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孟德尔遗传定律是高中生物教与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一道高考模拟题学生的答题混乱状态入手,以两对相对性状分离比"9:3:3:1"的教与学为内容,探讨教师要从假说演绎过程讲解、9:3:3:1数学模型的建立、孟德尔遗传定律实现的条件、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四方面反思教学,并对9:3:3:1运用数学方法分析,以实例对9:3:3:1的运用进行学法引导,在实践中进行测试,学生运用9:3:3:1的情况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2.
一、"假说——演绎法"课型操作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为例,介绍"假说——演绎法"课型操作: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起学生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兴趣→学生身临孟德尔一对相对  相似文献   

3.
这里的“双杂”是指含两对等位基因 ,且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杂合体 ,如基因型为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见图 1 )。其自交子一代基因型的写法 ,既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也是加深对孟德尔遗传规律理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文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1 从配子的类型来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 ,总结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这两大遗传定律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时起作用。因此 ,我们可以结合减数分裂的过程 ,借以染色体行为的变化特点 ,来加深理解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相似文献   

4.
将假说—演绎法应用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模拟实验、设置一系列有难度梯度且有启发性的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走进孟德尔的探究历程,分析和解释自由组合现象,为落实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孟德尔定律中的几个基本概念——性状与基因、相对性状与等位基因、基因型与表现型、完全显性、杂交、自交与测交、正交与反交,进行了简单的辨析。通过辨析,可以促进学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深入地理解并掌握孟德尔定律的本质,理解生命遗传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6.
吴晓敏 《考试周刊》2016,(5):141-142
孟德尔定律是遗传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文章结合孟德尔定律的实质,以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为实例,对教学教材进行分析,总结教学难点,并对如何进行教学过程及活动组织进行探讨,创新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物教学》2017,(14):65-67
<正>人教版教材将"基因在染色体上"与"减数分裂"分开编排,这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两部分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1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1)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研究对象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这样描述的: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F_1全是  相似文献   

8.
孟德尔定律是高中生物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其研究结果对遗传和基因学的发展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针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研究及进展,通过对该实验内容的分析和总结来为学习"孟德尔定律"的后者提供有效的文献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并组织学生讨论孟德尔的解释、讲解其测交验证。然后组织学生分析假说一演绎法及其应用,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这时一个学生问道:“F2代自交的结果也遵循分离定律。如果F2代出现5:3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正>遗传综合题通常联系分子遗传学、变异和细胞增殖等内容,以基因互作、致死现象为背景信息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应用,如遗传类型、显隐性和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遗传系谱图分析、遗传图解表述、概率计算及综合推理等。1突破策略1.1遗传定律本质和假说演绎法遗传综合题解答的核心知识是遗传定律和原理的应用,如Aa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2:1,表现型比例为3:1,Aa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1,表现型比例为1:1。多对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的遗传情况可拆分成多个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然后运用乘法原则进行组合即可,如(3:1)×(3:1)  相似文献   

11.
关于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在对其进行验证的时候都采用了测交实验,通过测交试验来看F1的基因型。孟德尔为什么用测交试验呢?以基因分离定律试验为例。基因分离定律指的是一对等位基因遗传的情况。F1为Dd,如果孟德尔采用自交来验证F1的基因型可不可以呢?这不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是高中生物的一个重点难点内容,因为通过此节内容要学习生物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遗传规律:自由组合定律.课本着重讲述的孟德尔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采用的是文字结合棋盘法来说明.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学生不能及早地学会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自由组合  相似文献   

13.
<正>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学的两大规律,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该部分涉及的主要考点有: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及规律、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及关系、运用遗传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它们一直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1考点概览1.1考点一:遗传学有关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图1)1.2考点二: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1.2.1显性和隐性的判断1.2.1.1根据定义判断: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体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1900年孟德尔定律被重新发现后,对孟德尔分析的7对豌豆相对性状控制基因的克隆情况,及其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1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细胞减数分裂和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在考纲中都属于Ⅱ级水平,是学完孟德尔遗传定律后研究的内容,它既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又是整本教材的重点内容。教材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介绍减数分裂过程,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减数分裂基本概念的理解,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续学习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变异中的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组、多倍体、单倍体等内容打下基础。对减数分裂中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物教学》2019,(22):75-76
<正>2018年考试大纲与2017年考试大纲相比,有关生物学遗传基本规律的要求没有发生改变,必考部分依然是:(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基因和性状的关系;(4)伴性遗传。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要求也没有改变。考查从性遗传与伴性遗传比较的填空题,分值  相似文献   

17.
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创始人,被誉为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生物学历史上一项经典性工作。他以豌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8年辛勤的杂交实验,最终发现了生物遗传的两大基本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相似文献   

18.
<正>《中学生物教学》2009年第10期中,陈重阳老师在"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一文中这样写道:外源基因都包含在农杆菌细胞内,所有的外源基因以农杆菌为单位存在于植物细胞质基因组中,故其遗传方式为细胞质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我觉得陈老师这种表述不对,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师琴 《生物学教学》2011,36(10):22-23
本节教学中通过问题导入、展示生物学史、回顾孟德尔的假设和减数分裂过程,从减数分裂的角度解释孟德尔定律的实质,揭示基因与染色体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徐波  王金菊 《生物学教学》2007,32(12):40-41
人类对遗传现象的科学解释,最早是孟德尔从豌豆杂交实验中总结出来的。他对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对遗传规律的总结,解释了许许多多的生物遗传现象,使人们在某些方面的模糊认识豁然明朗,然而也有些现象不完全符合孟德尔等人的解释。1基因抑制现象有的基因本身不能独立地表现表型效应,但可以抑制其它非等位基因的表达作用,导致孟德尔比率被修饰。例:控制蚕黄色茧基因(Y)对白色茧基因(y)是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是显性。现用杂合白色茧的蚕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茧对黄色茧的分离比是()A.3∶1 B.13∶3 C.1∶1 D.15∶1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