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慧敏 《中国传媒科技》2023,(11):119-122+131
【目的】探索智媒背景下,主流媒体发展数据新闻的重要意义、实践进路与风险防范。【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结果】主流媒体发展数据新闻,一是要掌握数据主动权,警惕新闻泄密;二是要祛除数据客观性迷思,警惕新闻异化;三是要辩证看待可视化,防止新闻故事虚化。在数据新闻的发展与提升上,一是应以新闻的建设性为基础,涵养新闻的服务功能;二是应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核心,强化记者的职业素养;三是应以新闻的视频化为方向,聚焦消费的场景化。【结论】发展数据新闻对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具有重要意义,主流媒体要坚守好数据新闻作为新闻的根本要义,坚守主流价值观;要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推动数据新闻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革新,推动数据新闻更好地服务于新型主流媒体建设。  相似文献   

2.
2006年10月26日,一条“江苏有4万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的消息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但在随后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表示,经查此消息是失实报道。其实,“在近4万名毕业生中有3万多为中专、技校毕业生”。而像上述这类失实新闻,在今天的新闻报道中,甚至在主流媒体的报道中也时有出现。基于此,笔者提出有关耻感与媒体品格的一点看法,愿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3.
当前,新闻专业大学生诚信就业存在不少问题,我们要深入反思问题之所在,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加强制度设计,动员社会、学校、家庭、媒体等用人单位以及学生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形成合力,构建新闻专业大学毕业生诚信就业的网络体系,营造诚实守信、公开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4.
正在全国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猛增的大背景下,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普遍严峻,新闻专业也由前几年的热门逐渐趋冷。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业单位———主要是媒体,比培养单位———高校似乎更早察觉到,那就是问题不是出在数量上的绝对供过于求,而是质量上的不能与时俱进。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马胜荣说,每年报考新华社的人不少,但符合媒体需要的人不是很多。一方面是中国急需具有国际水准的新闻传播学院和新闻传媒人才,我们培养的传媒人才总体质量上要逊色于欧美传  相似文献   

5.
黄辉 《今传媒》2013,(6):150-152
本文通过分析财经大学新闻专业三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探讨了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问题,提出要全面依托财经大学开办新闻专业的有利因素,搭建专业发展平台;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加强职业发展教育;建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等措施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实现学生顺利就业、理想就业。  相似文献   

6.
《新闻导刊》2006,(3):50-50
趋势之一:中国新闻传播在新世纪仍将高速发展.新闻从业者的规模将继续增扩媒体的大发展.一定会带来新闻职场的大增扩.中国的新闻传播业势将成为能够创造巨大社会财富、提供巨大就业空间的新兴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以超常规的速度在发展,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矛盾日趋突出。这已引起了新闻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新闻媒体对新闻人才的需求量不大,而另一方面,新闻学类专业点的在校生人数却不断地在增加。目前,661个新闻学类专业点以每家每年招收50人计算(这是最保守的估计),本科4年共招收200人,661个专业点乘以200等于132200人,平均每年的毕业生将为33050人!而全国领有记者证的新闻工作者人数约为15万人,供大于求是显而易见的。”①另一方面,一些媒体感叹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2005年开始,《21世纪经济报道》干脆联合北京大学中国…  相似文献   

8.
调查与排行     
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毕业生今年的就业情况如何?本期"青记每月调查"栏目对新闻学子的就业情况作了一个简单的调查。调查发现,今年新闻学子的就业情况较好。但不同的学校,其毕业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9.
周宁 《新闻传播》2006,(9):61-62
我国新闻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积极转变陈旧的新闻教育理念。新闻教育的目标主要是满足媒体需要。据悉,近三五年内,我国对于新闻传媒将继续奉行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对新闻学类毕业生需求量有限。经济发达地区的传媒对本科毕业从事一般新闻采编工作的人才需求量已接近饱和,对于大专层次的毕业生需求量非常少。同时,各类非新闻专业毕业生也纷纷涌进媒体,“争抢”新闻专业毕业生的饭碗。  相似文献   

