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节语文教研课上出现了一个令人尴尬的镜头:年轻的执教者让一位早已发过言的小朋友坐下。那位小朋友气鼓鼓地说:“老师,你还没有表扬我呢?”话音刚落,课堂上便哄笑起来,议论纷纷。执教者一时面红耳赤,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2.
两个"笨蛋"     
前几天,我们观摩了一节录像课,课题是《小鱼的梦》,执教者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教学活动进行到后半阶段,大概是老师想要体现面向全体的原则。请没有发过言的同学到前面“摘星星”,七八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点了其中两个同学的名字,我姑且叫他们毛毛、明明吧。这时,学生中有个男孩儿用手指着他们  相似文献   

3.
今天,听三年级的一节语文课。上课的老师在导入新课之后,马上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伙伴,并且可以自由地搬着凳子变换位置,与喜欢的伙伴一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此时我想:教室里可要热闹一会儿了。可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竟然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没有动,以致于课堂上出现了冷场。尽管老师一再说:“与自己喜欢的同学一起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赶紧找自己的学习伙伴呀!”可学生就是没人带这个头。没有办法,老师只好对在揭示课题时发过言的那位女同学说:“你是最勇敢的,你最喜欢跟谁学习?”这位女生指了指最前边的一个女同学。老师说:“你…  相似文献   

4.
前几天,我们观摩了一节录像课,课题是《小鱼的梦》,执教者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教学活动进行到后半阶段,大概是老师想要体现面向全体的原则,请没有发过言的同学到前面“摘星星”,七八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点了其中两个同学的名字,我姑且叫他们毛毛、明明吧。这时,学生中有个男孩儿用手指着他们两个,笑着说:“他们两个是笨蛋。”语气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记述了他的启蒙学习生活,“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这里说的“对课”,就是对“对子,”是旧对学生学习词句和准备做诗的一种训练方法。先从一字对起,例如老师说“雨”,学生对“风”;老师说“柳绿”,学生对“桃红”;老师说“细雨鱼儿  相似文献   

6.
李小琴 《班主任》2014,(2):54-55
正说实话,那一天,我对班上一些学生感到失望。课上到最后几分钟,我发现还有不少学生没有回答过问题。于是,我决定问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沉默的一群"来展示自己。我微笑地望着学生,亲切地鼓励着:"这个问题,我想请这节课还没有发过言的同学来回答。谁愿意?"高举的小手立刻全放下了,所有人都静静地看着我。等了好一会儿,没有一个人举手。我心头的无名之火瞬间被点燃了,微笑慢慢消失,目光冷  相似文献   

7.
一个“双重性格”学生的转变休宁县海阳一中黄绮霞去年12月5日,我班学生叶兵的母亲一见到我便高兴地对我说:“黄老师,您真是个教育有方的好老师。您知道吗?我儿子全变了,真感谢您!”“半年多过去了,我儿子再也没发过一次脾气,没摔过一件东西。他变得懂事多了,...  相似文献   

8.
刚接一个差班的语文课,课不好上,是意料之中的了,可没意料到的是,刚与学生问个好,就给我来个下马威: “同学们好!” “老师好!” 在这一片“老师好”的问候中,有一个不和谐的音符被我捕捉到了:“老师不好!”这是什么学生,竟敢说老师不好,而且是当老师面说——太放肆了! 面对这些饱受批评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今天下午的一节写话课,我和学生做了一项“复印”的游戏,就是老师每做一个动作,便要求学生用一两句话说出来,并用笔“复印”下来。我感觉这节课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首先,我从教室门口走上讲台,有位同学马上说:“老师从  相似文献   

10.
优点记录本     
王世朋 《班主任》2010,(12):15-15
那年,我接手了一个三年级新班。无论课上还是课下,总有学生向我告状:“老师,XXX没有完成作业。”“老师,XXX没有做值日。”“老师,XXX乱扔废纸。”“老师,XXX吃零食了。”……  相似文献   

11.
幽默公园     
天真的想法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自然课。她问:“工蚁,可以搬动5倍于它们体重的食物,从这里,你们可得出什么结论?”一个孩子自信地答道:“它们没有工会。”喝不下去拉吉卡第一次上游泳课,一小时以后,他对教练说:“我想,今天是不是就练到这里?”“为什么呢?”“我实在喝不下去了。”老师的记忆力真好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学生们讲到哥伦布发现了北美洲,快下课的时候老师用下面的话作结束语:“这一切都发生在400多年前。”一个小男孩吃惊地瞧着老师,他迟疑了一会儿,最后说:“老师的记忆力真好。”食指地理老师用手指指着地图上一个地方问:“这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睛子姐姐: 你好!我是个初二的学生,但更是个内向的小姑娘,每天在学校,坐在我那个沉默的小角落里,一天都说不了几句话。上课时,任老师怎么有活力地把课堂气氛带动起来,我顶多是跟着笑笑。上课我从没主动发过一次言,也许是因为许久的沉默,我更怕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英语老师让每个人都准备一份值日报告在课上演讲。很早我就开始着手准备了。我在家里练得可熟了,不但背得流利,而且还能默  相似文献   

