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静4岁的时候,爸爸妈妈离婚了。起初,她跟妈妈过。妈妈是个残疾人,干不了什么工作,连做家务也很困难。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吧,后来石静又被送到了爸爸那儿,用爸爸的话说是“法院把你断给了我”。 爸爸的脾气很怪,高兴的时候对石静很好,要是一生气,他就对石静凶得要命。这样带了石静几个月爸爸就烦了,一个4岁的孩子,什么都干不了,什么都得别人管,石静的爸爸就把她送到了奶奶家。 可不知为什么,石静在奶奶家住了很短的时间,奶奶又把她送到了小姨家。爸爸说,孩子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她妈妈也该管一管,既然她妈妈有困难,当姨的…  相似文献   

2.
可怜的妹妹     
今天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去朱奶奶家看望小妹妹。一到朱奶奶家,就看见一个头发蓬乱、脏兮兮的小女孩坐在门边的小凳上,好奇地望着我们。只见她左脚穿了袜子,右脚上却没有袜子。原来,小妹妹没有妈妈,爸爸身体不好,  相似文献   

3.
在童年的小船中,载着许许多多让我记忆犹新的事,至今难以忘怀。记得暑假里,一个阳光明媚,晴空万里的早晨,我和爸爸妈妈准备骑车去奶奶家。当我看到妈妈从车棚里推出两辆车时,我好奇地问:“难道只有两个人回奶奶家吗?”妈妈笑着  相似文献   

4.
封面宝宝     
小姑娘孙婧怡,别看她有个特别女孩子气的小名"菁菁",可在妈妈眼里,她就是一只活蹦乱跳的小马驹,一个热爱运动并颇有豪爽之气的"假小子"!"假小子"的快乐经热爱运动。菁菁喜欢跑跑跳跳,尤其最爱蹦蹦床,高高地腾空跳起,弹起来的瞬间甭提多兴奋了。孩子都是好动的,在活动中发泄精力,释放自我,当然会开心啦!听相声。没想到吧,菁菁还是个小"钢丝"呢!她常常和妈妈一起听郭德纲的  相似文献   

5.
做客的礼仪     
星期四晚上,妈妈告诉小美: “爸爸妈妈星期六准备到一个朋友家去做客,你也一起去吧!”“爸爸、妈妈去别人家做客,我刚好可以请好朋友过来玩呀!”小美脑子里闪过这个念头,于是决定不跟爸爸妈妈出去了。小美星期五就跟好朋友菁菁和凌子约好周末到家里来玩,时间就定在星期六的下午三点。星期六的中午,小美还美美地唾了一个午觉。两点钟,她起来把自己的卧室简单收拾一下,把事先准备好的西梅、薯片、酸奶等零食摆好,等待好朋友到来。  相似文献   

6.
钥匙孩子     
立立的爸爸妈妈都是报社的记者,他们经常要出差。平时爸爸妈妈同时出差的话,立立就被寄放到奶奶家去。这个星期爸爸妈妈又要分头出差了,立立对爸爸妈妈说:“我不想住到奶奶家,我想自己管自己,反正你们三天就回来了,我就做个钥匙孩子吧。”妈妈当然放心不下,爸爸却在一边微笑着说:“可以让他试试嘛,二年级的孩子是可以独自看家了,以后我们还是要经常出差,不如现在就让他学会自己管自己。”妈妈勉强同意了。临走时,千交代、万嘱咐,怎样保管好钥匙、怎样上食堂吃饭、怎样开关煤气,遇到困难怎样打电话求助等等。立立全都用心记下…  相似文献   

7.
"哇!"正在厨房里忙活的菁菁妈听到了宝贝从客厅传来的哭声。7个月的菁菁似乎不太乐意姑姑的拥抱,直到妈妈赶来哄拍安慰,小家伙才止住了啼哭。姑姑难得来看你,怎么就这么不待见呀?才出差一个月,菁菁就已经不认识了,宝贝该是到了认生的年龄了吧。  相似文献   

8.
徐青 《家庭教育》2009,(7):66-67
上初三的晓莉是家中的宝贝,爸爸妈妈只要求她把书念好,其他的事情一概帮她包揽了。初三上半学期快期末时,妈妈因工作需要,去外地出差半个月,碰巧爸爸因为学习也去外地了。于是妈妈委托刚大学毕业的表姐来照顾她。  相似文献   