10.
国内电视时政新闻改革呈现民生化的必然趋势,也为新时代媒体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从传媒时代、三个贴近原则、主流媒体作用三个方面分析了时政新闻改革的民生趋势,以期为我国电视时政新闻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刘何蓉 《新闻传播》2012,(5):139-140
就业乃民生之本。2008年的金融危机加剧了就业形势。不同体制下的中美两国,在就业报道上都不遗余力。本文将对两国主流媒体对就业报道的消息来源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一些可循之道,为新闻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话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道。新闻媒体解读就业政策、刊登就业新闻、提供就业信息的就业报道自然牵动人心。2008年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使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作为世界两个重要的国家,中美在就业问题上的表现引人关注。两国媒体对金融危机中就业问题的报道也不遗余力。比较两国主流媒体的就业报  相似文献   

13.
《网络传播》2005,(8):34-35
在新闻宣传上,红网将继续坚持“以编为主,编采并举”的方针,着力打造原创新闻内容,将红网由“主流媒体”向“强势媒体”推进。一方面,红网将加大省内54家新闻单位集中上网的整合力度;另一方面,红网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同时,逐步规范日常新闻报道、突发事件报道、重大活动报道、大型新闻战役报道以及系列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14.
高芳 《记者摇篮》2004,(3):33-33
新闻发言人与节目主持人都是舆论宣传的代言人,都要时刻体现国家的立场,人民的感情和主流的意识。舆论是监督的利器,媒体是舆论的传播载体,而新闻发言人的立场观点则恰是媒体的内容。之所以有新闻发言人,就是为了避免小道消息,就是让媒体有主流政府的声音。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发言人与媒体中的某些访谈类节目的主持人有  相似文献   

15.
姚坦 《传媒》2015,(19):78-80
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改变,促使国内高校做出相应的改革,也改变了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方式.本文主要分析在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利用媒介融合的机遇,促进新闻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16.
眼下,受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遭遇寒冬,加上近年来许多高校盲目创办新闻、广电及相关专业,使这些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更不乐观。但机会总是有的,现在结合近年来我带实习生的经历和体会,谈一谈新闻专业大学毕业生如何迈进新闻单位的门槛。  相似文献   

17.
周啸天 《新闻界》2004,(3):18-18
随着新闻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媒体人才供需的市场化,目前媒体已不缺乏能够胜任信息收集和消息报道的记者,而迫切需要能从事深度报道、新闻评论及专业类新闻报道的人才;媒体对人才的聘用,已不限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早已广泛使用如文史、经济和法律等专业的毕业生。经常可以听到这样一种议论:新闻专业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高彦婷 《新闻传播》2023,(11):18-20
新型主流媒体的发展策略研究十分广泛,而内容建设研究却鲜少涉及。在新型主流媒体不断转型发展的阶段,探索媒介内容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旨在探索代表性新型主流媒体文本中主题分布的趋势。研究使用LDA主题建模方法,对上观新闻客户端中的文本内容建立了N=58274篇新闻或评论文章构成的新闻文本语料库并对其进行了语义内容分析。研究结果揭示了我国新型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主题分布和现状趋势。通过主题建模研究结果发现以上观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型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文本在多样化的同时也有着较为确定的主题。结合关键词分布分析可以确定具体主题的主次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合作、金融经济、地方发展、法律执行、社区建设为新型主流媒体文本内容的主要主题;文化建设、教育发展和媒体创新是新型主流媒体文本建设中的次要主题。  相似文献   

19.
成为主流媒体是每一个媒体的梦想。要成为主流,在无法放弃社会新闻的前提下,必须改变社会新闻的传统报道方式,寻找一种社会新闻的崭新报道方式,把社会新闻变成人人需要的“实用新闻”,加大社会新闻的服务功能。让读者感觉到:社会新闻不仅“好看”,而且“有用”。那么,怎样增强社会新闻的服务性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教育要适应新闻媒体的需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学类专业点的超常规发展,带来的一个问题是毕业生供大于求。近3-5年内,我国的新闻媒体基本上是继续贯彻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数量上不会有很大的发展,因而对新闻人才的需求量是有限的。据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对60多家新闻媒体的调查:大多数新闻媒体已经组建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学历层次比较高、知识结构比较合理的队伍;为了进一步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在招聘人才方面,新闻媒体倾向于招生的多元化,不再局限于新闻学类专业毕业生。新闻媒体对新闻人才的需求量不大,而另一方面,新闻学类专业点的在校生人数却不断地在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