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彩珠 《新作文》2004,(6):45-46
从2003年高考的考生作的体裁看.大部分的考生写的是议论,从而暴露中学生写议论的种种弊端:有的考生想写议论,最后写出来的是四不像作;除此以外,最多的也是最集中的问题是思维不严谨,思想缺乏深度,泛泛而谈,犹如一潭死水,掀不起一点波澜,读之索然无味。  相似文献   

2.
请以“承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要求:1.写记叙类文章要主题明确,素材鲜活,描写生动;写议论类文章要观点明确,材料典型,分析合理。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好的命题能够给考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能够让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层面立意,但好的立意必须具体、明确。  相似文献   

3.
一些初学写议论文的同学,由于没有掌握议论说理的方法,常常写不好议论文。其实,议论能力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同写其他体裁的文章一样,只要掌握了方法,写好议论文是不难的。先请大家阅读一篇“例文”。  相似文献   

4.
话题即谈话的中心。话题作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试题所提供的话题情景和内容范围。写一篇或记叙、或议论、或说明性的作。这类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展示学生的写作个性。2000年全国统一试卷的作题“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5.
2000年高考作文题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材料,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题,写一篇作文,并且“文体不限”。一看到这个作文题,笔者脑中就闪过这样一个疑问:今年高考作文能否写诗?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篇典型的缘事生理的议论,其亮色主要闪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选例鲜活。章并未去写同学们习见习闻的生活琐事,而是叙述了茫茫原野上一场惊心动魄的“鹰狼斗”,写得惊世骇俗,扣人心弦。这就使章在开篇就产生了强劲的视觉冲击波,撩拨起读强烈的阅读冲动。  相似文献   

7.
戴友夫 《现代教育》2004,(10):38-39
2003年下半年高教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作文的题目和要求是:“以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宇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分值为30分。这与以往的作文题目和要求相比较,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题目单一。以往的作文,要么是在试卷上给定一个判断句或词组的题目,让考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一篇“标题作文“,要么是在试卷上提供一个或数个材料,让考生根据所提供材料的性质和范围,自己拟定一个标题,确定主题写一篇“给材料作文”;或者是在试卷上既提供了一定的材料,又给定了题目的“标题与给材料相结合的作文”。而2003年的作文题虽  相似文献   

8.
今年高考作文是要考生根据所给材料写一篇广播稿。既然是这样的广播稿,就具有新闻性,但它毕竟是一篇给校广播室写的反映事件和同学们的各种看法的广播稿,所以又不必拘泥于新闻报道这种文体的格式,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新闻的写法,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否则决难考出高水平。另外,这篇广播稿要有事件和各种看法的记叙。其中,写“各种看法”就应该有观点,有支撑观点的理由,这就有议论的性质,由此看来,这篇广播稿实际上是熔记叙、议论两种文体为一炉,以记叙为主的一篇文章。这就突破了前几年高考要么出一种文体写一文题,要么出一题而写一大一小两种文  相似文献   

9.
在2000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变化最大的就是写作部分。它提出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层次。“发展等级”的提出,突出了对考生语文素质.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高考作文改革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使一部分优秀作文脱颖而出,有效地拉开作文的档次。“发展等级”的提出,给中学作文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从目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  相似文献   

10.
就目前中学生的写作状况而言,我们很难说是不是有种舍近求远、避实就虚的倾向。许多学生写作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不管什么话题,开头先堆上一些乱七八糟的排比句,中间列出几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例子,结尾稍加议论,一篇作便大功告成。平时作这样写,高考作也这样写,甚至一些优秀的高考作也是按这种模式炮制出来的。这种状况如不改变,写作教学将会陷入难以自拔的泥潭。那么,试试“校本写作”如何呢?  相似文献   

11.
《西江教育论丛》2005,(3):58-59
“书面表达”是历年高考英语的重头戏之一,它旨在测试考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考查其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掌握的写作技能进行书面语言交际的灵活和熟练程度。“书面表达”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写一篇100字左右的书面材料,近几年的NMET(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全国英语高考)书面表达命题路子坚持与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保持一致,以体现“写是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学习》2004,(11):26-27
2000年以来,高考作就一直沿用“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条标准,明显地提高了高考作评分的区分度。“创新”就是“发展等级”四个要求中的一个,是评价考生思维和表达方面的重要标准,旨在张扬学生的个性。而中考作也在逐步过渡,已有部分省市的中考作设置了以上两条评分标准,大部分省市的作评分标准也都积极鼓励富有创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夹叙夹议”既是一种写作方法,又是写作的一项基本技能,掌握了这种技能,对写好各类散和议论有着重要意义。纵观近年来的高考作,许多得高分的考生,大都善于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在作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让学生多写一些“夹叙夹议”的语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种语段写作训练可分两步进行。  相似文献   

14.
置身2014高考考场,考生们都希望将议论文提升到非常高的品位。高考冲刺时,应该如何应对议论文写作遇到的问题呢?一、精心经营鲜亮的中心论点考场上,考生写议论文是简便快捷的应对措施,写议论文的考生要占到一半以上。阅卷中,读议论文也有一种简捷、轻松的快感。一篇论点明确、结构明晰、材料丰富的议论文,阅卷老师常不吝惜分数。  相似文献   

15.
从2000年开始,高考作文的评分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发展等级”虽然所占比例较小,但从2002年评卷结果看,此项拿到平均分值的考生仅占了11%。所以强化发展等级的训练,成了今年高考作文教学的重点。笔者对近两年百余篇高分卷进行了分析,发现发展等级得高分的最关键之处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令所有人大吃一惊,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石头,一时间众说纷纭。第一场考下来,不少考生哭了。考生之间在相互议论:“作文题太难了。”“太怪了,不知道怎么写。”“没想到。”“我都不知道自己写了些什么,脑子里一片空白。”……事实证明,高考成绩出来后,一些模拟考试成绩不错的考生就输在了语文上,准确地讲是输在了作文上。  相似文献   

17.
这两年全国及各地高考作文大部分是话题作文,并且大部分是“文体不限”或“自选文体”,只有湖南省的作文要求是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这对于平日写惯了“淡化文体概念”的考生来说是一大难事,很多考生写记叙文不是记叙,写议论文不是议论,写的只是以某物作为线索串起几个片断来抒发情感的片断散文。因此有些考生语文高考失误。  相似文献   

18.
曾庆培 《新作文》2004,(5):16-17
话题作写作时并非不要体.必须转换成具体的体(记叙、议论、记叙性散、议论性散等)。这已是众所周知的道理。邻近高考,再回头系统训练已不现实。据笔了解,写作基础较差的考生普遍感到写成规范性议论容易入手.因为它“有规可寻”。可由于平时疏于积累.以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教材本身就有取之不尽的材料: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事迹……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这些材料。  相似文献   

19.
英语写作是高考英语测试中的重头戏,又是广大考生相对薄弱和棘手的问题。试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和要求写一篇书面材料,但并非要求考生按照“提示”逐句翻译,而是要求考生在充分领会提示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成一篇内容充实、句子连贯、用词贴切的作文。笔者认为写好高考英语作文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考话题作体要求比较开放,2001年高考作要求由原来的“体不限”改为“体自选”,意思是由考生任选一种体写,这表明高考话题作对体是有要求的,只不过不限定某一种,让考生自己选择而已。与之相应的是在作评分标准的“基础等级中”规定了“符合体要求”的项目,并且在《说明》中说明:“符合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体的要求。”这就要求考生选定了一种体,就要“写什么,是什么”,至少要“写什么像什么”。不能随心所欲,任意而为,写成非此非彼的“四不像”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