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以“短文两篇”为篇目的课文,如人教版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就有8篇《短文两篇》,还有“两章”、“两则”、“两首”之类的课文22篇,合计占教材总篇数的近18%。要利用好教材实现有效教学,使学生取得进步和发展,对教材中这个重要“群体”就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法和学法上进行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2.
简言之,就是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或者是一节课中上几篇课文。很明显,这种教学模式如果运用得当,无疑能够带来教学的高效率——仅“一次多篇”就足以说明问题。 一次多篇教学模式,首先是一种教材处理的问题,其次才是教学艺术的问题。从教材处理来看,有“自然式处理”与“跨越式处理”两种角度。 所谓自然式处理,就是依据教材的编排,自然而然地进行一次多篇教学。拿初中语文教材来说,短文两篇、诗词五首小小说三篇之类的课文,有近30篇,约占全套教材的 1/8,它们是两篇或三篇或五首成为一课,有些还是自读课文,要求一课时上完…  相似文献   

3.
本组教材包括两首描写景物的古诗,一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一篇“读写例话”和一个“积累运用”。本组教材的两首古诗《江畔独步寻花》、《菊花》浅近平白,流畅明白;三篇课文《爬天都峰》、《动手做做看》、《一次成功的实验》都是写小朋友生活的课文,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帮助读懂。根据本组教材的特点和重点训练项目“多读多想,读通课文”,本组教材的教学应重点指导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多读读,多想想,以读感知,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以读悟理,养成边读…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的四篇文学作品,两篇精读课文——《白鹅》和《猫》,两篇略读课文——《白公鹅》和《母鸡》,一则语文园地。前两篇《白鹅》《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猫》和《母鸡》,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编排概况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其中保留现行教材24篇,新增选了8篇内容新颖、时代感强的课文。32篇课文中包括看图学文4篇、讲读课文20篇、阅读课文8篇。为了加强语文基本功训练的计划性,克服中年级读写训练的盲目性,义务教育教材从本册开始安排读写训练重点。本册共安排了6个读写训练重点项目,它们是“怎样理解词语”“用词要准确”“读懂每句话”“把句子写通顺”“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本册教材对现行教材课文类型做了一些调整。教科书中不再编排独立阅读课文,现行教中的独立阅读  相似文献   

6.
云海 《云南教育》2001,(14):14-15
理解和掌握教材 ,一方面是从整体上把握全套、全册教材的结构、编者思路 ,一方面是认真吃透和掌握单篇教材。这里特别强调教材和课文的区别。课文指选入教材的一篇篇文章 ,教材不仅包含课文 ,还包含着为理解课文或指导学习课文的插图、编者所设计的“思考·练习”等。如第二册第三课《泉水·小溪》这篇教材 ,从教材来说就包含“课文、插图、韵文后面的词语、‘思考·练习’、生字条”五部分 ,“课文”只指那篇韵文。再如第六册第九课《飞机遇险的时候》 ,这篇教材就包含着四个部分 :课文、插图、生字条、“思考·练习”。课文是教材的主体 ,…  相似文献   

7.
一次多篇,简言之,就是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或者是一节课中上几篇课文,它的设计目的,一是让教学更好地顺应教材,一是进行高效率的阅读教学。一般地讲,这种教学模式不追求“比同求异”,而是根据教材编排自然地处理课文,讲究课文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取舍,如初中语文教材中,短文两篇、诗词五首、小小说三篇之类的课文,有近30篇,约占全本教材的1/8,它们是两篇或三篇或五首成为一课,有些还是自读课文,要求一课时上完,这就为自然地处理一次多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那么,这些组合的联系性表现在哪里呢? 1.一篇为另一篇的材料。如初四册的《读后感两  相似文献   

8.
一、让课文撞击课文教学单篇课文时,利用撞击效应就是有意把同一册教材或不同册教材中的某一篇甚至几篇同该课文结合起来,就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分析、比较、辨识,从而得出更深、更全面的认识。例如,我在教高一课文《石钟山记》时,就注意把该篇同本册教材的另一篇课文《游褒禅山记》结合在一起“撞击”。两篇课文,虽然同属于游记,但是它们在  相似文献   

9.
一、本单元教材处理方案: 初中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共有五篇课文。其中有讲读课文两篇:《白毛女》、《龙须沟》;有课内自读课文一篇:《陈毅市长》;有课外自读课文两篇:《林则徐》和《高山下的花环》。五篇课文之后安排了“单元知识”《谈谈戏剧》。本单元为戏剧单元。  相似文献   

