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测一个国家的历史走向及其命运,最主要的是确定形成这个国家的主体民族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这个民族无法改变的那些方面。只有这种无可改变的基本方面,才能恒定地决定着一个民族的走向与归宿。其一,日本民族的好战精神永远不可能改变日本的战争历史与连绵不断的对外战争虽然暂时中止,但日本人没有忏悔,没有反省,更没有服气,他们依然在准备战争。对于战争,日本民族是从来不需要精神准备的,因为他们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天起,就接受着各种形式的战争精神的教育。对战争英雄的朝拜仪式、无数先辈的战争快感、大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武士道视死如…  相似文献   

2.
作为史诗风范的长篇小说,《战争风云》与《战争与回忆》充满了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人道主义精神的同情重点是“二战”中受害最重的犹太民族。本文将这同情归纳为“犹太同情”。因为重视了人物命运的展示及人物精神的开掘,所以作品的人道主义同情不再是廉价的叹息。因而,“反对战争”与“肯定人类”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的遭遇》是肖洛霍夫后期创作的重要作品。这部小说以其对传统战争文学的突破实现了思想和艺术上的探索与开拓,达到了高度思想性和卓越艺术性的成功结合。肖洛霍夫关注普通人在战争中的命运,在作品中成功塑造了具有民族特性的人物形象,作品蕴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哲理情调,在艺术创作上也进行了探索发展。本文试从题材、人物、思想、艺术等方面来论述这部作品的探索与开拓价值。  相似文献   

4.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米哈伊尔·亚历山大洛维奇·肖洛霍夫(Михаил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Шолохов,1915-1984)今年诞辰110周年。他是苏联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被誉为"俄罗斯人民的良知"。《一个人的遭遇》(Судьбачеловека)是他的著名短篇小说,作品突出了一个永恒的伦理道德主题:战争与人的命运。它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对现实社会伦理道德形象的思考和描写,蕴含着俄罗斯民族鲜明的伦理价值和道德倾向,具有文学特有的教诲目的。本文拟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原理分析这篇小说,以揭示其中深隐的三大主旨:(1)人的命运与战争伦理环境,阐释作品中人与战争伦理环境的关系;(2)人的命运与战后伦理选择,分析主人公安德烈·索科洛夫(АндрейСоколов)在遭受战争磨难后所做的伦理选择;(3)人的命运与伦理道德回归,通过主人公在战争中经历的悲惨遭遇以及在苦难中彰显的坚强与崇高精神,对人的命运和战争的悲剧做出道德评价,呼唤伦理回归。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民族神话与不同的民族文化的本质有着传承性.希腊神话代表了世界神话的非伦理化,具体体现在:一、人本精神;二、命运;三、扬男押女的思想;对神、英雄审美多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民族、宗教的凝聚力;因民族和宗教而爆发的战争因素及类型;民族、宗教在战争中的精神作用;民族、宗教与战争的关系于将来之走向等问题的论述,揭示了民族、宗教与战争的内在联系,为当今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战争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可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战争与流亡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战场的中日战争,在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知识者的记忆中,是一次空前的大流亡:国家、民族(以一个又一个“家庭”或“家族”为单位)由鸭绿江边直退到西南边睡的大流亡;知识者自身的生命流亡:在污泥中滚爬,在饥饿中挣扎,在硝烟与子弹下体味生命的意义;更是精神的流亡:战争不但中断了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而且几乎毁灭了一切,人在战争中成为一无所有,“好象在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上生活着,象婴孩一样”。路翎(1923-1994)在他的作品中写道,正是“那种对自己底命运的痛苦的焦灼”使他…  相似文献   

