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与度冷丁混合施行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不同手术病人 5 0例 ,行硬膜外利多卡因麻醉 ,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行PCEA ,设定单次药量 5ml/次 ,锁定时间 6 0min ,镇痛液为 0 .5 %利多卡因 10 0ml+度冷丁 10 0mg +麻黄素 5 0mg。观察术后镇痛效果 (VAS法 )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并发症情况。 结果 :全组病人均达到良好手术后镇痛效果 ,VAS评分 0~ 1分占 96 % ,2~ 3分占 4 % ,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为 2 % ,无呼吸抑制和皮肤瘙痒。结论 :0 .5 %利多卡因和度冷丁混合应用于PCEA ,可取得良好临床镇痛效果 ,用药量小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麻醉手术病人硬膜外腔应用阿片类药物用于手术后镇痛,具有方法简单、安全、镇痛效果良好,已被普遍应用于临床。我科应用硬膜外腔保留管小剂量吗啡手术后镇痛107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术后镇痛病人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人107例,ASAⅠ-Ⅱ级,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8.6±1.4),均术前30min肌肉注射鲁米那钠0.1g.阿托品0.5mg。手术分类:腹股沟斜疝修补术48倒,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落术30例。常规硬膜外麻醉操作,术中呼吸、循环平稳。手术结束前5~10min经硬膜外腔导管注入吗啡2mg 氟哌啶5mg 生理盐水共8~10ml,保留导管回病房,以后在疼痛明显  相似文献   

3.
硬膜外腔注入小剂量吗啡阑干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但其副作用较多,故对其并发症的处置及护理尤显重要。笔秆就93~94年间怀来县医院采用此法术后镇痛100例并发症的处置及护理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19例,女71例,年龄16~68岁,平均41岁。手术种类:上腹部手术61例,下腹部手术32例,下肢手术7例,均为延续硬膜外麻醉。全部病例于手术结束前5~10分钟从硬  相似文献   

4.
罗哌卡因是一种酰胺类新型长效局部麻醉药 ,因其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长、麻醉效果确切等特点逐步应用于临床。我们将 0 .5 %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 12 0例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病人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 0例。两组病人的年龄、体重、身高相似 ,各项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1.2 麻醉方法 选择L2~ 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 ,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 3.0cm。注入试验剂量局麻药5ml,排除全脊髓麻醉和局麻药毒性反应后 ,注入局麻药 5ml,间隔 5min后再注入局麻药 5ml…  相似文献   

5.
随着临床镇痛业务的开展 ,同时也为术后镇痛病人的护理提出新的课题 ,我院自 1998年开展术后使用一次性镇痛泵 ,累计 145 0人接受术后镇痛。本文通过对随机抽样的 2 0 0份术后镇痛病例的分析 ,结合 80例接受一次性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病人的护理 ,现将镇痛期间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本观察组 80例患者均为外科病人 ,骨外组 5 5例 ,胸外组 15例 ,泌尿外科 10例 ,年龄 17~ 75岁 ;其中全麻 31例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4 9例 ;镇痛时间5 0h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对镇痛效果进行评估 ,评分 <3分 (镇痛优良 ) 76例 ( 95 % )。1…  相似文献   

