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湘西是湖南省经济基础薄弱地区,同时也是湖南省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地区,湘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首先必须对其进行定位研究,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联动发展,打造具有湘西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湘西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民族文化、旅游业、文化资源三个要素的共同作用与紧密结合,支撑了这个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2.
苗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对湘西苗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和宗教崇拜进行研究,探析湘西苗族的苗族武术、接龙舞和上刀梯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中的宗教崇拜文化特征,为研究该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边城》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物研究学家、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通过对特殊历史时期湘西人民生活的平淡而又朴实的描写,让读者跟随作者走的表述走进"边城"湘西的独特自然风景和民族文化之中。翠绿的湘西河水、质朴的吊脚楼以及连绵的青山与一位老人、一个小女孩和一条狗就是一幅生动的湘西民俗画。小说自始至终对于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描写都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通过社会的变革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时代变革、人情转换都充斥着整个湘西边城,各种冲突叠加五味杂陈,更让人回味。  相似文献   

4.
采用实地考察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以湘西地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及发展困境为切入点,以宏观视野、中观视野、微观视野的多层次视角为突破口,分析研究湘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路径,希望借此对丰富世界民族传统文化宝库,繁荣湘西地区经济,促进人民安居乐业、构建和谐湘西起到一定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5.
湘西南是湘、黔、桂三省交界处方言情况较为复杂又缺乏深入研究的地区。语言接触、历史移民、民族交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湘西南地区方言情况歧异纷呈。位于沅水上游的靖州自古为“蛮夷腹心”之地,相比沅水中游的辰、沅二州,位置偏远,交通闭塞。靖州方音在湘西南范围内最接近官话,官话化程度反而高于辰、沅二州。以往的靖州方言调查研究因田野调查等工作的不足,仅停留在共时层面语言现象的静态描写。以语言接触为视角,梳理清代至今湘西南靖州方言的文献材料与研究成果,并与湘西南地区方言研究整体情况进行对比,发现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对靖州方言今后的研究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徐坤小说语言的变异给文学语言注入了活力,扩大了文学语言的张力.这种文学语言的变异一方面受20世纪90年代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因作家自身的女性、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对徐坤小说语言的"文本外语境"和"文本语境"的解读,可以探析其小说语言变异产生的独特文学意蕴.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透过民族学与文化学的角度,借助相关的地域武术文化科研成果,对湘西苗族武术文化意识形态开展系统的研究。研究得出湘西苗族武术文化的形成与成因很大程度上是受湘西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崇武尚勇民风的影响,以及与苗族在历史上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有直接关系,并且得出附魁性、封闭性是湘西苗族武术文化最主要的特征。通过研究促使湘西苗族武术文化能够更好地发展、普及。  相似文献   

8.
如果在世界文化的大视野中对中国古曲戏曲小说作一观照,则不难发现,中国古典戏曲小说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占有一席独特地位,其具体表现为:戏曲小说的产生是对儒家正统文化的一种反动;戏曲小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戏曲小说的形成和成熟虽较晚于其它各国,但中国古典戏曲以其内容丰富、形式完备而独具特色,中国古典小说也以其独特的章回体形式,韵散结合的语言风格,重白描,重渲染的艺术手法给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民族学与文化学为视角,采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结构分析法,借助相关的地域武术文化科研成果,对湘西武术的文化形态进行深层次的系统研究。认为附魁性、封闭性是湘西武术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湘西武术文化的形成与湘西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崇武尚勇的民风以及土家族、苗族在历史上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复兴的提出,民族文化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成为许多民族地区推进民族文化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民族文化融入湘西中职学校,把民族文化与中职学校教育相结合,发挥了众多积极作用,有效地推进了湘西中职生的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论语》中,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为我们塑造出了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的君子形象。"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君子是孔子推崇的理想人格,《论语》中的君子形象被赋予了诸多"仁"的品质。实现"仁"要遵循忠恕之道,先修己再治人;成为君子则要先内修自己的品德,然后才可以治国安民,可见二者都经历由己及人的相似过程。然而,"仁"的广博高深未必是君子能够完全达到的。因此,"仁"包含了君子所具备的美好品德,但君子却未必拥有所有"仁"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源氏物语》中的第12卷《须磨》,是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是写得跌宕有致的最精彩的部分,充分体现了日本平安时代王朝学的特征和最基本的艺术特色,贯穿着日本学独特的“物哀”美学理念,历来被源学研究界公认为全书的压卷之作。  相似文献   

13.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自知”)的内核为“用理性去指导实践”和“对人类有限性的体认”。然而在历史发展中,这种告诫逐渐被人遗忘,现在,人类在因失去它而带来的沉痛教训面前,应重识“认识你自己”,并把它诠释为:自我反省、自我创造、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世人心目中的圣人.通过<论语>这部传世经典,透过孔子常态的生活片段,比较孔子与常人的同与不同,探究孔子的"平常"与"不平常".  相似文献   

15.
“闽濮”为什么称“濮”,又为什么称“缅”,是怎样形成的,又怎样演化?这是困扰史学界的百年难题.试图从语言学、民族学等的角度,进行探索,以解决一些史学界关于“濮”的相关争论问题.  相似文献   

16.
《呼啸山庄》阴郁的情绪基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啸山庄>具有极度阴郁情绪基调的原因是由艾米莉·勃朗特的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以及她腼腆、冷漠、孤僻,内心狂虐等等个性决定的.她是一名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属于内倾型作家,其作品独立于时代的主流文学之外,在思想艺术手法方面显示出与现代主义文学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7.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讲述了主人公黑人小女孩佩科拉悲惨的命运以及白人文化霸权下众多黑人迷失身份走向毁灭的故事。故事的悲剧由一个黑人小女孩追求蓝眼睛而引发。本文从该作品的内涵进行研究,从"蓝眼睛"的象征意义入手来揭示作品的主题意蕴——黑人只有在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影响下才能在白人社会中获得生存。  相似文献   

18.
以毛泽东早期的文稿、毛泽东自述等资料为依据 ,论述《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主要论点及源由 ,实事求是地阐明毛泽东学生时代的体育思想、体育实践及其精神实质 ,为今人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体育史观、开拓体育改革的创新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徐复观以"心的文化"立论来疏解中国文化,彰显出中国文化的生命意旨,因而,他消解"心"的形而上倾向,进行"形而中学"的意蕴阐释.  相似文献   

20.
"给"字在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当中有着十分广泛的意义。"给"既可以作为动词出现在文章里,也可以作为介词发挥其作用,还可以用作助词。该文主要研究的是"给"作为助词,在应用中所起到的作用,"给"作为助词其自身具有起源、发展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