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虚词教学一直是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初级阶段分散教学中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关于虚词的感性认识,之后在中高级阶段开设专门的虚词课是虚词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虚词专课不仅要对初级阶段所学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总结,还要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虚词进行深入阐释,使学生加深对虚词用法的掌握,提高其运用虚词准确得体地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胡嫚丽 《教学随笔》2016,(8):149-149
自《马氏文通》以来,对于虚词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多是从意义和功能两方面对虚词进行定义。但是众说纷纭,仍无定论,其中认为虚词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作用的观点并不能得到普遍认同。通过回顾虚词定义及其研究的四个阶段,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虚词不“虚”的三条理由。首先从逻辑上说虚词有词汇意义;其次虚词的源头是有具体意义的实词;最后虚词的发展符合汉语词汇发展的规律,又包括虚词具有稳固性、复音化、同义词、词义的变化、构词能力和兼类多职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在高考文言考点虚词的复习过程当中,很多老师只是把它作为一道选择题来对待,注重它的意义的积累和教材中例句的夯实。其实不然,虚词在翻译当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一.一字多义1、虚词不虚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虚词差异较大。现代汉语虚词一般就当虚词用,  相似文献   

4.
由于缺乏相关的理论探讨,历来的虚词词典都以词性为依据,将虚词的各个义项平排并列,而忽视了各义项间的联系。虚词词典编纂实践中的这个问题,归根到底是对虚词意义系统的整理问题。只有说明虚词各义项的来源,整理、揭示出虚词词义的系统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虚词词典中义项的排列问题,使虚词词典的质量从整体上得到提高。我们通过整理虚词“於”的意义系统,按照一定的原则排列它的义项,以期以小见大。  相似文献   

5.
自《马氏文通》以来,对于虚词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多是从意义和功能两方面对虚词进行定义。但是众说纷纭,仍无定论,其中认为虚词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作用的观点并不能得到普遍认同。通过回顾虚词定义及其研究的四个阶段,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虚词不"虚"的三条理由。首先从逻辑上说虚词有词汇意义;其次虚词的源头是有具体意义的实词;最后虚词的发展符合汉语词汇发展的规律,又包括虚词具有稳固性、复音化、同义词、词义的变化、构词能力和兼类多职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高中文言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是能阅读浅易文言文,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近年来,文言文虚词的考查日益受到重视,众多的模拟卷、高考卷根据新"考纲"精神将原先的对人物形象的考查题改为文言虚词题考查,就是对文言虚词采用直接考查的办法进行。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除了对"考纲"规定的"高考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进行学习之外,还加强了学生做文言虚词题能力的训练。在文言文虚词教学中,笔者遭遇到的最大尴尬就是"虚词多解",即课文中同一处虚词的用法,不同资料、不同  相似文献   

7.
二、虚词     
文言虚词中,情况比较复杂。有些虚词具有实词的意义;有些虚词分属不同的词类;有些虚词虽属于某一词类,但有多种语法作用。因此,掌握文言虚词的用法、特点、意义,对于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很有帮助。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六类。现分别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汉语中,虚词一般只有语法意义,而这种意义又十分抽象,不易把握,加之某些近义虚词的细微差别,运用时稍不注意就会出错,所以高考中经常出现对虚词语病的考查,值得大家关注.常见的虚词语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误用虚词   虚词的误用主要表现在一些近义虚词上.   ……  相似文献   

9.
高永安 《红领巾》2004,(2):135-138
墨子对虚词的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对虚词的训释涉及语气词、副词、连词等.墨子训释虚词多采用分类法、比较法、排除法等方法,他把意义看做虚词的核心和依据,并认识到虚词的抽象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0.
虚词大多没有意义,因而有人认为虚词可有可无。其实古人早已对虚词的使用予以重视,注意到虚词在修辞中的作用。这样的例子在唐宋诗词中举不胜举。恰当地运用虚词进行修辞,有助于丰富诗词的内涵、有助于寄寓感慨、有助于激荡诗情、有助于深化意境,这对于唐宋诗词艺术性的提高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虚词考查的常见类型有:虚词使用是否得当、虚词位置是否适当、是否滥用虚词、是否有虚词脱漏现象、辨析选择关联词语等。根据以上考查类型,我们在解题时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选择新闻标题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对18万字新闻标题语料库的虚词进行统计量化分析,逐一考察了副词、介词与连词的分布和使用规律。同时,从虚词使用的总的特点来说,单音节虚词出现远远大于双音节虚词;常用于书面语的虚词出现频率多于口语中常出现的虚词。希望研究结论有助于新闻从业者,并且推进标题语言的语法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分析《助字辨略》可以窥探刘淇的虚词观。刘氏十分重视虚词的地位,他将虚词的作用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助字辨略》虚词的分类,可以看到虚词的语法功能成为虚词分类的重要指标;同时刘氏已经初步具备了虚词历史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复音虚词的发展,讨论了复音虚词与短语的区别、复音虚词的构成与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古汉语中,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复式虚词,即虚词与虚词、虚词与实词的连用形式,了解复式虚词,弄清它的意义和作用,对阅读文言文,无疑将是十分有益的事情。《庄子》的内容博大精深,语言变化多端,其复式虚词的用法,既不定于一樽,那么意义必然非常丰富。理解它们,将为阅读文言文开启了门径。  相似文献   

16.
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虚词差别较大,即同一个虚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常会表示不同的意思,而且有些虚词还常作实词用。因此,同学们应既要掌握文言虚词的特点和用法,又要紧密联系相关句子的语意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最终达到正确运用文言虚词的目的。下面仅就初中语文第六册第六、七单元的实例,分类说明之。  相似文献   

17.
文言虚词是与文言实词相对而言的。一般说来,实词的意义比较具体,在句子中充当主要成分;虚词的意义比较抽象,有时甚至只起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文言中,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归为虚词,没有争议;有些代词和副词,特别是表示指示和疑问的,用法接近虚词,一般也算作虚词。  相似文献   

18.
汉语研究史上曾经把虚词叫做:词、辞、语词、语辞、语助、助语、助词、助辞、语助词、语助辞、助语辞、助字、虚字。“虚词”这一名称,到清代才产生。复言虚词是虚词的重要组成部分。顾炎武和刘淇称之为“重言”,王念孙称为“复语”,杨伯峻叫做“复词”,一九六○年北京大学中文系五六级语言班编的《汉语发展史》叫做“复音虚词”。单音虚词和复音虚词都可以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前人对复音虚词不大重视,没有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文言词汇主要以单音节为主,我们往往把对文言虚词的关注放在单音节虚词上面,而忽略了复音虚词,其实一些常见的文言复音虚词对于理解文章是至大重要的。下面我们以文言文Lfl一些常见的复音虚词为例,谈谈文言复音虚词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在文言文中,虚词的使用极为普遍,每100个词中,大约有30个左右的虚词。尽管虚词在数量上远不如实词多,但使用的频率很高,用法也相当复杂。就虚词本身来讲,它一般无实在意义,但在表达句意时,它与实词构成了一个紧密结合的有机体,在结构的组成、文义的衔接、语气的表达、行文的气势的表现诸方面,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如清人袁枚所说:“千言万语,止此几个虚词出入参伍其间,而运用无穷。”读文言文,虚词如果理解得不正确,内容就可能相差很远。一个虚词读不懂,甚至会成为阅读整篇文章的障碍。因此,了解虚词的特点,辨别虚词的异同,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应该成为古代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