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超短新闻     
木尔 《内蒙古教育》2006,(12):22-22
调查显示,在我国,低收入家庭中,有26.1%的家庭实行“溺爱型”的教育方式,比高收入家庭高出9.3%。低收入家庭中更有可能存在“溺爱”和“暴力”的两种极端现象,值得引起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2.
1.做好非常态家庭学生教育,有利于社会和家庭。据我校“非常态家庭学生教育工程”的一项调查显示,非常态家庭学生占全体学生的6.8%,应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非常态家庭的增多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社会问题,对学校教育也造成一定冲击。因此,做好非常态家庭学生的教育,对家庭和社会都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3.
近日,《中国青年报》通过腾讯网对6555名“90后”的调查显示,“90后”中,在小学或初中就感受到同龄人的竞争和分化的比例高达75.9%。其中,最先让“90后”感受到同龄人分化的因素中,好学校和差学校占71.4%,家庭背景的好坏占72.9%。  相似文献   

4.
玉成 《家教指南》2003,(7):15-1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变迁,已将这个细胞分裂成多种形态,本期请透视———“丁克”是英文的译音,意为“双收入,无子女”。“丁克家庭”是指那些具有生育能力的夫妇自愿不育,选择“两人世界”生活方式的家庭。这种家庭模式最初产生于西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于欧美各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丁克”浪潮开始涌入中国,一些具有现代意识的年轻人开始把“丁克家庭”作为一种时髦来追求。据统计,从九十年代至今,在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丁克家庭”的数量与年俱增,占育龄夫妇家庭总数的10%。这种新出现的家庭形式,…  相似文献   

5.
对初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南充市1246名初中生学习习惯进行现状调查,结果显示:1、初中“留守儿童”的整体学习习惯状况堪忧,学习习惯较差的“留守儿童”有146人,占被调查“留守儿童”总数的22.12%,学习习惯一般及以下的454人,占被调查“留守儿童”的68.79%;仅有31.21%的“留守儿童”学习习惯较好;2、初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得分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从平均数来看,“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得分要低于非“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得分。建议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改善初中“留守儿童”的堂习习惯现状承担起必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世界教育信息》2007,(8):85-85
近日,韩国政府作出重大决定,自2009年起,实行高校招生“机会均等分配制”政策,准备在国家招生计划外招收6.4万名低收入困难家庭的学生,占国家招生计划总数的比例由目前的3.9%提高到11%。其中大学本科生3.8万名,专科生2.6万名。  相似文献   

7.
城市家庭教育支出占收入三成 调查显示,在义务教育阶段,我国城市家庭教育支出平均占家庭养育子女费用总额的76.1%,占家庭经济总收入的30.1%。也就是说一个普通城市家庭的三成收入花在了了女教育上。此外,约1/5的家长认为教育支出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
雷英 《辅导员》2010,(18):45-45
学校大队部曾做过一份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学生认为不讲诚信的同学占33%,不讲诚信的教师占20%,而不讲诚信的父母则高达46%。一位当教师的奶奶在看自己孙子的作文时,没看几行就气晕了过去。作文开头这样写道:“我从来就没见过奶奶,她早早地离我而去了……”当奶奶把作文摔在孙子的面前时,孙子竞理直气壮地说:“这样写能够打动人!”  相似文献   

