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在马克思的全部经济理论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列宁说过,“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只有揭露剩余价值的秘密,发现剩余价值规律,才能了解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其产生、发展和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规律。《资本和剩余价值》这个讲题,就是要学习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我们讲好这个讲题,对学生学好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其它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对公式“A=A”的批评被一些学者作为贬低形式逻辑同一律的主要理论根据,这是对黑格尔学说的误解和歪曲。黑格尔彻底否定的是作为形而上学世界观的同一律,而不是作为思维基本规律的同一律;他对公式“A=A”的嘲讽中包含了他对这个公式的误解;黑格尔在《逻辑学》和《小逻辑》中并没有全盘否定形式逻辑同一律,而是对形式逻辑及同一律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说明他的写作《史记》的意图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确,司马迁的“天人之际”学说,是他的历史哲学的核心,是他的政治见解的理论基础。司马迁的写作《史记》,不仅是记载史实,而是通过史实表现了他对人对事的“论次”精神。所谓“论次”这里就有他的历史哲学和政治见解。那么什么是司马迁的“天人之际”学说的具体内容呢?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历史的悖论--洛克的自然状态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克的《政府论》,既是对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阐述与总结,也是对其自由主义思想的系统申张。其中“自然状态”学说以及以“自然法”为内容设计出来的政治形式与社会构成,对于近代西方的政治学说和政治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洛克的“自然状态”学说由于过分地强调一种永恒的自然法的形式对规定个人权利不可侵犯的意义,因而表现在对“义务”、“社会自由”以及对“国家在促进自由发展中积极作用”的忽视等诸方面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从而也就形成了他思想中的历史与非历史的悖论:这就是自由的历史性与他对“自由”理解的非历史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甘地的非暴力抵抗运动在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史上有重要地位,在世界现代民族解放运动史上也颇具特色和有较大影响。正如他的非暴力学说的独特性一样,作为这个学说的实践,也同样具有独特性。在甘地的政治生涯中,理论和实践虽不免有矛盾之处,但这二者的结合和连贯性却是十分明显的。甘地把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概括为“坚持真理”。他把自己的《自传》称  相似文献   

6.
周作人是“五四”时期颇有影响的新文学理论家。他在倡导“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等理论主张、译介外国文学,评论作家作品,以及从事新诗和小品散文创作的同时,也向新文坛评介了大量耶稣、基督和《圣书》(即《圣经》,《新旧约全书》),以及基督教的博爱、人道、平等、同情等宗教意识。这些同他接受的西欧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学说、近代民主主义思想一起,形成他“五四”时期文学观念的基本思想材料。研究他接受基督教影响的方式和思想特点,不仅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他当时多方面的文学活动,而且对了解基督教与五四文学的关系也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新作文》2006,(3)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毛泽东曾称赞他是“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之一。他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等著作,将西方“进化论”与进步的社会科学学说系统地介绍到中国,产生过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先秦诸子百家,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儒家。“儒”是什么意思?人们为什么要把“孔子及其《论语》的思想体系”称之为“儒家学说”?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既要从分析“儒”字的原始意义入手,又要看一看孔子及其《论语》思想体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马克思天才地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同法国一般革命学说相连的法国社会主义”,“这些观点总起来就构成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马克思将这个理论纲领放在各国革命斗争中经受实践的检验,并在仔细考察斗争的现状中,不断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他对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运动的卓越领袖H·Г·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的革命活动曾给予过极大的关注、支持与同情,并在对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分析研究中,总结出带规律性的原理,这对于指导俄国的革命,为后来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鬼谷子》对纵横学说的理论构建,主要是引入老子的“道”论及其概念、范畴,使得纵横学说理论化、系统化。其具体做法是:把游说之术纳入“道”,寻找纵横学说的理论依托;把道家“阴阳气化论”引入游说领域,解决游说理论的产生过程;利用老子“崇阴尚柔”的思想揭示谋略的本质;对老子“自然无为”思想的袭用,设计纵横学说的总原则;利用道家的辩证观念,总结纵横之术的方法。从《鬼谷子》对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的袭用与改造来看,《鬼谷子》的成书不可能晚于战国后期。  相似文献   

11.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曾经指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即将崩溃的问题,去考察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发展问题。”列宁在这里所讲的“发展论”,不是别的,正是唯物辩证法,正是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对立统一规律。列宁还指出,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是由深刻的哲学世界观和丰富的历史知识阐明的  相似文献   

12.
“形而上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meta ta Physika”,意思是“物理学之后”。公元前六十至五十年间安德罗尼库编辑出版亚里士多德文集时,把探讨哲学基本原理的著作放在该文集《物理学》之后,故被取名为“物理学之后”。后来,亚里士多德成了欧洲中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权威,经院哲学家竭力歪曲他的学说来为天主教会提供理论根据。“僧侣主义抓住了亚里士多德学说中僵死的东西,而不是活生生的东西。”在当时,“物理学之后”是专指论证超经验的灵魂不死、神的存在等的学说。  相似文献   

