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楼梦》的修辞手法可谓丰富多彩,尤其它的语言注重运用叠音、双声、叠韵、拟声等修辞手法,给人以音韵和谐,铿锵悦耳之感.本文试从叠音、拟声的运用上来分析《红楼梦》语言的音乐美.一、叠音叠音词是用音节重叠的方式构成的,用于描摹声音、色彩和情态,具有生动而细致的描绘作用,以及加强声音印象,表现旋律的功能.《红楼梦》对叠音词的运用,形式多样,有时叠音单用,有时叠音对偶,有时叠音连用,收到了强烈的音韵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荷塘月色》中作者运用叠音词描绘自然景物形态、色彩、线条、光线、质感,构成一种绘画美,表现了作者用文字绘画所特有的散文语言的艺术魁力。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散文精品。这篇散文主题明朗,语言优美,文中17处用了叠音词,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音乐般的美感享受。下面让我们走进这篇散文,来一同探讨叠音词的运用之妙。  相似文献   

4.
《瑞士》是朱自清先生《欧游杂记》中较为著名的一篇游记散文,朱自清先生在文中精心选择和运用了多种形式的叠音词、充满比喻义的动词、增强文字音趣和美感的联绵词、拆词镶嵌、比喻、释句等修辞方式,精准地描绘了瑞士的旖旎风光,给人以美的享受。现从修辞艺术的角度,归纳出《瑞士》一文中最主要的修辞规律,了解修辞方法和技巧,更好地欣赏原著,并在写作中进行借鉴。  相似文献   

5.
叠音词是一种应用极广的词类.在写景散文中,叠音词应用更广.只要翻开课本就能在那些著名的写景散文中找到大量的叠音词.尤其是在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中更是如此!它对写景状物、摹声绘色及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朱自清是一位喜欢用叠词的作家,在短短的、仅一千三百字左右的《荷塘月色》里就用了二十六个叠词。若然以两个字叠成一个词的标准计算,那么在《荷》文中叠词就占了整篇词数的百分之三十五,足见比例之高。 在二十六个叠词里,有名词重叠的,如“日日”。有量词重叠,如“粒粒”。有形容词重叠,如“弯  相似文献   

7.
浅析《诗经》中叠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极为深远的影响。《诗经》中运用了大量的叠词,本文所说的叠词包括叠音词和单音节词的重叠形式,《诗经》中的叠词不仅是一种词汇现象和语法现象,从语用层面上看,还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本文主要探讨叠词在语用平面上的作用,就叠词对《诗经》意象塑造、意境升华、声韵锤炼几方面所起的作用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传世之作,是现代文学中散文的精品,是美文中的美文。《荷塘月色》全文一共有26处运用了叠词,并且运用得都很准确到位。所叠的词有名词、形容词、副词及量词。所叠的名词有日日、星星等等;所叠的形容词有:蓊蓊郁  相似文献   

9.
刘彩云 《学语文》2005,(4):45-45
叠词是将音、形、义完全相同的两个字连结在一起而形成的词,“借声音的繁复增进语感的繁复,借声音的和谐张大语调的和谐”.是汉语言文学的一种特有的修辞现象。《珍珠鸟》一文运用了大量的叠词,这些叠词的运用为其增添了不少秀丽隽永的神韵。笔者将文中叠词的修辞功用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菜园小记》是一篇散文杰作。美辞缀华章,作品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很大程度上得力于美的词汇;而在词汇的运用上,叠音词又独具特色,于字里行间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1.
浅说《荷塘月色》中的叠词用法濮思明,潘裕玲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向来是中学教材的篇目。它之所以胜灸人口,誉满文苑.除了因为它具有含蓄的内蕴、精巧的结构、多彩的修辞格以外,还因为它运用了朴实而丰富的词语。就其运用的叠词.便林林总总.遍布全篇。若...  相似文献   

12.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脍炙人口。文章情文并茂,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文章的语言既有美丽的色彩,又有和谐的音调、鲜明的节奏,简洁洗练、朗朗上口。语言的美,是文章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语言优美生动,描绘细腻,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叠音的运用极为广泛,它对写景状物、摹声绘色及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叠音主要的形式有AA式、...  相似文献   

14.
捧读《梅雨潭》,我们立即感受到色彩和情调相统一的和谐美。这除了精当地运用比喻,比拟手法外,巧妙运用十个迭音词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一、摹声,增强音乐美。 作者落笔交代梅雨潭,带出梅雨瀑,在具体描绘之前,迭用象声词“哗”,让读者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哗”字迭用,一连四个,标志着水声连续不断,美的旋律,声声入耳,让读者由声及物,联想到梅雨瀑的源远流长,沉浸在大自然奇幻引人的音乐美里。有的迭音词虽  相似文献   

15.
陈信问:《荷塘月色》中的叠音词有何作用?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用了26个叠音词。有双音节AA式的“缕缕”,有三音节ABB式的“阴森森”,还有四音节AABB式的“蓊蓊郁郁”。那么,这些叠音词在文中有些什么作用呢? 一、绘景。通过使用叠音词,生动地描绘自然景色,渲染环境气氛。从而达到情景交融。比如作者用叠音词描写荷叶:“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层层的叶子中间”、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里,用“田田”描写荷叶之多,用“密密”表现荷叶之稠。用“层层”展现荷叶之茂,用“亭亭”描绘荷叶之美。再如作者用叠音词描写树。用“蓊蓊郁郁”形容树木的茂盛,用“弯弯”描写  相似文献   

16.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字重叠而构成的词,古人叫“叠字”,我们现在称之为“叠词”。一些普通的单音节字,一经诗人巧妙地运用,仿佛点石为金,让语言产生了新的活力。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305篇中使用叠词的就有200篇,后来的《古诗十九首》在叠词运用上堪称典范,唐宋诗词中也有很多用叠词的经典诗篇。  相似文献   

17.
<正>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早在五四时期就已誉满文坛。他的散文无论是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无不感情真挚,自然逼真,清丽动人,很讲究语言的运用,有着自己独具的风格。而叠词的运用,在创造他这种语言风格中起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本文仅根据他的几篇著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简称《桨声》)、《荷塘月色》(简称《荷塘》)、《绿》、《春》、《匆匆》,就其中叠词运用的特色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叠音词及其修辞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古今汉语常用的一种修辞方式,叠音被人们广泛运用。叠音词也成为一个数量巨大,同时极具特色的群体。叠音词主要有以下修辞功能:生动形象地描摹事物,创造意境;增强节奏感和韵律美;突出感情色彩等。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叠音词的运用,探索其独特的修辞功能和艺术效果,揭示其语言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叠音词是一种词汇现象,它被大量运用于《诗经》的许多篇章中。本文对《诗经》中的叠音词进行了分类,并就叠音词对诗中主体情感表现所起的作用,以及《诗经》大量使用叠音词的缘由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每每读罢《荷塘月色》这篇优美的散文,总会让人不由惊叹作者的修辞艺术实在是高超之极。《荷塘月色》是现代修辞运用的典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从字、词、句到段、篇、章都很好地运用了修辞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