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在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近代化历程中,与中国史教科书相比,世界史教科书的近代化步履显得格外蹒跚,其主因在于中国史教科书可以依托中国史研究的深厚传统,而世界史教科书则不得不面对世界史研究植根于西方的尴尬现实。令人欣慰的是,回溯中国中学世界史教科书的本土化足迹,何炳松编著的《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外国史》以新史  相似文献   

2.
台湾的初中被称作为“国民中学”,历史课程的安排是初一为本地史(台湾史),初二为本国史(中国史),初三为世界史?其现行世界史课程教科书是依据1995年台湾“教育部”发布的“国民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编辑而成的《国民中学历史教科书》第三、四册。这套由两册课本组成的教科书体现出了台湾初中“世界史课程”的学科体系与学科内容。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知识逐渐融入中国知识体系,学校教育成为世界历史知识推广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 清末民初.中学世界历史课程开始设立,译自日本、欧美和国人自编的世界史著作成为世界史的教科书。此时期的中学世界史课程和教科书明显受到了当时“华夏中心史观”、“欧洲中心论”、“进化史观”等社会思想的影响。同时。这也反映了近代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下,中国传统知识结构和国人的世界历史观念的近代变化。  相似文献   

4.
沈辰 《历史教学问题》2012,(1):138-140,56
2011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1945年至今世界史的呈现:亚欧教科书叙事特征的比较"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主办,国际历史教育协会(ISHD)、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和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共同协办。来自中国、德国和韩国的30余位历史学者参加讨论。与会各国学者围绕亚欧历史的转折点、亚欧历史教科书中教学观念的比较、亚欧公共史学中的冷战、亚欧教科书中世界史叙述方式的比较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研讨,讨论范围涉及历史教学、史学理论、世界史、全球史和冷战史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最初20年,是中国的世界史教科书编纂的草创时期,出现了一批早期的世界史教科书。此时的世界史教科书的编纂,以编译为主要形式,以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为宗旨,对历史学的理论有初步探讨,受日本的世界史教科书编纂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有八大新趋势:①历史教学目的规定得越来越细,越来越具体②极为重视通过教科书的图文并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③注意历史知识的归纳、综合和巩固④有意突出学科内部和学科门知识的联系⑤十分注意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抽象概括,加深对历史学科概念及原理的理解和掌握⑥非常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⑦注重世界历史的学习,增加世界史内容和课时的比重⑧注重作业设计.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前二十年,中国的世界史教科书编纂处于草创时期,出现了一批早期的世界史教科书。此时的世界史教科书的编纂,以编译为主要的编纂形式,以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为编纂宗旨。对历史学的理论有初步的探讨,受日本的世界史教科书编纂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8.
提高教科书编写水平的方法有很多,但"如何融合史学研究成果"无疑是其中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成为教科书编写中的薄弱环节。台湾南一书局的历史教科书使用普遍且编写质量上乘,可读性强,更重要的是融合了许多较新的史学研究成果,本文就选取台湾南一书局2012年第三次修订出版的高中世界史历史教科书,论析南一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是怎样融合史学研究成果的,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思考,以资大陆教科书编写参考、借鉴,探求一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学世界历史教科书的编写 ,离不开对国内外世界历史研究成果有选择的吸收与借鉴。在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过程中 ,往往需要综合吸收多项国内史学界世界史的研究成果 ,在此基础上 ,再形成教科书自身的学术风格和体系 ,以建立起沟通学术界与中学生之间的桥梁。本文拟以世界现代史研究的发展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近年来出版的高中世界历史教科书为例 ,谈一下这方面的一些粗浅认识 ,以就教于史学界和历史教育界的同仁。一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与其他历史著作的写作有相似之处 :离不开对史学界公认的优秀研究成果的吸收和借鉴。离开了这种吸收和借鉴 ,…  相似文献   

10.
1.现行教科书共涉及历史人物和历史年号分别是:世界史部分:290人,255个年号;中国史部分:690人,286个年号。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作家和诗人 ,他在先秦史研究中取得了前人无法与之相比的成就。这是因为他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研究先秦史的第一个典范。同时 ,他还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研究历史的许多科学方法 ,诸如乾嘉学派的归纳法、古史辨派的层次性归纳法、乾嘉学派和今文学派都曾使用过的内外线结合法以及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为了有助于史学研究方面的继承和创新 ,今天探讨郭沫若在先秦史研究中使用的科学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其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揭示了世界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脉络。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一个科学而完备的理论体系,在人类思想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正确理解和诠释,是我国正确处理当代国际纠纷、探讨国际问题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体现了世界观、历史观与价值观及实践性、规律性与系统性的有机统一,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境界等四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拓展,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体现了世界观、历史观与价值观及实践性、规律性与系统性的有机统一,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境界等四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拓展,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5.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费尔巴哈》章,马克思恩格斯以意识形态与实践唯物主义的对立为文本结构,以反讽为主要修辞风格,对“世界历史”概念作了实践的批判性改造。“世界历史”是经由施蒂纳中介而来的意识形态语言,它颠倒反映着现代社会整体化趋势;与之相对,马克思恩格斯以世界市场的形成为基础重构的“世界历史”概念,客观地揭示了现代社会整体化趋势的内在机制和历史意义,是实践唯物主义的科学发现。由此,马克思恩格斯既批判了唯心主义的“世界历史”观念,又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  相似文献   

16.
江苏教育史是中国教育史的一个重要部分 ,是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编写江苏教育史 ,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处理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各卷的关系 ,充分体现江苏教育的地方特色 ;在人物评价中 ,必须注意全国与江苏标准的统一 ,着力解决写作中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不像黑格尔那样从主观设定的观念出发,而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和由此所决定的各民族、各国家普遍交往的形成为出发点,来说明世界历史的成因和人类历史的新走向。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加以批判继承、改造重塑,赋之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解释和新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渗入数学史知识,能够从情感教育领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科学精神、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从认知领域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的发展脉络、加深对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此为基础提出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史知识需要遵循的三个原则:科学准确、以教学为主、生动有趣,并从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数学史料的选择和渗透方式两个方面提出实践措施。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科学把握世界和中国发展的脉搏,创立了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的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性继承和发展;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目标是全党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式现代化展开历史唯物主义叙事,首先,要在世界历史的总体进程与现实背景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生成与时代方位,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世界历史”构成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的理论视野;其次,要在现实的群众主体及其历史创造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主体与价值旨向,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人民群众”构成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依靠谁,又为了谁”的理论基础;再次,要在社会历史客观规律与人类主体能动选择的辩证统一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必然与中国特色,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客观规律”与“能动选择”构成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为何正确,又有何特色”的理论原则。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性与价值性,创造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