9.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在奶奶家吃过晚饭,回到家里。爸爸有事出去了。妈妈说她有点累,吩咐了我几句,就拿了块毛毯在沙发上躺下了。我开始做作业,不一会儿就顺利完成了,终于可以看电视啦!我正准备开电视机时,看到了在沙发上熟睡的妈妈——蜷  相似文献   

10.
菁菁快满两岁了,爸爸妈妈一直很注意培养儿子的独立能力。这几个月来,孩子动作能力和智力发展有了明显进步,能独立走路,开始学用勺子自己舀饭吃,会把4块积木叠起来,与人交往的能力也加强了。可是,他对爸爸妈妈的依恋之情仍很强烈,自己单独活动一会儿,就会走近大人要抱一抱,吻一吻,他才高兴地又去自己玩。傍晚以后,他更是缠着大人陪他玩;他自小就养成独睡的习惯,而现在反倒要妈妈陪他睡了。如果不依他,他会委屈,甚至哭闹。爸爸妈妈该如何正确处理独立和依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有几个五角星? 4岁多的菁菁早就会数数了。可最近,她对数数又有了特别的兴致。一天,妈妈带回来了一个圆盒子,上面有一圈漂亮的五角星。妈妈说:“数数看,这个圆盒子上有多少颗五角星?数对了就可以打开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 菁菁怎么也数不明白圆盒子上究竟有多少颗五角星,她正着数,反着数,可就是不知道在  相似文献   

12.
晏红 《母婴世界》2011,(12):86-88
菁菁的妈妈是个小学老师.平时爱跟孩子讲道理.“因为……所以……”挂嘴边.菁菁不到两岁也学会了这种句式.喜欢说“因为……所以”,也爱问为什么。但是妈妈比较忙,平时主要是奶奶照顾菁菁。  相似文献   

13.
1喜欢说笑话的爸爸郑斑竹自打懂事起就一直跟着奶奶生活。爸爸妈妈的工作都很忙,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好好照顾斑竹。每隔十天半个月,他们会到奶奶家来看她,不过永远是匆匆地来匆匆地去,好像是在完成任务。特别是爸爸,已经有  相似文献   

14.
电话串线     
作业做完了,无聊得要死。我和俞香华已经两个月没有见面了,我想打个电话给她,要她到我家来玩。可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找不到她家里的电话。突然,我想起刚才她妈妈跟我妈妈在电话里谈我们近视的问题,这不就可以再次拨过去了么?我按了回拨键:嘟——嘟——  相似文献   

15.
去哪儿过年     
“去奶奶家过年吧。”“去婆婆家过年。”饭桌上,爸爸妈妈互相争着,谁也不让。而我呢,一口口拨着米饭,用眼睛一会儿看看爸爸,一会儿瞧瞧妈妈。  相似文献   

16.
妈妈悄悄地走了。我的好妈妈,她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被无情的病魔夺去了生命。在妈妈生病住院三个多月的日子里,爸爸妈妈只许我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并且是妈妈状态好些时才可以去医院看望,而且为了不让我着急,每次我去看望时妈妈都忍着剧烈的病痛告诉我她的病会好的。妈妈得的是  相似文献   

17.
小波的奶奶家在四季花园,四季花园里有个清洁工,家里养了一条小黑狗,人们都叫它小黑儿。小黑儿出生才三个月,个头就快赶上它妈妈了。它妈妈是一条普通的老黄狗,爸爸则是一条  相似文献   

18.
小唠叨     
小宝贝,画面上有谁?她在做什么?赶快给爸爸妈妈唠叨唠叨吧! (如果宝宝未满18个月,可由妈妈唠叨,宝宝听。)  相似文献   

19.
谁都没娘亲     
李鸿儒  吕谦 《红领巾》2007,(2):52-53
在我的脑海中,最亲的人是姑姑而不是妈妈。后来,朦朦胧胧懂事了,我才知道“谁也没娘亲”。我读幼儿园大班时,爸爸妈妈忙于生意上的事不能照顾我,将我送到了奶奶家。于是,我从小便与爸爸妈妈远隔千里。  相似文献   

20.
独自坐火车     
暑假,爸爸妈妈回老家了,把我一个人留在奶奶家。没多久,妈妈打来电话,让我也到老家去。妈妈说:你自己坐火车,我们来接你。什么?你们怎么忍心……喂?喂?我还没来得及抗议,妈妈已经挂上了电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