13.
谭念君 《湖南教育》2005,(13):23-23
今年4月,湖南省小学数学教学能手比赛在吉首市举行。一位老师执教“角的认识”。课伊始,老师用CAI课件出示了夜色中的上海黄浦大桥,伴随着美妙的音乐,黄浦大桥由远及近,展示在孩子们的面前。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我原以为,学生会说夜色中的黄浦大桥多么漂亮啊,会说大桥多么雄伟啊,谁知第一个学生站起来,张口就说:“我看到了角!”第二个学生接着说:“我看到了直角!”老师非常高兴,连连点头:好!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为什么我们的学生面对如此美丽的风光,居然看不到灯火辉煌的夜景,看不到造型优美的桥梁,他们的眼…  相似文献   

14.
廉价的表扬     
一节语文公开课上,一名女生学生答对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而得到教师热情洋溢的表扬,并奖励一颗标有“智慧星”的小五角星贴在了眉心处。此时的她激动不已,脸红扑扑的,整堂课左顾右盼,不时地摆弄那颗五角星,后面的课她根本就没有听。课后我问那个女孩“:为什么东张西望?”她说“:我在看老师对其他同学的表扬能不能超过我。”又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她说“:我只记住了老师问我的问题。”思考: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语言鼓励、物质激励不失为有效的策略。表扬学生没有错,但对一个简单问题的回答,竟得到老师…  相似文献   

15.
特级教师霍懋征来济南讲学时,提到这样一件事:一次她到外地给学生讲课,课前该班老师担心霍老师不熟悉学生,讲课会受到影响,就给她画了一个学生座次表,并标明哪些是好学生,便于提问。被霍老师婉言谢绝了。结果课上得很成功。课后那位老师敬佩之中带着疑问:“您是怎样掌握学生的?怎么知道谁听懂了,回答得好?”霍老师笑笑答道:“我非常注意观察学生的眼睛,是他们的眼睛告诉我的。”  相似文献   

16.
央视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大意是一个孩子非常胆小,课堂上从没举手发过言。一次,老师让学生放学回家后读课文,并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录音交上来,老师这才第一次听到了这个孩子的声音。老师就在孩子的磁带里夹了张小纸条:你的声音真好听,你读得好极了,真有感情,老师希望课堂上也  相似文献   

17.
幽默快餐     
瞌睡虫老师:汤姆,上我的课你倒是没睡觉。汤姆:我想睡呀,要是他们吵得不是那么厉害的话。不敢当一个功课很差的学生在毕业前夕对他的英文老师说:“谢谢您,老师,我非常感谢您。我虽然毕业了,但您永远是我的老师,如果您要我做什么事情,千万别客气。”“好吧,请替我做件事。”老师说,“千万不要告诉别人我曾教过你英语。”异想天开一个学生对图书馆的办事员说:“我要借一本书,但跑了很多图书馆也找不到。”办事员问他:“是一本什么书?”他说:“在读书时成绩很差的名人传记。”幽默快餐  相似文献   

18.
细节的魅力     
曾有幸听过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的一节课——《比较数的大小》,课中的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黄老师把学生分成“黄河队”和“长江队”,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节品德课,我竟突发奇想地想要学生也当一回老师。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学生时,他们兴奋不已,竟也高兴地答应了,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接着,学生们都自告奋勇地推荐自己。当小老师选定之后,这位“老师”一本正经地说:“老师!不,是袁慧同学,你要坐好来。等会儿要检查学习效果。”我没有吭声,认真照着学生的要求坐好,心想着,看你还有什么花招。可没有想到,精彩的还在后头呢!这位小老师上起课来竟然也像模像样,还有板书呢!他接连问了好几个问题,其他学生们也很积极地回答,那劲头可真让我开了眼界,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后来,小老师将一个问题抛向了我:“袁慧同学,学完这一课之后,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张海迪的什么精神?”听到提问后,我马上站起来回答说:“我们要学习张海迪在病魔面前不低头,坚强不屈,奋发向上的精神。”“回答得很好!”小老师表扬了我。本以为可以坐下,但这位小老师又冷不防地提出了第二个问题:“那么,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做到像张海迪一样呢?”我看着这位小老师,只见他正得意地看着我,仿佛又在说:“老师,你不能回答吗?”好啊,得理不饶人了。于是我就将计就计,沿着学生打开的思路,给了学生一个正面的回答:“在我的生活中,的确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  相似文献   

20.
夜课预备铃响起的时候,我们高三几位候课教师走出了办公室。突然一个老师喊道:“快看,高三(1)班漆黑一片!”我说:“奇怪了,刚才还亮着灯。”想着刚才一个老师“肯定是学生不想上夜课,故意捣乱”的猜测,我的心情非常复杂。说实话,作为一名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我深深明白学生高考之前承受的种种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