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越来越重视,而水景是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现代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的热点。本文通过对现代住区水景现状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住区水景设计应该吸取生态科学中的原理、原则,采取生态的技术、措施和方法,以减少对水资源的耗费,充分而合理地利用水来造景。同时还提出应该注重水与岸及周边植物的关系,为人们创造尽量多的亲水机会和一个美观、自然、生动、和谐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2.
郭锛 《现代企业教育》2014,(20):416-417
现代环境景观设计是设计的重要门类,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时代发展的同时人们审美眼光也发生变化,对于现代环境景观设计中的美学研究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美术概念以及现代环境景观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现代环境景观设计中的美学原则与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不断提升。文章通过对水景景观在小区规划设计中的概念、特征及作用进行概述,进而探析水景景观小区设计中的原则以及构成要素的具体表现,来营造出符合人们需求的“以人为本”的水景景观设计,为小区水景景观的运用增添生动性,使得整体小区规划设计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4.
指出由雕塑和水景构成的水景雕塑应用广泛,是水景设计的重点。试图厘清水景设计中雕塑与水景的关系,为水景雕塑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应用比较分析法深入地剖析了水景设计中雕塑与水景相互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正反两方面案例的研究,得出必须处理好雕塑与水景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以及水景雕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水景雕塑作品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丽水莲都区居住区水景设计的现状调查,分析当前水景设计的位置及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试图探索丽水居住区水景在未来发展中的设计趋势。  相似文献   

6.
环境景观是形成特色小城镇的重要载体,而商业步行街景观作为构成小城镇环境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的特色塑造对于小城镇环境景观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对安徽临泉县小城镇多元文化元素的挖掘,以目前在建的城关镇现代商业步行街——中泉武圣殿街步行街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索当地的姜尚文化、祭祀文化、民俗婚庆文化以及现代科技产业文化等多种文化在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为今后设计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小城镇环境景观空间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水是自然界最珍贵也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将水作为环境设计要素进行高质量设计,对景观品质提升无疑大有裨益。由于在中原大部分地区以及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进行室外水景设计颇受限制,所以将室内水景作为设计重点更适应本地气候环境。文章给出了在中原以及西北地区进行室内水景设计所应该把握的原则以及更富有地方特色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8.
园林中水景运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庆云 《华章》2008,(16):147-148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的经验,从水景的种类、水景设计的基本原则、水景工程的构成以及工程设计施工中各专业应注意的设计要点等几方面,对水景设计和施工中一些问题作了简要的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白  尹洪 《文教资料》2006,(32):78-79
住区水景设计是现代城市水环境设计中的一个重点及趋势,在保证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注重水景的开发利用,适度节制,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建立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开放空间,增强邻里交往,营造诗意、画意、情意的情感体验。分析了现代水景住区环境设计在营造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手法及营造诗情画意的的同时给环境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水景是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元素,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是指导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理论。通过对福州城市居住区水景进行实际调查和现状分析,总结出居住区水景规划设计中的主要问题,结合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从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五个方面探讨国内居住区水景规划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水是景观设计元素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种,具有强的可塑性,水景能改善景观要素,调节生态环境及微气候.水景设计是园林设计的一部分,水景中水质问题关系到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关系到用水量的问题.本文通过大量文献研究,着重分析了园林水景设计中,国内外水质、水量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苏州拙政园的布局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与衬托、借景与对景、空间互相穿插、欲扬先抑等手法,将园林景色视觉感受塑造得非常丰富。现代小户型住宅的空间设计也可借鉴拙政园的布局手法,让小户型空间魔术般地“由小变大”,在满足居住功能的同时,又能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3.
水是山岳型旅游地重要的构景资源,同时也是维持山地生态平衡、满足旅游业用水的一个基础性资源。山岳型旅游地因其独特的水环境特征,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水环境破坏现象普遍。目前,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水资源的过度利用;二是水资源的污染。根据现存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一些对策.首先确定合理的可用水量;再节约用水和充分利用景区外的水资源;采用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并注意植树造林,保护水源。  相似文献   

14.
南宁市坚持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主题,积极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中国绿城"建设的脚步还未停歇,近年来又在着力打造另一个城市形象——"中国水城"。"中国水城"和"中国绿城"的双城定位是基于其生态共通性的,强调的都是绿色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两者并行不悖。对于南宁城市形象建设和传播,一方面应强调在"绿城"里做好水文章,充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城市地理环境,保护和利用已有水资源,挖掘和创造增量水环境,进行科学和创新的双城形象传播。另一方面,应强调在"水城"里打好绿色牌,着力打造"水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绿色效果,水绿相宜,水绿相映,水绿和谐。  相似文献   

15.
着重阐述了作为假日经济增长点的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由于空前火爆所暴露出的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同时对加强风景名胜区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山水清音南北殊调——论《水经注》与南朝山水文之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经注》为代表的北朝散文中的山水描写和以南朝梁吴均“三书”等为代表的南朝山水散文作品,分别代表了北朝和南朝山水散文的发展成就。但二者在观察点的选择和材料的组织方式上,以及山水描写的表现手段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或不同。这些差异或不同的产生,与二者对前代文学继承的侧重点不同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新疆是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的地区之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加上不同民族的悠久历史与传统习俗的和谐融合,形成了新疆不同地域的各自旅游文化特色。选择位于新疆东、南、北各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哈密、喀什和伊犁三个民族地区旅游经济进行实证研究,为促使新疆旅游经济更好地发展,并对其他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南京灵岩山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为例,阐述了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必须以坚持旅游开发为前提,保护景观环境为目标,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的可持续规划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9.
元和十年(815)正月,柳宗元奉诏北上,写上<界围岩水帘>诗,五月赴任柳州,写有<再至界围岩水帘遂宿岩下>诗,陶醉于人间仙境,没有流露出哀怨之音,成为柳诗创作中的一个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20.
佛家自然观与我国诗学美学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家自然观对自然形象及精神的推崇,影响了诗歌创作中描画自然的自觉,促进了诗论中情景的探讨与解决,情景关系的明了又使更高级的概念意境得以发展和完善。同时,这种创作和评论倾向又直接影响了我国古代崇尚自然美的审美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