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意于汪曾祺关于中国知识分子文化人格重建的理想,以其小说中的饮食描写为视角,论析汪曾祺如何以饮食描写界定四种知识分子文化人格:斯文扫地型、寡廉鲜耻型、曲高和寡型和张弛有致型,如何从饮食描写中展示出张弛有致型文化人格的完美,如何通过浓淡不一的饮食描写表达作家的自我和关于知识分子文化人格重建的理想,如何通过饮食描写中的语言艺术———贴靠手法———来烘托张弛有致型文化人格,以及这种文化人格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处在清末至"五.四"的历史大潮中,鲁迅清醒地看到了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他用小说,用人物形象反映当下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迷失。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多是彷徨于新旧、明暗之间,游离于两个社会、两种文化之间的多余人。在鲁迅眼中,知识分子只有构建独立自强的理想人格,启蒙并引领大众,中国才能全面立人然后自立,知识分子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知识分子小说中出现一系列人格残缺者形象,这些形象成为标示着当代知识分子兴衰历程的精神标本。当代作家在记录他们挣扎、沉沦、毁灭的精神轨迹的同时,从历史文化与现实两个层面探讨当代知识分子人格残缺者形象的成因,重新审视知识分子的人性弱点和历史文化根源,并考量其人格深度。  相似文献   

4.
赵树理小说的怨恨来源于以下诸多冲突:创作方法和创作目的的冲突,文化立场和文化人格的冲突,民本立场与官本立场的冲突,社会功利与文学审美的冲突,革命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冲突,农民立场与知识分子立场的冲突.赵树理的冲突是整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冲突,赵树理的怨恨是整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怨恨,中国现当代文化就在这种无尽的冲突与怨恨中呼啸前进.  相似文献   

5.
阎真小说塑造了一群在市场社会里与世沉浮的世俗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抛弃传统精英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降低人格精神,退守个人生活世界,追求物质,追逐权力,放纵欲望。作家以同情的态度,描绘了他们价值立场主动后撤的必然性,揭示了他们精神境界自动沉沦的过程。知识分子的世俗化凸现了时代的精神焦虑,表达了作家对知识分子的现代性文化反思。阎真小说为新世纪中国文学画廊增添了新的世俗知识分子群像。  相似文献   

6.
当代作家阎真的官场小说《沧浪之水》塑造了一群以主人公池大为为代表的平凡而真实的人物形象,突破了现今官场小说的二元对立的人物结构模式.在小说中,作者揭示了一个正直清高的传统知识分子如何被腐蚀被异化以致最终走向人格的蜕变和精神的堕落.小说指涉了当代知识分子价值选择的问题,探讨了主人公精神悲剧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7.
受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制度、科学制度、儒家思想的影响,传统知识分子在人格结构上表现出依附性与参与性的特征,与西方知识分子的自由性、独立性的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面对现代化的冲击,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失去了精神上努力的方向。在中国行将步入21世纪的重要时刻,中国知识分子应承担起自身的文化使命与社会使命。而要建立起包含终极关怀的文化体系与社会批判体系,必须首先建立起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历史迷失的反思,则是现代知识分子独立人格构建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知识分子受传统文化的潜在影响比其他阶层的人更深刻。中国旧知识分子深受儒学正统、家本位、重和谐怕冲突等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在部分知识分子心理上的积淀就形成其病态人格。现代文学中涉及探讨知识分子人格的重要作品,艺术地展示了这种病态的成因,表现了作家对知识分子劣根性的揭露、对旧传统文化的批判、为重构新文化开拓道路。把握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对我们解读探讨知识分子题材的作品,实现传统知识分子人格向现代转化,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储福金的小说《黑白》,题材独特,是写围棋文化的首部长篇小说。小说把棋事、家事、国事纠结在一起,借助围棋表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由此孕育出的文化人格。通过对陶羊子等棋人命运的述说,再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人物形象内涵丰富,语言极具地域文化特色,并将象征手法同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小说具有了浓厚而独特的文化意味和哲理色彩。  相似文献   

10.
方方早期的小说格调明快,展现了青年人伴随着时代车轮运行的心路历程.自<风景>始,方方就将目光转向了城市平民,描写了世俗的丑恶和人性的扭曲,同时将笔触伸入到知识分子阶层,集中思考知识分子的命运和人格,剖析了商品经济大潮下知识分子的尴尬心态和边缘位置.进入21世纪,方方又将艺术的视角转向了社会弱势群体--农村女性,对她们的生存状态及命运进行了书写.  相似文献   

