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目前双语者语言认知加工的研究,主要从双语者语言的并行激活的角度介绍并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大多数国内外研究表明,无论是平衡双语者和不平衡双语者,他们在言语加工的过程中,两种语言信息都会被同时激活,其根据之一就是同源词的促进效应。同源词效应较好地证明了词汇和语音水平的双语并行激活。另外,关于双语句法并行激活的研究也得到了一些研究的验证。而国内的双语并行激活的研究结果较不稳定,部分研究发现只有在特定任务中能够发现并行激活,汉英双语者的双语并行激活会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运用语义启动实验的基本思路,通过语言内和语言间不同水平的实验,采用典型的启动效应的实验方法,考查不同熟练度对蒙族双语者英语表征的影响。结论:(1)不同熟练度的蒙族双语者的英语表征都存在语义启动效应;(2)不同熟练度的蒙族双语者都存在L1-L3、L2-L3的语言间启动效应。L1-L3、L2-L3之间的连接强度要高于L3-L1、L3-L2的连接;(3)不同的熟练度会影响双语儿童的第二语言学习;(4)蒙语和汉语都是蒙族双语者的强势语言。  相似文献   

3.
刘茜  王丽 《考试周刊》2013,(98):15-16
语言切换是指双语者由所掌握的一种语言切换到另一种语言的行为。研究者对双语者在完成切换任务中不使用的那种语言(即非目标语言)的加工状态进行了大量研究。纵观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非目标语言是否激活;如果激活,这种激活是出现在词汇层还是在概念层;激活的非目标语言会对目标语言有何影响这三个核心问题。相对于有较一致结论的语言产生切换研究来说,在语言理解切换中对上述问题的研究较少且存在较大分歧。本文主要对语言理解切换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与梳理。  相似文献   

4.
双语言语产生中非目标词汇的激活问题是当前国际上双语认知研究领域讨论的热点。采用改造的图片命名任务探讨日本留学生口语产生中非目标词汇的激活,综合实验1(非目标语言为日语)和实验2(非目标语言为汉语)的结果发现:在两种语言的语音层面无共享特征的情况下,日—汉双语者在言语产生中也存在着非目标词汇语音层面的激活,并且这种激活现象同样发生在非目标语言是弱势语言的情况下。研究结果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为日本留学生汉语学习中日语和汉语发生的相互干扰提供了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幼儿双语养育(bilingual parent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是指在双语家庭中,一方或双方父母,在跟孩子的日常交流中,采用外语进行,以便幼儿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意识地习得外语。双语养育可以充分利用幼儿语言习得关键期之前,大脑语言机制尚灵活、敏感的契机,实现对外语无智力负担的无意识习得。幼儿双语养育不会影响幼儿的第一语言习得,也不会影响幼儿的智力发育。幼儿双语养育在中国双语家庭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以母语为维吾尔语,第二语言为汉语的熟练和非熟练维一汉双语者为被试,采用词汇判断研究任务,通过探讨维一汉双语者维吾尔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码切换代价和代价对称与否来揭示其切换机制。结果发现:(1)熟练双语者和非熟练双语者,维吾尔语和汉语均出现了切换代价;(2)两种语言的切换代价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取决于汉语的熟练程度,对于熟练双语者而言,切换至两种熟练语言的代价相当;对于非熟练双语者而言,切换至非熟练语言汉语的代价显著大于切换至熟练语言维吾尔语的代价,表现了切换代价的不对称性现象;(3)维-汉双语者的语码切换代价及代价的不对称性源于两种语言的激活与竞争,支持了抑制说.可以用双语交互激活模型来解释。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全语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学前双语教育与学前教育、语言教育与教育语言、汉语与母语、口语与书面语、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正式的语言教育与非正式的语言教育等关系。
Abstract:
To solve the main problems in pre-school bilingual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whole language concept,we should properly understand and handle the relations between pre-school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pre-school education,language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language,Chinese and ethnic mother tongue,spoken language and written language,language input and language output as well as formal language education and informal language education.  相似文献   

8.
面对广大的合成双语学员,中国口译教学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实现语言进修和技能培训的契合,双语记忆表征研究为此提供了理论框架。从定义上追溯并列双语译员和合成双语译员的语言学起源,运用心理学"双语记忆表征模型"(如概念中介模型和修正层级模型)对两者的记忆表征进行探讨,文章得出:口译教学应依据不同类型双语者的记忆表征特点设计相应的语言进修和技能培训,促成他们向理想的译员记忆表征转化。  相似文献   

