秘",而不是"真实";武术功夫的精粹是"套路"与"和谐",而不是"格斗"和"对抗"。武术电视中的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中存在"二律悖论",在传播过程中要讲求武术的"品格"和节目的"品格"。  相似文献   

3.
武术各拳种流派中都有一些基本的练习方法,称之为武术功法。武术功法锻炼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超常武术技能。技能的展现有两种形式,一是实战格斗中的技击运用能力,二是套路演练中的技击表现能力。基于功法锻炼服务于套路和格斗的关系,功法运动长期被分解于套路和格斗运动之中。  相似文献   

4.
传统武术价值取向的文化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当前由于竞技武术的发展所引起的传统武术现代危机,传统武术价值多元化和传统武术本质定位成为争论的焦点。中华传统武术价值的属性具有内在的技击价值、健身价值和文化价值,但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整体性思维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取向中又需要深入思考与研究,主张以竞技武术套路为先导,以传统武术精华为根本,来实现发扬中华武术宝贵价值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5.
传统武术怎么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武术有着无穷的魅力,在广大习武人群的努力和国家的支持下,必然与新编武术和谐发展,两条腿走路,共同走向世界。传统武术从运动形式角度分为传统武术功法运动、传统套路运动和技击运动。散手属于技击运动,是在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基础之上对传统武术技击技术的深刻研究和灵活运用。传统武术各拳种在技击方面的交流,自古以来都是以散手方式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一、武术概念和功能的模糊解释,导致了对现代武术的模糊认识。 目前,由于武术概念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已使国人对武术产生了疑惑。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疑惑正逐渐向世界蔓延。其实“现代武术套路”包括传统武术,早己三丢失了实用性技击,它只是在形象地表达着技击的攻防神韵。首先,就如我们推崇的太极拳也早在百余年前的陈氏十四世陈长兴时代,已开始对太极拳的创编由技击转化为医疗保健、体育游戏和竞赛三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文化研究的视角,分析台州地方拳种的的文明缘起、拳理内涵.以实地访谈的方法调研台州地方拳种的传承现状.以文献资料法为台州是太极拳发祥地的观点进行了佐证.分析台州武术传承的现状成因,指出社会主流的关注对地方拳种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台州武术的最新成果南太极拳的发展进行个案研究,指出地方拳种的传承大有可为,对传统武术的发展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产业操作思路,并呼吁社会精英对武术的关注.在对南太极拳理进行和合文化剖析的基础上,论证了传统武术的传承可以作为城市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8.
论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1世纪初的今天,当中国武术向奥运会冲刺时,大家觉得武术套路运动特别是竞技武术套路越来越脱离武术的本质———对技击的演练;而与此同时,社会上对传统武术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大。故此,中国武术发展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既要发展竞技武术,同时要大力弘扬传统武术。让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和谐、统一发展将创造中国武术的辉煌未来。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是以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和太极理论来阐释拳理并为之命名的传统武术套路.太极拳的动作看起来柔和缓慢,每个动作之间势势相连,招式绵绵不断,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健身效果.古老的太极拳有其独特的技术风格和练习方法,在几百年的传习演练过程中拳师们总结出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也形成了一套较固定的、适合该拳的传统教学步骤.然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步骤运用在高校武术教学中时,就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问题.文章通过对太极拳传承发展的意义及教学法的改进阐述了“慢拳快教”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0.
近现代以来,在西方体育、全球化、国际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武术开始出现"本土化"缺失的现象。南充市松溪内家拳是中国传统武术在本土地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武术拳种之一。作为地方拳种,在西方体育和竞技武术的影响下,其生存空间逐渐萎缩,传承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本土化"视角下研究南充松溪内家拳有助于地域拳种的传承与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南充市松溪内家拳从传入到本土化发展过程进行系统总结。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武术的"本土化"发展是武术传承和发展的生命力;中国武术的"本土化"发展更能凸显地域和民族特色,培养地域民族认同感;中国传统武术的"本土化"发展更符合传统武术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武术项目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它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锻炼意志,陶冶性情等功能。按运动形式将武术分为三大类: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在学校以套路运动教学为主。武术套路的特点有“三多”:动作数量多,方向变化多,动作包含的因素多。这“三多”增加了学生学习武术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新增攻防互换教学法、慢拳快教法、口诀教学法和归纳总结法,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2.
传统武术技击在建国后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一系列因素促使传统武术体现出更多的演练性而非实用性。因此,通过打造《武林风》"百姓擂台"这一国内首个传统武术搏击擂台,将对中华武术的继承、发展、推广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观看"百姓擂台",我们也可看出目前武术发展的一大困境,即传统武术技击与时代脱节的严峻现实。  相似文献   

13.
传统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深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和润泽,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以其深奥的哲理、精湛的技法折射出博大的文化内涵.文章试图从拳法拳理、技法技理、练功理论、技击方法等方面阐述阴阳五行哲理对武术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深入探究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14.
武术套路运动是一项对速度、爆发力和协调性要求特别高的全身性运动,尤其是2003年武术套路新规则实施以后,竞技武术套路进一步向着“高、难、美、新”方向发展,运动员运动损伤现象更是屡见不鲜。研究从武术套路运动中运动损伤的种类、部位、原因和预防等方面对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评述,提出武术套路运动损伤的研究不仅仅要注重对膝、踝、腰等常见损伤部位的研究,也要兼顾并深化对腕、肘、肩等低危损伤部位的研究,同时开展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的干预效果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聚柔成刚的“惊炸”劲,还是化刚为柔的“粘绵”劲,劲力一直是传统武术习练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文章从劲力是传统武术发展的需要、劲力是传统武术技击价值的保障、劲力是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载体、劲力是传统武术门派追求的核心几个角度论述了劲力在传统武术习练、传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得出劲力是传统武术本质追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研究提出,武术竞赛宜采用"打练结合"的模式,先比套路,再比对抗,由对抗结果决定最后的成绩。为避免体重不同对成绩的不公影响,比赛得分宜采用"点到为止,击中分开"的评分方式。经论证表明,这种模式是可行的,不但有助于解决当前套路比赛欠缺科学量化的评定标准,更能促使套路的发展回归武术的传统本质——技击,向艺术武术的大道迈进。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法,以流派武术为研究原点,从文化地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剖析地域文化对传统武术流派形成的影响,得出:原始武技→地理环境→地域文化→地域武术文化特质→流派武术这一演变和影响机制,并以中国武术的地域划分来具体解读流派武术的形成,以期为更好的研究和继承传统武术提供借鉴,使传统武术这一中国武术动力之源生机勃勃、永葆活力。  相似文献   

18.
武术期刊作为武术传承与传播的重要媒介,其生存与发展面临挑战。从内容建设及营销传播两方面提出武术期刊的发展策略。内容建设策略为:兼容并蓄,树立大武术传播理念;文化与技术互彰,以文化为目的;技击与健身互融,关注经典套路;提升稿源质量,增强学术性;规避同质化,形成特色。营销传播策略为:加大宣传力度,创建品牌;明确定位,目标营销;拓宽发行渠道,完善发行网络;借助新媒体,实现大跨越。  相似文献   

19.
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其他文化的影响颇深,但其本质没有发生丝毫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健身、娱乐、休闲是人们缓解社会压力的积极手段,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使武术的技击性向体育性转化得更加合理,提高人们对武术的参与程度,应成为当前武术研究的重点。文章就此提出了一些看法,意在抛砖引玉,愿与广大武林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