11.
明代白话通俗小说中,有部分以文人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的小说,这些小说对明代城市商业语境下的知识分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格缺陷、性格弱点等方面进行了批评,表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知识分子性格方面的另一个侧面,同时也展现了市民阶层知识分子在面对现实和理想时的无奈和焦虑。  相似文献   

12.
新历史主义小说对知识分子的描绘,总是在浓重的传统文化背景中凸现他们的精神孤独状态,或揭示他们在特定文化语境中人格理想与生活世界的错位。农民形象在小说中往往被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来运作,使农民的幽暗人性、灾难命运与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表现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压制,则神入到受害者的内心世界,从她们畸形抗争的行为方式中映射其主体意识和自然和性的失落。  相似文献   

13.
陈静 《文教资料》2014,(23):32-33,50
古老的阿拉伯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代表,而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武器的美国及欧洲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代表。近现代以来,处于不断接触中的东西方文化成为阿拉伯现当代文学的重要话题,其中最早涉及这一问题的长篇小说是陶菲格·哈基姆的小说《东来的鸟》。通过对小说主要情节和人物的分析,可以看出陶菲格·哈基姆作为最先接触西方文化的知识分子之一,在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徘徊和困惑。这种困惑也是早期接触西方文化阿拉伯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  相似文献   

14.
方方是中国当代文坛上著名的小说作家,她被论者归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已是定论,同时,方方小说中蕴含着深厚丰富的文化意蕴。在其市民题材经典作品《风景》中,显现出棚户区生存环境所反映出的棚户区文化特征:痞性文化;在其知识分子题材作品《祖父在父亲心中》、《乌泥湖年谱》等中,折射时代环境对知识分子的文化投影;在其爱情婚姻题材作品《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奔跑的火光》中,展示出当代商业时代都市和乡村女性所处文化语境下的生存环境。初步探讨方方题材各异的小说中的文化意蕴,以便深入认识其小说在当代中国文坛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位成长于中原大地上的优秀作家,周大新的小说创作体现出浓厚的儒家文化精神。在创作中他不仅自觉担负起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使命,而且还塑造了一系列能体现儒家人格理想的人物形象;在小说中他还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文精神,体现出儒家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另外,他的小说对家族文化的全面展现和深刻反思也极富儒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刘震云的小说勾勒出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精神滑坡、人格退化的发展趋势,表现了当代知识分子面对世俗压力从抗拒、挣扎到屈从、沉沦的姿态变化,从而揭示出他们身上传统人格理想的消隐与消解,对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精神人格重建发出深切的呼唤.  相似文献   

17.
资讯·声音     
“十八岁现象”引人关注小作家选刊中学语文教育的最后检验证书上印着“诗歌除外”,把诗歌排除在一个民族基本教育的测试视野外,这是一个什么信号?每个中国的知识分子,都会以唐诗,以李白和杜甫为中国文化的骄傲,但他们似乎忘记了,唐代的科举取仕,是以诗赋取仕,诗歌写作是当时整个知识分子,特别是庶民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的主要捷径。盛唐的经济发展,与盛唐的文化发展,再加上科举取仕要求以诗赋为主,造就了中国文学极盛的辉煌成就。因为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是语言艺术的顶峰,也是人格修养的基本科目。当我们讲修身,讲传统,讲素…  相似文献   

18.
《祖父在父亲心中》描写了两代知识分子的生存斗争和悲剧命运。在这两代人的身上,有着截然不同的人格特征:祖父执守刚毅"勇士一般"死去;父亲却如懦夫一样委靡孱弱。这部小说,不仅对两代知识分子的性格特点进行了严肃的历史思考,而且试图通过人物形象的类比、虚实结合的描摹,来解析早已留存于知识分子灵魂中的传统文化精神,进而,在更本质的层面上,彰显出特定的历史年代和特殊的社会环境对知识分子的"表里"人格所造成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历史潮流中塑造自我在中华民族迅速步入现代化的历史潮流之时,中国文化重新建构的历史任务又摆在了我们面前。一个民族文化的变革,有赖于本民族知识分子人格的觉醒,一个没有独立人格,没有民族气节的学者是没法在历史潮流中为民族文化的变革建立功业的。中国文化在春...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现代人格意识的觉醒,是对“五四”精神的一种承袭。在新时期文学的第一个十年中,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现代人格意识的内涵,主要集中体现在:对压抑的畸形政治生活的叛逆,对“人”个体价值的沉思,对“人”作为一种生命现象的生命意义的质疑。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人格渗透着一种强烈的叛逆色彩。由于历史与现实等方面的原因,现代人格意识始终都无法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要确立自己的现代人格,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