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物理学习的全新理念: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这是一次学习方式的革命。然而,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作支撑,新的学习理念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所以,课程改革也将给物理课程资源领域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2.
文章将服务学习这一教学方法、学习理念运用于高职实践类课程中,以高职经贸管类电子商务专业中的实践类课程"电子商务操作"为例,借鉴美国服务学习的组织运作程序,从建立实践课程的目的、目标,选择社区或社会机构合作伙伴,学生反思及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探索将服务学习理念融于"电子商务操作"课程中,更好的满足企业、社会、学校及学生个人发展的多方需求。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最新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和课程目标部分有这样两段话:"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能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物理问题,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现在下面我从"读、听,做,练,心态,情绪"几个方面和同学们谈谈高一物理有效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依据现代课程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理论,结合物理课程改革背景、基本理念就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教师提出的挑战作了由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等四个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物理教学的"体验式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呈现出全新的教育理念、课程结构、课程模式,由原来的被动学习(接受一理解一巩固一解题)转变为主动学习(参与-体验一内化-外延).如果我们沿用旧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去工作,势必无法完成实施新课程方案的任务.新一轮课程改革绝不是换一套教科书,也不是一个新方案的认证,而是一场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体验学习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中国古训中就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之说. "体验式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从已有的实际操作经验出发,亲自经历实际问题的操作、解释与应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获得学习方法.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不同的知识经验,发展学生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现代课程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理论,结合物理课程改革背景、基本理念就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教师提出的挑战作了由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等四个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得发展的重要场所,打破课堂教学单极、被动、沉闷的局面,使学生在课堂中能自主愉悦地学习,变课堂为学生探究的乐园,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本文从教学新理念出发,阐述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现代课程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理论,结合物理课程改革背景、基本理念就物理教师所需的新的技能——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三个方面作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获得结论的过程.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理念之一是"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并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93):115-116
初中化学学习对于后继化学课程学习来说极其关键。笔者先从缺少初中化学学习入手,分析会产生的问题。继而从引导学生螺旋式进阶学习、强化学生学习内驱力、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绿色化学"理念三方面论述初中化学学习对于后继化学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最后论述了初中化学学习对后继化学课程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支持性,得出初中化学学习对后继化学课程学习具有支持性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中小学教师教育中,将服务学习融入到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是经常采用的服务学习方式。服务学习已经融入到"数学方法"、"科学方法"、"社会研究方法"、"阅读方法"、"小学写作教学方法"、"中学教育方法"、"普通课堂中障碍学生的教法"等课程。我国需借鉴美国关于服务学习的先进经验:引入服务学习理念,探索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中的服务学习,重视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中的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2.
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8年,美国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对微课程(Micro-lecture)理念作了系统阐释,很快在实践层面就出现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成为热点。然而,目前关于微课程的研究大多仍在阐释其理念与应用前景,故需要对实践中的微课程模式进行深入的审视与总结,以期为微课程理念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寻求启示。本文首先对微课程缘起进行梳理,指出微课程与微型学习(Micro-learning)、微型课程(Micro-lesson)等"微"概念有所区别,但又遵循相同的教育思想;然后采用内容分析法,融合网络课程评价标准与微课程理念作为新的分析框架,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微课程网络学习资源(可汗学院、TEDEd、佛山微课)的设计进行比较,寻求微课程理念的共性与特性;最后融会三者优势,建构能有效促进学习的微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13.
雷可培 《考试周刊》2009,(7):168-169
本文作者根据现代“发现学习”教学理论推崇的理念,采用“研究性学习”这一“有效教学”的策略,在第二课堂创设情景,适时激发、启示、引导并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现象,实现了中职物理的“有效教学”,提高了物理课程效益。  相似文献   

14.
刘俊霞 《考试周刊》2013,(19):139-139
<正>《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从实际的教育教学入手,对学生采取积极有效的学习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步探讨学习指导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素质教育对学生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学会审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要求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课程教学的要求是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也是理念与操作的整合。物理新课程教育改革不能等待,促进物理的高效学习刻不容缓,故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新审视、明确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教学理念及要求。教师只有改变教学观念,加强师生合作,改进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对物理科的高效学习。  相似文献   

16.
服务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教学体系,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让学生在服务中积极、自主学习并掌握专业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本文在分析服务学习理念的基础上,结合目前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探讨如何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服务学习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熊文元 《教师》2008,(4):84-85
新课题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注重学生的发展。要求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课程改革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为谁开发:追求"学生获得"校本课程开发的产品并不是别的什么课程,恰恰应该是"学生的课程",是追求学生获得的校本课程,应当源于学生、通过学校,为了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校本课程",实质上就是"学本课程"。这种课程,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发展为依归,关注学生学习利益的实现。因此,走向学本课程,应是未来校本课程开发的趋势。学本课程,放弃一切功利主义追求,基于学生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新的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课程的改革提出了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的课程理念,体现在课堂上就是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为主的学习转变为"探究式"为主的学习.在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只要对教材进行挖掘、发散、加工、改进,就会得到一些综合性强、符合创新精神的新命题,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全面提高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在新教材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首先要求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思想观念"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勇于探索"发挥出新教材的优势.一,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这次课程改革"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形式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因此"在新教材教学中"我们要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