6.
实验证明,高渗糖—布比卡因术后镇痛优于吗啡术后镇痛。但东莨菪碱—吗啡术后镇痛同样优于吗啡的镇痛效果。我院自1990年以来将硬膜外腔注射高渗盐水—布比卡因混合液用于术后镇痛并与东莨菪碱—吗啡混合液进行比较,观察与评价该方法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与分组:100例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19-60岁,均为下肢手术。随机分成两组,高渗盐水—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硬膜外腔注射地塞米松对吗啡镇痛引起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预防作用.选择子宫切除手术患者2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手术结束前观察组一次性硬膜外腔注入吗啡2 mg 地塞米松10mg 0.9%生理盐水6 mL.对照组吗啡2 mg 0.9%生理盐水至6 mL.记录24 h内病人的镇痛效果和PONV的发生率.结果表明,术后24 h内PONV总发生率:观察组9.2%,对照组为42%.(P<0.01).可见,硬膜外腔注射地塞米松可有效抑制手术后吗啡镇痛引起的PONV.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硬膜外腔注射地塞米松对吗啡镇痛引起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预防作用.选择子宫切除手术患者2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手术结束前观察组一次性硬膜外腔注入吗啡2 mg+地塞米松10mg+0.9%生理盐水6 mL.对照组吗啡2 mg+0.9%生理盐水至6 mL.记录24 h内病人的镇痛效果和PONV的发生率.结果表明,术后24 h内PONV总发生率:观察组9.2%,对照组为42%.(P〈0.01).可见,硬膜外腔注射地塞米松可有效抑制手术后吗啡镇痛引起的PONV.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报道已表明,局麻药溶液碱化后可提高麻醉效能。为进一步观察临床效果,我们以碳酸氢钠碱化利多卡因溶液行硬膜外麻醉32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中下腹部手术病人64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18—56岁;对照组32例,男13例,女19例,年龄20—61岁。两组病人ASAⅠ~Ⅱ级。 1.2 方法 两组病人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置入导管后取平卧位,常规测量血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取不同麻醉方式对人工流产术的影响 [方法〗将行人工流产术的291例孕妇分为三组:Ⅰ组采用静脉麻醉142例,Ⅱ组采用宫颈局部麻醉并用安定阿托品95例,Ⅲ组为对照组未采用任何药物54例,观察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情况,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Ⅰ、Ⅱ组的镇痛效果及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1),但宫颈松弛程度、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05) [结论〗静脉麻醉及宫颈局部麻醉结合安定、阿托品的使用镇痛效果确切,可减少人流并发症的发生,对人工流产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胸术后胸部硬膜外镇痛对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33例择期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硬膜外丁哌卡因-芬太尼镇痛组(Ⅰ组,n=10)、硬膜外丁哌卡因-吗啡镇痛组(Ⅱ组,n=12)和对照组(Ⅲ组,n=11)术后进行镇痛治疗,监测镇痛效果(VAS评分)和手术前后呼吸功能的动态改变。结果:(1)Ⅰ、Ⅱ组病人术后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VAS评分明显低于Ⅲ组(P<0.01),以Ⅱ组效果最佳。(2)Ⅰ、Ⅱ组病人术后呼吸平静,VT、MV、VC、FVC、FEVI和MVV等均高于Ⅲ组,Ⅲ组病人呈浅快式呼吸。(3)术后三组病人的PaO_2与SaO_2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A-aDO_2增大(P<0.05),七日内均不能恢复。其中,Ⅰ、Ⅱ组病人的平均PaO_2与SaO_2明显高于Ⅲ组(P<0.01),A-aDO_2亦较Ⅲ组小(P<0.01),而且上述指标的恢复Ⅰ、Ⅱ组较Ⅲ组快。结论:胸部硬膜外镇痛能够显著改善剖胸手术后病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格拉斯琼联合小剂量纳洛酮对术后镇痛中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150例ASA Ⅰ~Ⅱ级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为格拉斯琼组(C组)纳洛酮组(N组)和格拉斯琼加纳洛酮组(GN组).均选择硬膜外麻醉,术毕行静脉镇痛,评估手术后48h内病人的镇痛效果、镇静评分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术后镇痛、镇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N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14%,低于C组的32%和N组的30%(P<0.05).结论:5-HT3受体拮抗药与阿片受体拮抗药联合应用对预防术后镇痛中PONV的发生效果显著,且明显优于两类药单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硬膜外麻醉下施行阑尾切除术时,由于手术牵拉常出现胃区疼痛,恶心,呕吐等反应。自1987年以来,我们在硬膜外麻醉的基础上。结合小剂量安定内关穴注射,用以预防阑尾切除术中的牵拉反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科:将62例阑尾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安定注射组(简称“安注组”)  相似文献   

