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台湾先智出版社最近推出《读三国领悟人生》、《读红楼洞达处世》、《读水浒掌握方法》、《读西游善待挫折》等四本新书,都以明快的说书节奏,爬梳故事肌理,总结中国古人别具一格的实用智慧。书籍编排方式,可以散读,也可以深读。  相似文献   

2.
传媒观察     
《壹读》杂志专注于数字化生存从今年2月开始,《壹读》停止纸质印刷版发行。除了杂志之外,《壹读》的视频、微博、微信等将会继续数字化生存。《壹读》是壹读传媒旗下的一本新闻生活类杂志,于2012年8月6日创刊,由《看天下》杂志前执行主编、《南方周末》前高级编辑林楚方担任传媒出品人兼主编,最初是双周刊,2014年9月转为单月刊,截至目前已发行50余期。《壹读》以其轻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记者韩阳通讯员张玲)2006年兴起的读史热到目前仍为没有呈现消退的迹象,读清史热、读明史热还在继续,读《论语》、读《庄子》又红红火火地进行着。2007年,随着中央电视台82集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的  相似文献   

4.
王海群 《青年记者》2005,(10):44-45
8月15日、16日,《读新报》连续在头版刊发了致读的信:“为做大做强《读新报》,我报社拟剥离经营部分组成传媒公司。在资本运作期间,我报从即日起休刊。从8月22日起至8月28日止,《读新报》的整订用户,可凭订报收据改订《生活报》、《老年报》或《家庭保健报》,如不希望改订,可凭订报收据到《读新报》社退取从休刊之日起到年底的订报费。在邮局订报的用户凭收据到邮局退取订报费。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很喜欢读《红楼梦》,自己反复读。也劝人反复读。他多次谈过应该怎样读《红楼梦》,笔者之一有机会听过一回。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2007年在全民读《论语》的一片热潮中,李零悄悄地推出了他读《论语》的著作:《丧家狗—我读论语》。此书一出便引起轩然大波。2008年,李零与三联书店合作,出版了"我们的经典"之《去圣乃得真孔子——<论语>纵横读》。据悉,李零为了写这本书,重走了孔子路,跑到山东、河南,实地考察了  相似文献   

7.
《传媒观察》2015,(3):64
《壹读》杂志近期宣布停止纸质印刷版发行。此举再次引发业界对纸媒前景的关注。《壹读》是壹读传媒旗下的一本新闻生活类杂志,于2012年8月6日创刊,截至目前已发行50余期。《壹读》以其轻松、幽默、趣味的风格颇得很多年轻人喜欢,在新媒体的种种开拓性尝试也为诸多媒体效仿,曾被誉为"当下最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杂志"。《壹读》方面表示,纸质杂志的大规模发行消耗了太多的精力,未来将会把这些精力用在更有效率的互联网产品上。除了杂志之外,《壹读》  相似文献   

8.
读书从儿时开始 我没有高学历,初中没毕业,至今还只有一个自学考试的大专文凭。但是我很爱读书。我读小学时,就读完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只有《红楼梦》读不起兴趣。什么《说唐传》、《说岳传》、《封神演义》读了若干遍,如今我对唐朝十八条好汉从李元霸一直到单雄信还可以不排错位讲下来。  相似文献   

9.
我爱读《红楼梦》。《红楼梦》是一本最经得住读,经得住分析,经得住折腾的书。《红楼梦》是经验的结晶。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无所不备。《红楼梦》就是人生。《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读一部《红楼梦》,等于多活了一次,至少是多活了二十年。读《红楼梦》,就是与《红楼梦》的作者的一次对话,一次“经验交流”。以自己的经验去理解《红楼梦》的经验,以《红楼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参考》2008,(9):24
2007年在全民读《论语》的一片热潮中,李零悄悄地推出了他读《论语》的著作:《丧家狗——我读论语》。此书一出便引起轩然大波。2008年,李零与三联书店合作,出版了“我们的经典”之《去圣乃得真孔子——〈论语〉纵横读》。据悉,李零为了写这本书,重走了孔子路,跑到山东、河南,实地考察了孔子生活过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个性化:读报节目生存之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视读报节目已从早期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一枝独秀,发展为如今《马斌读报》、《早报早知道》、《报人读报》等中央、省、市电视台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电视与报纸一窝蜂式  相似文献   

