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乳石”的制作陕西商州师范(726000)高基仁,周刘仓取一只细口塑料瓶,在它的塞子上钻一小孔,把几根棉线拧成一股细绳,穿过小孔,孔外棉线露约半厘米长。塑料瓶内装饱和硫酸镁溶液,塞紧塞子,把塑料瓶倒置悬挂于桌上,瓶口距桌面一尺左右。瓶口正下方放一块...  相似文献   

2.
教学《刻舟求剑》时,一些学生对掉剑人的想法和做法错在哪里难以理解,可制作下面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课前在小黑板上贴出画有江水的图,用泡沫塑料刻只小船,在船的背面钉若干颗图钉,再用硬纸板剪一个人的模型,腰间插一把能掉下的纸剑,用透明胶带把人粘在船里。分析课文时,在小黑板背面用磁铁吸住船,并向前移动磁铁让船“行驶”到江中,然后把掉下的宝剑用透明胶带粘在江底,用彩笔在船舷上做个记号,再移动磁铁使船前行,通过演示,学生不但理解了“船舷”、“刻记号”等词语.还能说出(刻舟求剑)的故事内容。教具的演示…  相似文献   

3.
自制教具除了能弥补自然实验教学仪器的不足 ,还能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 师生自制教具突破教学的重点  自然第九册《反冲》一课 ,反冲现象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上课前两天 ,我辅导学生利用饮料瓶和小玩具车制作喷水反冲瓶和气球反冲车。上课时 ,看到学生制作喷水反冲瓶和气球反冲车 ,就问 :“你们做的喷水瓶和气球车玩过了没有 ?”“有什么现象发生 ?”有的学生抢着回答 :“水喷出时瓶子在转动。”有的学生争着说 :“气球里的气喷出时 ,小车向前跑。”我接着问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跟着指导学生利用喷水瓶做喷水的反冲实验 ,…  相似文献   

4.
中学物理的习题中,有一些题目堪称“模型”题,只要我们掌握了“模型”题,就会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模型”:长为L,质量为M的船停在静水中,一质量为m的人站立在船头,若不计水的阻力.当人从船头走到船尾的过程中,船和人对地面的位移各是多少?  相似文献   

5.
顾建雄 《中学科技》2014,(1):46-48,F0003
“绿眉毛”帆船模型是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五部委共同举办的“我爱祖国海疆”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竞赛专用器材。模型套材保留了我国名船“绿眉毛”的基本形制,外观漂亮,适合青少年的制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科学启蒙》2010,(12):14-15
一到夏天,人们坐在座位上坐久了,就热得让人难受,有的同学还因此得了坐疮。 我发现冰箱的制冷装置是立着的U形管装置,里面装着制冷液,我们能不能根据它的制作原理,利用水循环来制作一个空调坐垫?于是,我便把这一设想告诉了我们科技小组的同学。我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利用从家里带来的废弃塑料瓶和输液管等材料搞起了实验。  相似文献   

7.
我市的广大农村中学,由于教学仪器、设备的欠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长期处于“一读二看三画”的阶段,学生的实验技能未能得到应有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近几年来,我们在部分中学开展了物理实验教学的“三自”活动,并初步显示出成效,现将我们的做法体会列后。 1.自制作:仿—改—创自制作就是学生根据某一实验教学要求,自己设计、制作小模型和实验器材.自制作活动大体分为三类。一是仿,就是模仿制作课本上的模型、实验装置和实验仪器.这是自制作的起点,借此培养他们初步的动手动脑习惯.例如,用细竹筒制作连通器和活塞式抽水机;用医用塑料瓶和塑料管制成压强计;用玻璃片连成船闸;用废玻璃管或废饮料瓶制作量简;用  相似文献   

8.
1 确定具体的技能目标 新大纲对实验技能的“教学要求”,均用“会”字来表示(即“能正确操作,并得出结果”),由于大纲规定了“会用电流表测电流”,所以我们拟把课本里该实验[目的]中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改为”“初步学会使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学生从“初步学会”到“正确会用”,是通过“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研究电磁铁”(大纲规定为“制作电磁铁并研究它的作用”)和“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等多个学生实验的训练,才能达到如下实验技能目标:  相似文献   

9.
针对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六章第三节“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的课后“WWW”第4题要求学生自制一个连续转动的直流电动机,有的学生没有按课本要求,而是“不小心”将线圈两端导线上的漆全部刮去,“令人意外”地出现了线圈竟然还可以连续转动的“反常现象”,很多初中物理老师百思不得其解。文章从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出发,分析了两种刮漆方式对线圈转动的影响,并对制作中出现的“反常现象”作出了猜测,最后通过理论推导对这种“反常现象”给予了解释,为初中物理直流电动机的制作和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习作要求生活中常常有一些看起来没什么用的小东西,比如树叶、糖纸、泥巴、塑料瓶等,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可以把它制作成精美的艺术品。这次习作训练就是写自己制作某件小制作的内容。详见人教社小学《语文》第七册积累·运用七。  相似文献   

