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陈冬梅 《广西教育》2014,(41):66-67
正一、教材简析《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学会用直尺正确画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一折""摸一摸""摆一摆"等)认识角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不要求学生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能指认出现实中的角及其各部分名称,会用各种材料做出或画出角,在此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使我认识到在教学中关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性。我认为尤其是低年段的孩子,为了更容易让他们接受、理解、直观,那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要注重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本领。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爱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应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我认识的"做数学"就是主张"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操作学具,让学生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分  相似文献   

5.
加强实际操作活动是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在低年级数学教材中有目的地安排了“摆一摆”、“做一做”、“想一想”等教学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动手摆、剪、拼、折、分等活动,把抽象的概念“物化”为视觉的对象,“内化”为学习的智能,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小学生的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6.
"角与直角"是沪教版教材第三册"几何小实践"的一个内容.整节课,我通过设计搭一搭、数一数、折一折、量一量、找一找等灵活多样的操作活动,激发学生自愿参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加深学生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案例片段一:认识角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几个活动:(1)找一找图形中的角.师:其实呀,在很多东西的表面都藏着角,你们知道它们藏在哪吗?学生兴致很高,纷纷到屏幕上去找角,增强了学生对角的感性认识.(2)仔细观察这些角(图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1:它们都是尖尖的;生2:它们都是直直的;生3:它们都有两条直直的线.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多样的数学活动中获得基本的活动体验。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时,要提供充分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开展活动,让学生得到真实而丰富的体验,并积极讨论活动过程,交流活动经验,反思活动体验,真正学会"做数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一、实践出真知无数的事实证明:纸上谈兵难以获得深刻的体验,机械的模仿孕育不出创新,要让学生接触到数学的内核,必须经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级下册第88页"认识角"。【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2.通过找一找、认一认、做一做、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并感受角的大小的关系。3.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比较角的大小。【教具学具】CAI课件、三角板、角(2个)、圆形纸、连接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说明了学生掌握方法可以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把学习的权利和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白勺喜悦,增强信心,让学生通过想、说、做、用等多种活动,在数学王国里自由探索,从探索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认识角》是北师大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角。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从生活经验中逐步抽象出数学中的角.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学习画角、量角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兰才娣 《广西教育》2013,(25):28-28,30
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是一对矛盾。要解决这对矛盾,教师必须树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根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把数学学习与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动一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等愉悦的活动,使他们对数学感到新鲜,让他们在轻松的心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能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如今《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给我们勾画出了数学课程改革的框架.《标准》指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之一.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做"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并在做数学的过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究件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数学教学中要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数学呢?我根据几年来的数学教学,总结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主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教材中增设了"综合与实践"环节,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教师和学生通过合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折一折、摆一摆、量一量等活动中手脑联动,知能共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手段等要利于学生观察、实验、验证,充分体现其综合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等原则,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探  相似文献   

15.
有一句话说:"我听了,但我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却蕴涵了深刻的道理——让学生在经历活动中获得发展。《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课程改革中,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把学习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感知生活,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数学活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参加数学活动,不仅可以掌握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而且可以对生活有更深层次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激  相似文献   

18.
【课前思考】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摆一摆,想一想》是一节典型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通过先摆后想、边摆边想、在摆的过程中想、在想的过程中摆等操作活动,渗透数学思想,发现数的本质特性。这堂课放手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摆棋子活动,在动手、动脑的主动探索过程中,发现、归纳与运用规律,感受数学的美,感悟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乐趣。【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9.
曹鹏举 《教师》2013,(28):80-80
《数学课程标准》中增设了"实践与综合运用"这种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调让学生"做数学"比让学生知道数学事实更重要,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做数学"的具体体现。它是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学习形态。1.动手操作,促进兴趣,在"做一做"  相似文献   

20.
徐扬德 《成才之路》2014,(27):45-45
初中阶段是数学教育的关键阶段,只有把初中阶段的数学基础打牢了,才会更加有利于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新课改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情境设计中认识所学的知识,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不断学会做,而不是说。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学会成长,而且有助于学生通过活动主动去探究与之相关的数学知识及学习数学的规律,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下,应更加把"做"放在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