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细节在人物通讯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人物通讯有了细节,可以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特征,使之成为一个独特的典型,使作者笔下的人物丰满、细腻、生动。如穆青同志写的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有这样一段:“那是个冬天的黄昏。北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焦裕禄听见风雪声,倚在门边望着风雪发呆。”记者抓住了这瞬间即逝的“发呆”的情态,深刻地反映出焦裕禄这位县委书记心中时刻装着人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  相似文献   

2.
正人物通讯是常见的新闻载体,它以塑造人物为目的。它展现了各种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乃至普通百姓的风采,弘扬了社会正气,能够起到很好的社会效果。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写好人物通讯呢?列宁曾说,"要用生活中的生动的具体事例和典型来教育群众",作为媒体记者,采写人物通讯也正是如此,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反映他们的精神,从而将这种正能量传递给读者、社会,共同建造和谐社会。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3.
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描写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与精神境界的,在典型报道中经常会运用到。当前在实现四化的征途上,英雄辈出,群星璀璨,新闻报道的重要武器——人物通讯,就应大力发挥作用,去讴歌他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近几年来,有关报道陈景润、吴吉昌、栾弗、杜芸芸、蒋筑英、罗健夫、张海迪、朱伯儒、步鑫生等先进事迹的人物通讯,激励着亿万人民振奋精神,艰苦创业,努力工作,冲破“左”的思想束缚,为着四化事业多作贡献。  相似文献   

4.
叙述是通讯写作中使用较多的手法。作者在他的人物通讯中叙述时,会使用“我”、“你”、“他”不同人称。许多作者惯于用第一人称——“我”和第三人称——“他”写作;使用第二人称——“你”、“您”要少一些。每种人称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运用第一人称的好处:从“我”写起,容易下笔,比较适宜抒情和议论,容易同读者进  相似文献   

5.
一、掌握好科技专家报道的两个前提条件对科技专家特別是对知名科学家的宣传报道,一般来说,都会牵涉到我省乃至我国以往科研活动中的某项重大成果,因而辐射面较大,影响不小。这种宣传报道工作的特点与性质,决定了它不同于一般人物的采访宣传。根据我以往的采访体会,这里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第一,要注意做好人物的属性定位工作;第二,要严格把握好题材处理的科学关。先说人物的属性定位。顾名思义,科学专家的宣传报道工作,其属性定位,当然只能属于“科”我们的报道对象,是科技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典型。但现在的问题是,这样明确的问题,有时却会变得  相似文献   

6.
邓涛 《新闻三昧》2005,(4):29-30
《最佳普利策新闻奖作品》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新闻之所以重要,主要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它写人,影响人,而且通常只有它对人有影响时,最无生气的题目才会显得重要。”在通讯家族中,人物通讯在数量上所占的比重比较大。研究并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反映社会各界多姿多彩的人物,是时代赋予新闻记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7.
穆青是中国当代名记者,从1942年步入新闻界以来,从写第一篇人物通讯《赵占魁》,到建国后采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以及新时期采写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等优秀人物通讯,都用恰当的画面艺术,提高产品的感染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这些作品仍令我们常读常新。 一、利用画面艺术 反映时代精神 穆青在人物通讯写作中,首先注重用画面艺术,  相似文献   

8.
这几年,我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写出了一些反映人间真善美的人物通讯。如《夕阳下,那个温馨小屋》、《爱意融融的小院》、《青春燃烧》、《站立着的人生》、《半个世纪不了情》、《有个女孩叫李康》、《永不褪色的美丽》等等,这些作品不仅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全国性的报刊发表,有的还在江苏省、全国好新闻评比中获奖。这里,谈谈我是如何发现、挖掘这些作品的主题的。  相似文献   

9.
胡庆军 《新闻三昧》2009,(2):100-101
人物通讯,是新闻通讯的品种之一,是报纸新闻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寓事、理、情、景于一体的新闻体裁,人物通讯在增强报纸可读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准确把握人物通讯的属性和本质,努力写好人物通讯,是新闻记者和广大通讯员应认真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胡庆军 《新闻三昧》2009,(1):100-101
人物通讯,是新闻通讯的品种之一,是报纸新闻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寓事、理、情、景于一体的新闻体裁,人物通讯在增强报纸可读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准确把握人物通讯的属性和本质,努力写好人物通讯,是新闻记者和广大通讯员应认真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人物通讯的写作(下) 其三,人物的思想往往是通过人物具有特征性的行动来表现。在写作时,抓住最能反映人物的特点和具有典型意义的行为着意描绘,才会把报道的人物写深写“活”。如果一篇人物通讯,只是作者介绍报道的人物如何了不起,或者是用几个事例说明他有这个优点那个成绩,读起来定会乏味,更无法打动读者。有位老记者谈起人物通讯的写作说过这样的话,一篇通讯就是名字加例子——某某某工作不怕困难,举一个例子;某某某关心群众生活,再举一个例子。这  相似文献   