10.
六年制第九 册共有24 篇课文。看图 学文2篇,讲 读课文16篇, 阅读课文6 篇:《卢沟桥的 狮子》、《鱼游 到了纸上》、 《黄河是怎样 变化的》、《高粱情》、《圆明园的毁灭》。教材按组编排,共编为7组。教材编排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以篇的训练为重点,继续编排读写训练项目。 在低中年级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开始进行篇的训练。围绕篇的训练,本册教材安排了6个读写训练项目:“怎样读懂一篇课文”、“注意积累材料”、“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抓住事物的特点写”、“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马丽梅,郭定梅,吴留香第一组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由两篇看图学文(《“绿色的办公室”》、《三味书屋》)、一篇讲读课文(《珍贵的教科书》)、一篇阅读课文(《爸爸和书》)以及一个基础训练组成。从这些课文中学...  相似文献   

12.
七、一课多篇一课多篇 ,也称一次多篇、多文联教 ,有时也称比读、联读。简言之 ,就是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教学几篇课文 ,或者是在一节课中教学几篇课文。一课多篇是一种教学设计的思路 ,也是一种教材处理的方式。它的设计目的 ,一是让教学更好地顺应教材 ,二是进行高效率的阅读教学。一课多篇教材处理的实质 ,是在分析某几篇课文组合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之上 ,提出对它们进行教学的最佳角度 ,为顺利地实施教学迈开有指导的第一步。一课多篇式的教学是被教材“法定”了的教学 ,从初中语文教材来看 ,每一册中都有“短文两篇”“诗词五首”之类的编…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简析 1.教材编排特点。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教材“专题式”整合内容,每单元均以“导语”点明专题,并由一篇识字课文、4篇或5篇主体课文和语文园地组成。 2.本单元具体分析。以“家庭生活”为主题,安排了《识字2》和《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四篇主体课文以及“语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 就课文阅读来说,两篇精读课文《鲸》、《新型玻璃》和两篇略读课文《松鼠》、《假如没有灰尘》交叉编排。这样,先精读一篇,然后按照前面所学的阅读方法再略读一篇。外在地看,这是阅读学习方式的变化,使阅读教学课堂呈现出“不断变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教材的简要说明一、教材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本册教材由六个单元组成,后附生字表,要求会认的字共264个,会写的字301个。每个单元围绕一个文化主题,由五篇课文、一个阅读链接和一个综合学习组成。五篇课文按精读(两篇)——略读(一篇)——精读(两篇)的顺序排列。其后是由简短文字与图片、绘画组成的阅读链接。综合学习由“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口语交际”“、我的小笔头”这样四个基本形式组成,有的单元穿插安排了“漫步书林”或“我的好方法”这样的栏目。本册教材以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与整套教材的编排体系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内容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本册修订教材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更新。新增加了12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课文。减少了课文类型,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教材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4篇课文,前有“导读”,后有“积累·运用”。精读课文前设“预习”,后设“思考·练习”。略读课文前设“阅读提示”。两个重点训练项目,分别安排在第二组和第五组。由“导读”到“积累·运用”,体现了“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达成总目标”的训练过程。二、教学目标1.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一、为什么要教这篇课文? 我们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教着一篇篇课文,尽管我们也都知道是在“用教材教”,不是在“教教材”,但我们是否思考过,为什么偏偏要教这篇课文?不难预料,可能的回答会有以下几种:①教材这么安排的,②教师本人喜欢或擅长教这种类型的课文,③教研活动组织方指定的。  相似文献   

18.
第九组教材由两篇讲读课文,两篇阅读课文和基础训练组成。训练重点是“叙事要主次分明,突出重点”。这组课文内容生动,寓意深刻,教学时,应着重引导学生分清各篇课文的层次结构,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讲读课文《惊弓之鸟》是一则逻辑性很强的成语故事。作者抓住“惊弓”和“落鸟”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比较深刻的唯物辨证观点。  相似文献   

19.
程军 《山东教育》2011,(10):29-30
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搌兴中华”为专题,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展现的是中华民族在中国近代史上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安排在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这一单元围绕“成长的故事”专题,还安排了导语、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同地。教材对于本次“综合性学习”是这样安排的:先在“单元导语”中明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意义,接着在第一篇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后作具体的布置:“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并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别人成长的故事……然后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最后,教材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交流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