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三角形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道应用题:某观察站C在A城的南偏西20°方向,由A城出发有一条公路,走向是南偏东40°,距C处31千米的公路上的B处有一人正沿公路向A城走去,走了20千米后到达D处,此时CD距离为21千米,问此人还需走多少千米才能到达A城?  相似文献   

2.
数学源于社会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生活。利用数学建模理论解决社会生活实际问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1.海中有一个小岛A,该岛四周10海里内有暗礁。今有货轮由西向东航行,开始在A岛南偏西55°的B处,往东行驶20海里后到达该岛的南偏西25°的C处后,货轮继续向东航行。你认为货轮继续向东航行途中会有触礁的危险吗?  相似文献   

3.
1 试题呈现▼如图1,港口B位于港口A的南偏东37° 方向,灯塔C 恰好在AB的中点处.一艘海轮位于港口A的正南方向,港口B的正西方向的D处,它沿正北方向航行5 km到达E处,测得灯塔C在北偏东45°方向上.这时,E处距离港口A有多远?  相似文献   

4.
如图1,桌面上垂直放立着一块高25cm的长方形玻璃,桌上一蚂蚁在玻璃的一侧点A处发现另一侧点B处有食物。假设AB两点直线距离是30cm,AB与玻璃成30°角,蚂蚁只能从玻璃上方绕过到达点B,如果玻璃厚度不计,那么,蚂蚁至少要走多远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题:某观察站 C 在城 A 的南20°西方向,从 A 城出发有一公路,走向是南40°东,在 C 处测得离开 C 处31里的公路上 B 处有一人正沿着公路向 A 城走去,走20里后到达 D处,测得 CD=21里,问此人距 A 城多少里?分析:此题若先求出∠BDC 的余弦值,再求出∠ACD 的正弦值,用正弦定理立即可得 AD 的值。然而,有不少学生采用如下解法。  相似文献   

6.
题目甲、乙两人自A、B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相遇在距离A地8 km处,相遇后两人各自继续按原方向前进,分别到达A地和B地,立即返回,在离B地10 km处第二次相遇.求A、B两地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正>1试题呈现如图1,港口B位于港口A的南偏东37°方向,灯塔C恰好在AB的中点处.一艘海轮位于港口A的正南方向,港口B的正西方向的D处,它沿正北方向航行5 km到达E处,测得灯塔C在北偏东45°方向上.这时,E处距离港口A有多远?(参考数据:sin 37°≈0.60,cos 37°≈0.80,tan 37°≈0.75)  相似文献   

8.
驱车寻宝     
某地慈善委员会组织了一次驱车寻宝活动——寻找一桶藏在Z村的啤酒。所有的车先在A村集合,然后参赛者分头去其他9个村子寻找线索。把这些线索集中在一起研究,才会知道那桶啤酒藏在Z村的什么地方。最先回来并宣布找到啤酒桶的是小威尔金斯。他巧妙地安排了自己的路线,他从A村到达Z村,沿途获得了所有线索,却没有重复走进任何一个村子。而其余的人则一直在走弯路。右图是11个村子的分布图,村子与村子之间只有惟一的一条道路。你知道小威尔金斯是怎么走的吗?答案:小威尔金斯走的路线是:A-G-M-D-F-B-R-W-H-P-Z。只有按这条路线走,才能做到…  相似文献   

9.
例 A、B两地间的路程为18千米,甲从A地、乙从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二人相遇后,甲再走2小时30分到达B地,乙再走1小时36分到达A地。求二人的速度。分析设甲的速度为x千米/时,乙的速度为y千米/时。题目的基本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相遇时,甲、乙各走了t_0=18/(x+y)小时(相向而行在相遇处各走的  相似文献   

10.
智慧加油站     
《科学启蒙》2009,(6):40-41
1.谁先到达 如图所示,从A点到B点中间隔着一个小草坛,草坛的两边有两条小路。小明和小军同时从A点出发,小明从左倾小路走;小军从右侧小路走,相同的速度下,谁先到达B点?  相似文献   