12.
"读"是《马氏文通》中的一个重要术语,也是《文通》句读论的重要内容。关于"读"的解读,向来分歧较大。本文拟从"读"的结构和"读"的功能入手,将前辈学者对"读"的看法作一个小小的评价,以期能够更好地解读"读"的本意。  相似文献   

13.
李频 《传媒》2004,(12):32-34
《读传奇》在相当程度上揭示了《读》成功的奥秘,是一本图并茂的好书,它以创新的期刊传记体裁、详实的《读》现象解读等方面的尝试与价值而成为近年来名刊个案写作中的代表性成果。  相似文献   

14.
早就听同行们谈起军报《读之友》版,称她是广大基层官兵的良师益友。2003年暑假有幸到解放军报社学习,和《读之友》进行了零距离接触,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读之友》情系基层官兵、服务广大读的一片浓浓深情。综观该版有以下特色:  相似文献   

15.
《长沙晚报》有一个受读者追捧的名牌版面叫《城市·热读》。该版是《长沙晚报》作为机关报晚报抢占市场的一个创举,借以让晚报在零售市场与其他都市报竞争。《长沙晚报》自2004年初开办城市·热读(原名今日热读)版至今,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以发现热点、追逐热点,深入发掘  相似文献   

16.
自己的大书     
有人说读《堂吉珂德》,少年读时觉得滑稽好笑,成年读时肃然起敬,老年读时则使人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17.
三读《起点》林辰《起点》一书,是70年代末发端于安徽省的农村改革纪实。我两天读了三遍,像读了。一部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村发展史,像读了一部政治经济学教材,像上了一堂邓小平理论入门课。初读《起点》,抓心揪肺,不知是从什么地方飘出一种情绪,像块大石头堵住胞...  相似文献   

18.
和梁实秋有点相似,林语堂也是被言论史遗忘的——相对于文坛上的声名显赫,在言论史上是孤寂的. 其实,我对林语堂是有所偏爱的,早年读他的《京华烟云》,惊其才情;又读其《苏东坡传》,叹其功力;再读《中国人》(亦译为《吾国吾民》),赞其洞见.而十几年前读到他的《中国新闻舆论史》时,则服其胆识.  相似文献   

19.
致读者《企业报评读》从今年第二期起,已对河南的《平顶山矿工报》《、四川的《铁道建设报》、江苏的《扬子报》、北京的《北京汽车报》、广东的《蛇口消息报》、北京的《一团火时报》进行了评说。从反馈情况看,编辑部开办这个栏目的构想是对的,同行们是支持的,读者是喜欢的。为此,请各企业报,特别是各位特约编委抽出百忙之暇都来评报,包括对自己的报和兄弟报的互评;各企业报如欲请专家评报的请给编辑部《企业报评读》专栏寄上若干期,并附一信提出评报的要求;寄来的评读稿件,请在信封左下角写上“企业报评读”字样;各位同行时已评过的报纸,有什么意见、建议敬请指出,共同研究,以使《企业报评读》专栏办得更好。编者  相似文献   

20.
李雾 《青年记者》2006,(20):19-19
《纽约时报》目前有七名专栏时评家。三人是左派,两人是右派,还有两人中间偏左。美国人对几张大报有个笑话:读《华尔街日报》的是正在治理美国的人(指企业家和金融家);读《华盛顿邮报》的是以为自己正在治理美国的人(指政客和官员);读《纽约时报》的是认为自己应该治理美国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