9.
董颖 《现代语文》2007,(11):16-18
一、引言 《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2003)(以下称《词典》)对双语制(bilingualism)下的定义是:个人或群体使用至少两种语言,如特定地区或国家的居民;对双言制或双语体现象(diglossia)所下的定义是:一个社团内同时存在两种语言(language)或语言的两种变体(variety),各用于不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增多和和民族之间的融合,越来越多的人都掌握了两种语言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双语者已日渐组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因此,关于双语语言的研究也已成为了一个独特而重要的研究领域。语言心理学家对双语者的心理词典进行的深入研究发掘双语之间存在的关系发现语音意识在双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学者们通过对双语语音意识的研究发现语音意识对双语者尤其是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双语脑机制的几个重要问题及其当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语是人脑所特有的重要功能 ,对其脑机制的研究在近几年有了很大的进展。当前 ,加工的观点已经逐渐取代了存储的观点以解释两种语言神经基础的异同。前额叶在双语加工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 ,研究者已经发现其在语音分析、执行功能和避免两种语言干扰中的作用。同时 ,研究者在对第二语言的接触时间、第二语言的熟练程度、语言类型等与双语脑机制的关系上取得了一些新的发现 ,但在这些领域还有很多重要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我国应该利用自身在研究资源上的优势 ,加强中英文加工的脑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2.
双语教育的定位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详细阐述了“双语”、“双语教育”、“教育语言”、“语言教育”等几个双语教学中的基本概念,认真分析了我国双语教育的定位,并对目前中国的双语教育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拼音文字系统的发展性阅读障碍者与以中文为代表的表意文字系统的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在阅读过程中大脑的激活部位存在差异。关于母语阅读障碍儿童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是近年来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的热点。双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理论假设主要有两种语言相互依赖假设和正字法依赖假设。前者认为母语的阅读障碍可以自动迁移到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后者认为母语的阅读障碍是否会迁移到第二语言的学习中,要依赖两种语言的正字法特征。我们认为这两种理论不是相互矛盾的,阅读障碍是否会同时出现在两种语言中可能取决于这两种语言是否共用了相同的有缺陷的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4.
运用迁移理论研究“双语教学”要关注迁移理论的最新发展,注意对各家学说的整合,并且还应注意母语和第二语言迁移发生的多层次性。运用迁移理论指导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正迁移在双语教学环境中的积极影响而消除负迁移的消极影响。当然,迁移理论在双语教学中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要重视学生在双语学习环境中对自身的主动建构。  相似文献   

15.
In a bilingual context, the mother tongue plays a key role in a child's social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and in second-language learning. There is a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hree areas. Support for children receiving education through a second language is often in the form of additional learning opportunities in the second language. However, first-language competence has been shown to affect learning in the second language. This paper looks at pre-school migrant children in a bilingual context and investigates the nature of the children's bilingualism. Findings show that they do not have the same level of mother-tongue competence as children brought up in their country of origin. The paper goes on to consider the reasons for these differences in mother-tongue competence and possible responses.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for these children, nursery education in the mother tongue could raise levels of competence in the second language and increase wider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as well as contributing to mutual respect, social cohesion and harmony. There is a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tongue development, children's self-esteem,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and second-language learning. This paper considers how this complex relationship affects groups of children in four European contexts: Turkey, Norway, Germany and Austria.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改革开放以来,一种以提高外语水平为主要目的的双语教育在我国蓬勃兴起,然而,国内对双语教育的本质和内涵缺乏较为深刻的认识。国际上较为认可的双语教育一般为双重任务:一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二是教育目的本身。双语教育的基本类型主要为过渡性、单语识字、部分平衡发展、完全平衡发展四种。我国双语教育基本分为保持少数民族语言和提高学生外语水平两种类型,其效果都得到了肯定。当前,我国双语教育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对双语教育本质的认识,加强对双语习得理论的探讨,把文化教育与语言教育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双语教师培训对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政策的类型主要有"U-S"合作型、对口支援型、考级培训型、"集中培训+远程教育"型、"集中学习+统筹实习"型。在这些政策的贯彻落实过程中,要把握好"双语教师培训≠HSK等级考试"、"双语教师培训≠第二语言学习"、"双语教师培训≠知识+汉语培训"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政策制定中,要加强双语教师培训的立法,制定双语教师资格的国家标准,建立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双语教师培养机制,创新双语教师培训模式,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双语教师培训队伍。  相似文献   

18.
Two thirds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is bilingual to some extent, hence from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speaking more than one language is the norm rather than the exception. Germany, Bulgaria, Iraq are only a few of the countries where more than one language is widely spoken.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se the socio-demographic structure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2) of a sample of Turkish bilingual children living in Germany through a survey with regard to the socio-demographic structure of the Turkish bilingual children, the socio-demographic structure of the Turkish bilingual children's parents, the Turkish bilingual children's opinions abou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he Turkish bilingual children's opinions and thoughts about the society they live in and the schools they attended. The sample comprises 120 Turkish bilingual children attending pre-school and elementary schools in Germany. As a result of the findings, some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made to the parents and the teachers that they should take necessary precautions to make Turkish bilingual children to integrate to the German society and be successful in the society they live.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双语教学的内涵实际上包括两层:第一层是民族地区两种语言课的开设,第二层是教学用语的选择与使用。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民加汉双语教学模式"和"汉加民双语教学模式"。两种双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策略都需要深入研究,以保障双语教学的科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