11.
为配合初中植物学“花”一章的教学,我们按花序、整体花、花结构制作系列标本。这些标本可作为直观教具。现将制作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一、花序标本的制作材料:浓甘油、透明度好的塑料瓶或玻璃瓶、马口铁片(空罐头)、大头针  相似文献   

12.
习作要求 生活中,常常有一些看起来没什么用的小东西,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可以把它变成精美的艺术品。树叶、糖纸、泥巴、塑料瓶,都是小制作的好材料。想一想,你会那些小制作?将你制作某件小制作的过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先补好题目,再进行写作。在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400字。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要求中师生具备指导科技活动的能力,在这方面我们着重作了如下工作: ①指导中师生开展制作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喷气飞机、潜水艇模型、安装晶体管收音机、安装照明电路、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安装变压器模型、操作电教器材、摄影和自制小学《自然》教具等方面的课外科技活动;②结合中师物理的选学教材,举办“近代时空观和相对论”、“激光、粒子物理”、等科技知识讲座;③结合中师物理教材中的小实验,小制作、小研究和小学《自然》,要求中师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制弹簧秤、杆秤、量简、天平、直  相似文献   

14.
为了验证物体做圆周运动时一定会受到向心力,笔者依据物体做圆周运动时一定受到指向圆心的力的原理,制作了圆周运动演示仪。一、制作材料电动机、可口可乐瓶(2.5L的塑料瓶)、橡皮、湿布。二、制作过程1.先在可口可乐瓶盖子的中心钻1个小孔,小  相似文献   

15.
发展幼儿的创新意识及能力,需要依托多元化的教育环境,实施多元化的教育活动来进行。1.教育活动资源多元化(1)利用本土资源利用本土资源,创设户外幼儿活动环境。如利用树桩、水车、渔船等创设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我们把渔民不用的旧船拉回幼儿园,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构思来改造它,有时把它改造为舰船,有时又成了客船,有时用树枝当旗杆、挂上国旗成了远洋船、海上巡逻艇,他们给船编上号,画上“眼睛”,装上“方向盘”“仪表”等。不同的活动小组都用自己设计的符号来表示船的归属。这只在海水里不知浸泡了多少年的木船,今天成为孩子们开展创新活…  相似文献   

16.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学习科学知识,上学期我们自然教学组利用平时教师和学生制作的教具,学生的小制作和他们饲养的小动物等,办了一个小小的“自然知识宫”,里面有模拟制作的“池塘群落”、小小气象站模型;有小乌龟、蛇、虾、蜈蚣、  相似文献   

17.
举例介绍了利用塑料瓶可以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包括制作各种实验模型及设计很多"发现科学"、"体验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探究活动.通过思考和总结用一个塑料瓶能够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而提出几点利用生活中实验资源的建议,充分利用废旧物品、细心收集生活中的资源、善于发现教室中的资源等,旨在使科学教师学会挖掘生活中的各种实验资源,并将其充分运用于科学探究活动中,完善科学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8.
在一年级拼音教学中,有很多读音或字型相似的拼音不太容易分辨,比如“b”和“d”、“P”和“q”、“n”和“l”等,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此,我们利用儿童爱玩游戏的天性,用Flash制作了一个小鸟啄气球的拼音游戏用于教学。下面是我们的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19.
设计构思:我设计并组织学生采用一种透明小玻璃瓶替代塑料笔帽和橡皮泥来制作“潜水艇”,放在一个装有水的大塑料瓶中,挤压塑料瓶可以清楚看到玻璃瓶中水位的变化即气体被压缩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小潜艇”沉浮的基本原理。制作材料:三精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玻璃瓶(蓝瓶)或科学实验材料袋中的玻璃瓶、无色透明塑料瓶、短吸管(细)、烧杯、水。制作方法一:1.将透明塑料瓶灌满水。(如图所示。)2.将蓝色小玻璃瓶口朝上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灌入适当的水,直到其刚好浮在水面上为止。3.将小玻璃瓶从烧杯中取出,使瓶口朝下并将其投入到塑料瓶中。(…  相似文献   

20.
把试管口向下,放入装满水的塑料瓶中,使试管直立着漂浮在水里,拧紧瓶盖。这是我在上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一课的时候,用空塑料瓶、试管等材料制作的一个可以沉浮自如的“潜艇”。与教材中编排的实验相比,上述实验更直观,不但利于学生观察,而且有利于学生从实验中总结规律,提升能力。教材介绍的方法是这样的:用橡皮泥和上端是密封的、不漏气的塑料笔帽,制作沉浮自如的“潜艇”。同时思考:挤压瓶子与“潜艇”的沉浮有什么关系?学生在做实验时,观察到了对比实验中的不同现象。用力挤压瓶子,笔帽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