8.
通过《永别了,武器》来看海明威的战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阐述了他的战争观。战争是一场灾难,一个名副其实的屠宰场。亨利看透了战争的实质,逃离了部队。海明威认为在战争中人的命运就像在着火木头上逃命的蚂蚁的命运,表达了他对那个战争中世界的特有认识。作品艺术地反映了战争对人性的影响,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王鼎钧的《碎琉璃》是“观剑画兰”精美之作,那么,由三十多篇散文合成的《左心房漩涡》就是一曲雄壮的交响乐。作家透过种种触目惊心的表象,在哲学与神学的维度叩问民族精神,寻求在战争废墟上修补破碎心灵、重建道德王国的可能。而真正的战争史诗,则是1992年以来陆续出版的三部回忆录。正是《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和《关山夺路》这三部摄取了战争灵魂的大品,使王鼎钧步入了世界文学大家的行列。从此,王鼎钧的战争文学有了一个精神转向;由表现战争场面满足读者的猎奇欲,到表现战争灵魂,以引发读者对战争的形而上思考;由渲染战争残酷、一厢情愿地反战到尝试引领人们走出战争阴影,在心灵的废墟上重建价值体系;由表现指挥者赢得战争胜利的智慧到表现金字塔下的小人物在战争中保持做人尊严的智慧。战争文学的这一精神转向,开始了作家以新的支点诠释战争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的民族反省”,是指近代中国人对本民族的不足——特别是民族心理、民族精神之缺失的批判性的自我体认。大体说来,近代民族反省经历了对器物、制度与文化根本之不足进行反省的三个阶段。从国民性批判及民族精神反思的意义上说,近代民族反省则经历了鸦片战争之后启蒙的发轫、甲午战争之后国民性反思浪潮的涌起与五四时期国民性批判达到高潮这样三个阶段。自省、旁观、比较成为近代民族反省尤其是国民性批判的三重视野。针砭劣根性、解剖病源、构建民族精神即新国民性,是近代民族反省思潮重点关注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史诗性声乐套曲,作品发表70年来一直传唱不衰,历经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磨练,它弘扬的民族精神和散发的独特魅力更加耀眼。其审美价值主要是作品表达了真挚、深沉的民族情感。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论述。首先是作品文学情感的真实表达;其次是音乐形式的真情演绎;最后是音乐旋律与歌词内涵紧密结合在感情上做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严歌苓的中篇小说《金陵十三钗》不论是选材还是人物都可称是其作品中的另类,但是对女性、人性、历史的深刻挖掘又彰显出这部小说的无穷魅力。小说中,宏大战争的背景与一群小人物命运的起伏跌宕之间展现出人性的矛盾与冲突,极富张力。而其中正视民族的苦难历史、直面创伤记忆以及在叙事中寻求创伤"救赎"更是赋予了这部小说发人深思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鲜晓丽 《教育文化论坛》2012,(1):108-112,118
沈从文与中国大多现代知识分子一样,内心深处葆有对社会道义、民族命运的强烈责任感和参与重建的热切愿望,因此,作品中对现实的反映和揭露是非常深刻的。沈从文这一特点,应该说贯穿了他创作的始终,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一、沈从文早期传奇作品中的残酷现实反映;二、《长河》现实生活的画卷;三、抗战时期杂文中对残酷纷乱现实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俎宾 《现代语文》2009,(12):70-72
战争背景下知识分子的精神内容和精神动向是现代文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特殊的社会背景,加上知识分子自身的性格特点,此时期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处于迷失的状态中。这种精神动向决定了他们日后的道路选择和命运。考查这种精神动向,有助于理解知识分子与战争的关系。《财主底儿女们》是一个较好的分析文本,对丈本中知识分子的形象进行分析,可以形象地看出战争背景下的知识分子精神内容和命运道路。  相似文献   

15.
大冈升平是日本战后派文学旗手之一。他的《俘虏记》与《野火》是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记实性小说。作者以自己在战争中的亲身经历和深切体验 ,运用传统的写实和心理分析手法 ,借鉴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 ,描写了战争的残酷性与非人道 ,战争给日本民族和民众带来的苦难和心灵创伤 ,表现了人们强烈的反战情绪和渴求和平的愿望 ,对战争、死亡、人性、道德、人的命运及存在价值等问题作了深远的理性思考 ,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感、强烈的反战意识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6.
茨威格曾经说过:永远也不写一句赞美战争或贬低别的民族的话,在任何一部作品中做到公正和不抱偏见。但是在他的作品中却有不少内容都与他所倡导的人道主义精神相违背。通过对茨威格的作品和个人成长经历进行的分析,揭示了茨威格作品中的人道主义瑕疵产生的原因,从而对茨威格及其作品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张炜的《九月寓言》是一部内向性的、极富精神内涵的作品。本文通过对该作品中流浪、奔跑、小村、野地等一系列意象的分析,从三个女孩子的人物命运切入,对大地的叛逃与守望的精神内涵做了进一步思考,从奔跑的意象、对土地的坚守两个方面来解读张炜所坚持的精神理想和民间立场在当代文坛上特有的存在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钱钟书的名作《围城》,文艺评论界有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对其主题的评说亦是见仁见智的众说不一。本文认为,贯穿作品全篇的根本主题是一种人生的绝望感。接着通过作品中描绘的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画卷的分析,从绝望的人生、黯淡的爱情,令人绝望的家庭三个方面阐述了这种绝望感的具体表现。文章还从人物的精神个性,当时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历史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形成这种绝望感的原因。从而提出,由于作品中的人物远离工农群众,远离火热的民族斗争,阶级斗争,拘于个人生活的小天地,所以他们只能在灰色的生活中作绝望挣扎。《围城》的意义还在于告诫人们,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命运同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命运联结在一起,才会有真正的出路和光明的前程。  相似文献   

19.
艺术是民族精神的审美方式的体现。悲剧作品是民族悲剧精神的体现。所谓悲剧精神,是指人面对不可避免的生命苦难与毁灭时所表现出的强热的自我保存的生存欲望,敢于同毁灭必然性进行殊死抗争的勇气;在这种表现中,人的价值和人格力量得以最大程度的提升,显示出超常性与崇高性。因此可以说,凡是拥有悲剧艺术创作的民族,往往具有悲剧精神;凡是产生悲剧作品的时代,往往是人格价值受到珍惜、人的自我意识得以张扬的时代。纵观中外古今的悲剧创作状况,这是产生悲剧作品所必需的民族、时代的基本条件,具有规律的普遍性。反之,一个民族的精神陷于宗教与蒙昧主义之中,处于封闭、僵化、保守的境地,就绝不会拥有悲剧精神,也绝不会出现真正的悲剧作品。  相似文献   

20.
莫泊桑的<羊脂球>和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都是以战争为背景描述一个弱女子不幸命运的小说.作品的立意均不在战争本身而在于通过战争进行批判和反思,但是二者的批判角度和批判深度却存在不同之处.莫泊桑继承了法国文学的批判现实主义传统,<羊脂球>侧重于对处于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进行现实批判和道德批判;丁玲继承了五四传统,尤其是鲁迅的改造国民性这一主题,<我在霞村的时候>更注重历史批判,对民族文化心理进行反思,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