12.
有经验的作者描写人物,都注意动词的选用。因为动词可以使人物活起来。有的西方记者写报道,主张一句话中至少应有一个动词。但是,使用动词必须恰到好处,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福楼拜曾说:我们不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赋于它运动,只有一个动词,我们须继续不断地思索,非发现这个动词不可,决不能因为思索困难,用类似的词敷衍了事。可见,描写一个人物动作,只有一个动词最恰当。怎样找到那个动词呢?最重要的就是看那个动词能否反映人物的性格。中国文字同义动词很多,比如“拿”,就有取、拣、抓、抢、夺、拾等等,究竟使用哪一个最恰当,这就要因人而异。同是拣起放在  相似文献   

13.
上期讲了文采是人物的衣裳,现在再来谈细节——人物的血肉。细节,是人物活动中一些看来很细小,但又很有典型意义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以及场景等等,别看它仅仅是一言一语、一举一动、一景一情、一顿首一投足,却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阐发通讯的主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地  相似文献   

14.
人物通讯是对“新闻人物”的报道。“新闻人物”则是典型性、新鲜性、个性显著的人物。 典型性使“新闻人物”体现了现实生活中的某种趋势,反映了时代精神。正如穆青所说,“人物通讯贵在表现时代精神,难在预示历史趋势。”以人物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见穆青《十个共产党员》)为例,文中的吴吉昌在“文革”中的遭遇,具有时代的典型意义。他是一个共产党员,却在“文革”中被视为  相似文献   

15.
细节在人物通讯的地位注意运用细节是人物通讯是否成功的关键。通讯中的人物,总是要说话,有神态动作,有了几个能代替广泛描写的细节,人物的形象就鲜明突出了,人物就可以“站”起来。为什么有的人绞尽脑汁,把人物的事迹描绘一大堆,而文章还是干巴巴的,就是只注意罗列叙述性的情节,而没有反映人物本质的细节,由此可见细节在人物通讯中的地位。细节在人物通讯中的作用细节在人物通讯中到底有哪些作用呢? 1、细节能起到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作用。2、细节能生动地揭示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16.
人物通讯是反映新闻人物的事迹及成长过程的通讯报道,是通讯作品中最常见的一种。人物通讯究竟如何写,似乎很难回答。世界之大,千人千面,怎可能用一种形式去套呢?在这里只想谈谈近年来写人物通讯与接触人物通讯稿件的一些感想。  相似文献   

17.
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党报的人物通讯也是这样。但许多人物通讯,尤其是对典型人物的报道,明明是对真实人物真实事迹的真实反映,我们阅读起来,却常常没有真实感,甚至觉得虚假。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评价诗歌好坏有一个重要的标准,他说陶渊明、苏东坡的诗好,一个最重要标准就是不隔。这里的不隔,其实也就是真实感和贴近性,好的诗句令人如临其境。好的人物通讯也一样,不会令读者有隔膜感和虚假感。  相似文献   

18.
走人新时期以来,社会、政治生活的正常化,使得报告文学、通讯人物写作终于有了反拨的可能,神话式的英雄在文坛、新闻领域几近消失。人,作为文明社会的主体,还原了人的本色。这种变异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物的创作与反映被置身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而非超现实的神人。无论是二十年前徐迟在《哥德巴赫猜想》中描写的数学家陈景润,还是二十年后今天《北京日报》记者撰写的《领军者柳传志》,其人物的成功都走过了一条到处荆棘,充满坎坷的人生道路。而这不同的人生道路上又都深深留下了时代的印记。陈景润的磨难有个人的不幸,更有…  相似文献   

19.
人物通讯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常见的基本形式。好的人物通讯标题不仅在于统领全文。而且在于反映不同人物的蚌格特点,刻画出不同人物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20.
电影发明之初,人们很快就意识到了运用历史影片资料汇编意义表达的可能性,“我(彼得·贝利斯——笔者注)相信,比如说,任意取六个性质和题材都不同的镜头,这六个镜头就有许多种组合的方法,通过使用恰当的解说词以后,仍能成为有意义的电影。”①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由于宣传战争鼓动士气的需要,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