14.
术后镇痛因其具有疗效确切 ,注重镇痛个体化等优点而倍受青睐 ,我院自 2 0 0 2年开始将术后镇痛术应用于临床 ,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受到病人的普遍欢迎 ,同时也积累了一些使用经验。本文就术后镇痛的不同效果进行了分析 ,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使用术后镇痛治疗 6 0例患者 ,年龄 19~ 73岁 ,手术种类包括子宫切除 ,胆囊、胃肠道手术 ,肺、食道及前列腺手术等。1.2  6 0例均为静脉镇痛 ,14例使用持续型艾克孚镇痛泵 ,4 6例使用上海怡新产自控镇痛电子泵。配方为芬太尼 1.0mg加 0 .9%生理盐水稀释成 10 0ml,持续型为 2ml/h。PCA…  相似文献   

15.
目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比较剖宫产手术中使用芬太尼和吗啡单独或联合进行罗派卡因蛛网蟆下腔阻滞效果差别。方法99例择期在0.75%罗哌卡因7.5mg蛛网膜下腔阻滞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配到三组;F组在蛛网膜下腔同时给与芬太尼15^ug,M组给与吗啡0.25mg,FM组给与芬太尼150^ug+吗啡0.25mg,所有的产妇在手术以后给与病人自控镇痛系统(PCA)进行吗啡术后镇痛。结果各组在术中舒适度、麻黄碱消费量、恶心呕吐、瘙痒和镇静等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F组和FM组与M组之间相比取得感觉阻滞效果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F组和M组以及F和FM组之间,吗啡术后镇痛消耗量在4,8,12和24小时有显著的差异(p〈0.01),在2小时点,F组和FM组之间已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芬太尼比较,蛛网膜下腔吗啡与芬太尼合用可以提供更加良好的术后镇痛,与单独使用吗啡相比,蛛网膜下腔吗啡与芬太尼合用可以更快的建立阻滞平面;结果表明不同给药途径吗啡单独使用在手术后均能够提供良好的镇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吗啡+氯胺酮+可乐定对晚期癌痛的自控镇痛效果。方法:60例三阶梯疗法欠佳的晚期癌症疼痛病人随机均分4组,分别配制吗啡、吗啡+氯胺酮、吗啡+可乐定、吗啡+氯胺酮+可乐定镇痛液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记录第1、3、6、10、15、17、20 d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测量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并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治疗前后的抑郁情绪评估,记录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结果:吗啡+氯胺酮+可乐定组VAS评分和HAMD评分均较其他3组低、不良反应次数最少。结论:吗啡+氯胺酮+可乐定用于晚期癌症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1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选择硬膜外麻醉,观察组(47例)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3.5±0.4)min与对照组(6.7±1.9)min比较明显较短,各个阶段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较低,两组镇痛起效时间与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娩镇痛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镇痛起效时间短,效果好,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1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选择硬膜外麻醉,观察组(47例)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3.5±0.4)min与对照组(6.7±1.9)min比较明显较短,各个阶段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较低,两组镇痛起效时间与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娩镇痛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镇痛起效时间短,效果好,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采用非椎管内神经阻滞麻醉时,常复合一些安神镇痛的药物以达到止痛完善的目的。本文旨在通过观察冬眠合剂复合非椎管内神经阻滞麻醉后的临床止痛效果,找到一种新的术后止痛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96例四肢骨折且不合并其它系统严重疾病的病人。平均年龄38.5岁,其中年龄最大者60岁,最小者18岁。上肢骨折病人40例,下肢骨折病人56例。按用药种类和剂量将患者分为三组,Ⅱ组《n=32》,年龄18~60  相似文献   

20.
胆道手术部位较深,操作复杂,对麻醉的要求较高。但病人个体差异很大,病情轻重不一,故对麻醉方法的选择要视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总的要求是镇痛效果完全,肌松良好、对病人生理扰乱小,术中及术后呼吸、循环稳定,麻醉停止后药物作用能很快消失。当前对于单纯性胆道结石、胆囊炎的病人,一般情况较好,年龄较轻的,国内多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国外多采用全麻。硬膜外麻醉肌松良好,但心血管反应严重,血压、脉搏波动大,如观察处理不及时可造成严重后果。现观察、总结了100例,均为择期手术。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