9.
敖颖 《山东教育》2007,(10):42-42
随着幼儿园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普及和完善,通过传统手段去整合幼儿园发展的资源,已经满足不了信息时代家园同步教育的飞速发展。我们幼儿园调查的一组数据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十五”期间,我园幼儿家庭电脑上网的普及率接近80%,“十一五”期问达到了90%以上,而且全园243名幼儿,能通过网络实现与幼儿园互动的占90.9%。幼儿园网站已建立五年多的时间,其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所谓特殊家庭就是指与一般家庭有别,家庭成员构成特殊。缺少健全机制的家庭。夫妻离异、再婚是造成特殊家庭的主要原因。据统计资料显示:1980年我国的离婚案件为27.2万件;1999年为120万件。平均每年增长8.1%。特别是大中城市的离婚率更是日益剧增。夫妻的离异再婚又导致出现了很多特殊家庭的孩子。据报载北京的一所中学初三某班有52名学生,其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就有19人。占36.5%;丰台一所工读学校19名学生中有12人是离异家庭的子女。占63.2%。除此之外,弃婴、不育夫妇的抱养、父母异地工作孩子托人代养也都是造成特殊家庭的原因。由于这种家庭的特殊构成,使孩子生活环境氛围与一般家庭相比有一定差异。这样就造成了这些孩子与一般健全家庭孩子在生活、心理、人格等方面的差异。这就很容易造成孩子内心、人格的扭曲。特别是夫妻离异后。放弃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或者反而疼宠有加,导致青少年心理、思想不健全,学习成绩下降,甚至违法犯罪。这不得不引起全社会,尤其是家庭和学校的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政府研究中心日前对该省农安县某镇高中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竟有28.7%的学生“害怕升入大学”,原因是“家庭负担不起上大学的费用”。  相似文献   

12.
我家的矛盾 我生活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阶级家庭里。家里有我、父母、弟弟和祖父母。一家人过得还算不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去年爷爷因病去世,此后家里就不再像以往那样和睦了,妈妈经常和奶奶吵架。  相似文献   

13.
王佳 《家教指南》2005,(8):57-58
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决定。从1949年起,将每年的5月15日定为“国际家庭日”。足见对家庭的重视。但从本文选取的一组黑色的镜头。却使今年的“国际家庭日”充溢着血腥的气息,震颤着人们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汪培君先生最近在《小说界》上发表了一篇小小说《另一种孝顺》,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中国社会家庭生活中“孝”的问题。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描写了3个人物——阳阳、奶奶和妈妈,而其中着重描写的是阳阳。故事的发生很简单.就是讲阳阳把自己中午吃菜的钱节省下来为奶奶买鸡蛋,先是送鸡蛋给奶奶,然后回家去抚慰妈妈。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从生到死都难以逾越“家庭”这一魔方的影响与制约。中国是个重视“家庭”而忽视“个人”的国度,是家庭主义价值观念最发达的典型。家庭的兴衰荣辱与每个成员都息息相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有罪株连九族,这种观念必然导致家庭强大的向心力。因此,“家庭”为社会普遍关注,从漫长的封建社会走过来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6.
陈峰 《吉林教育》2007,(7):36-37
柳影小学位于长春市西北部城乡结合处,学生大多来自低保家庭和农民工家庭,贫困子女较多。其中特困家庭子女占29%,农民工子女占40.6%。面对这样的弱势群体,如何为学校定位?怎样才能把学校办好?三年来,经过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办学特色进一步凸显,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明显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67岁的退休教师曾美华,是重庆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的“爱心妈妈”。4年来,她近百次去看望未成年犯,写下近15万字的“警世”手记,希望有朝一日能放进博客或出版,让更多的人懂得如何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18.
一、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动机缺失的现象与归因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据统计,贫欧各国困生约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5%~20%左右。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农村或城镇低收入家庭,没有雄厚、可恃的家庭经济基础,没有优越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9.
自学考试的社会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马丁.特罗认为:如果高等教育只能为15%以下的适龄青年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那么它就处于“精英教育阶段”;而超过15%,高等教育就开始向“大众教育阶段”迈进;当高等教育接纳的学生占适龄青年总数的50%时,高等教育则进入一个革命性的历史时期.即“普及教育阶段”。  相似文献   

20.
【活动目标】1.通过在雕塑中排列“家庭成员”来展现家庭成员的互动关系,让学生体会到原来没有意识到的家庭动力关系。 2.通过改变或重新排列雕塑来表明改变的可能性,决定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来提升自我判断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