11.
例1一木排通过码头A时,有一艘摩托艇正经过码头A驶向下游距码头x1=15km处的村庄B.摩托艇在出发t=0.75h时间后到达村庄B,然后返回,在距村庄x2=9km的C处遇到木排,求水流速度和摩托艇相对于水的速度.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四年江苏省南通市六个郊县高中、中专统一招生数学试卷出了这样一道题目: 甲从A地出发到B地,乙从B地出发到A地。甲先行2公里,则又经2小时后在AB的中点处与乙相遇;若同时出发,则相遇后甲再走2(1/2)小时到达B地,乙再走1(3/5)小时到达A地。求甲、乙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此题参考解答和评分标准中给出的答案是甲每小时走4公里,乙每小时走5公里,但有些考生作出的解答答案却是甲每小时走24公里,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题 1.选出下面读音相同的一组饲:() 人.旅游一理由B.修葺一休憩 C.轻捷一亲切D.工程一功臣 2.选出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茅舍四周树立着几根木桩,联着木桩围起一圈筒笆。 B.倾刻,下起一场飘泼暴雨,山洪瀑涨起来。 C.为了解除后顾之忧,故乡人酝酿出新的计划;截溪筑坝,让山常绿,水长流。 D.论成绩,他在高三年级一向名列前矛,没想到这次高考竟名落孙山. 3.选出加点的词没有用错的一项:() A.保加利亚的荣誉又由于他们的一个丑闻而 .蒙尘”。米·格拉勃列夫在“公斤级比赛得金牌后,在尿样药物检查中,被证实服用了兴奋剂。 B.“增…  相似文献   

14.
郑先伟 《湖南教育》2005,(18):36-37
我在教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4节“船有触礁的危险吗”时,是这样设计的:先给学生5分钟时间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如图1,海中有一个小岛A,该岛四周10海里内有暗礁。今有货轮由西向东航行,开始在A岛南偏西55°的B处,往东行驶20海里后到达该岛的南偏西25°的C处。之后,货轮继续向东航行。你认为货轮继续向东航行途中会有触礁的危险吗?然后,学生用10分钟相互交流、老师用5分钟总结;随后,10分钟解决“想一想”、10分钟“做一做”,最后5分钟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收获。但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都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解法,从而改变了我的教学计…  相似文献   

15.
1.已知三角形不包含直角 例1如图1,某天上午9时,向阳号轮船位于A处,观测到某港口城市P位于轮船的北偏西67.5°,轮船以21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行驶,下午2时该船到达B处,这时观测到城市P位于该船的南偏西36.9°方向,求此时轮船所处位置B与城市P的距离.  相似文献   

16.
题 有一个三角形台球桌ABC,∠C=90°,∠A=30°.从A点向BC的中点打出一个球,该球经过若干次反弹后,恰好经过某个顶点.请问:要反弹多少次?球最后到达哪一个顶点?  相似文献   

17.
1.直四棱柱 例1如图1,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1cm和3cm,高为6cm.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A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点B,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cm;如果从点A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n圈到达点B,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cm.  相似文献   

18.
佚名 《学子》2012,(6):1-1
一、钉子有一个男孩有着很坏的脾气,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些。  相似文献   

19.
黄爱民 《高中生》2008,(14):54-54
题目如图1所示,甲船以每小时30!2海里(1海里=1.852千米)的速度向正北方航行,乙船按固定方向匀速直线航行.当甲船位于A1处时,乙船位于甲船的北偏西105°方向的B1处,此时两船相距20海里;当甲船航行20分钟到达A2处时,乙船航行到甲船的北偏西120°方向的B2处,此时两船相距10!2海里.  相似文献   

20.
[题目]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到B地,甲在前一半路程中跑,在后一半路程中走;乙在前一半时间内跑,在后一半时间内走.如果他们跑的速度和走的速度分别相同,问谁先到达B地?一、科学赋值,巧妙解题解:设他们跑的速度为4m/s,走的速度为1m/s,从A地到B地的路程为s,分别计算他们的平均速度,就可知道谁先到达B地. v甲=st跑 t走=s12sv跑 12sv走=2v跑v走v跑 v走=1.6m/sv乙=st=s跑 s走t=v跑12t v走12tt=12(v跑 v走)=2.5m/s 因为v甲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