13.
王安石推崇《孟子》,在他早年所作的《易解》中也多有表露。其中他对“权”、“时”、“才”、“心”等的有关论述直接继承孟子思想而有所发展。王安石这种思想又与他在政治上主张改革相一致,是他后来进行改革的思想理论基础。在易学上,王安石以孟子思想解《易》是学术新发展,对程颐以注《易》来阐述理学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我国幼儿师范学校所使用的《幼儿教育学》教材,曾多处提到和介绍了几十年来对早期教育实践产生着重大影响的两种学说:早期智力发展优势论和关键期论。无疑,这些学说本身,对早期教育理论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但作为一种理论学说,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渐走向完善的。在从事具体教学和科研过程中,我们觉得对幼儿教育理论的有关问题需要再思考和再认识。 早期智力发展优势论是美国教育家本杰明·斯·布鲁姆提出来的。《幼儿教育学》一书介绍,布鲁姆对近千人进行了从婴幼儿期一直跟踪观察到成年的“追踪研究”,他通过分析实例,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假设,即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期。他指出:如果把17岁时所达到的普通智力水平看作100%,那么,从出生到4岁就获得50%的智力,从4至8岁又能获得20%的智力,而余下20%  相似文献   

15.
张竹坡时《金瓶梅》的评点,把古典小说美学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他继承并发展了汉代“发愤著书”的学说,认为《金瓶梅》是一部泄愤之作。从创作的原动力是渊源于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强烈感受“喷”,这种感受化为不得不发的激情“泄”,到如何“泄”,即艺术表达方式要用“史公文字”,批判整个社会黑暗与人伦道德。他深刻总结了市井小说的创作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小说美学观。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文学快满三十年了,三十年来的散文创作和理论一直处在纠缠不清中。八十年代的主声调是破除肖云儒的“形散神不散”说。肖云儒1961年提出这个学说的时候,还是中国人民大学三年级的在校学生,但这个学说对中国散文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理论奠基的作用。到了八十年代,中国文化界是“破”疯了的时代,是西方文化横扫大陆的时代,是喇叭裤和哈蟆镜饥不择食的时代,已入中年的肖云儒遭遇炮轰就在所难免了。因为“破”的一方认为他这个理论是60年代歌颂性散文写作的一个标志性词语,杨朔、刘白羽的创作就是这个理论的最好注释,这是散文写作旧秩序的反映,也是束缚新时期散文写作的框框。  相似文献   

17.
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十七世纪英国卓越的思想家,是继培根之后,英国又一唯物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无神论思想和否认君权神授的社会政治理论,对西欧各国进步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霍布斯一生著书较多.主要有:《利维坦》、《论物体》、《论人性》、《贝希莫特》、自传及一些荷马作品的翻译.社会政治问题,是霍布斯著作的中心问题.尤其是《利维坦》一书全面表述了他的社会政治、伦理思想以及教会和国家、神学和哲学之间关系的见解.综观霍布斯的全部理论,国家起源学说和“社会契约论”是其理论核心.这一理论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是十九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历史学派的先驱人物。他反对古典经济学,提出了独创的“国民经济学”和“生产力理论”,首创了保护贸易学说。他的经济思想不仅对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而且在他的理论中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看法,对我们今天还有现实的参考意义。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李斯特的研究不够重视。本文将对他的经济思想作一比较全面的介绍,并作一些评论。《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是李斯特的代表著作(1841年出版),他的经济思想集中反映在这部著作中。在这部著作中,他明确表示反对“流行学派”的理论.他说的“流行学派”就是指斯密,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及其信从者。李斯特说:“流行学派的理论体系存在着三个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学说是我国现代最重要的教育学说。近来在学习和研究这一学说中,笔者渐渐发现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学说的基本观点与现代世界所推行的“终身教育”理论有着明显的一致性。法国教育家即格郎的《终身教育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七十年代组织撰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等著作,均提出了“终身教育”观点。它们认为当今教育世界面临着~系列问题,当代学校教育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面临挑战,要解决这一问题,最终是要社会对人实行“终身教育”,使社会成为一种…  相似文献   

20.
金圣叹在他那有名的《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序一》(文中引金氏语未注出处者均见此书)中,提出小说创作有三个境界的理论。拙见以为,这是金圣叹文艺思想中一个主要内容,是他从事文学批评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中一个重要学说。为了便于明瞭问题的实质,有必要把这篇序文简略介绍一下。这篇序文可以说是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思想指导。(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已另文论述)他自述其评点《水浒传》的目的,是为了禁天下人作“书”,因为这些“书”与圣人之教相悖忤,于天子之治大不利,皆为“横议”。以他金圣叹一介“庶人”如何会有这么大的威力能禁普天下人的“横议”?于是他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