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袁粼 《新闻世界》2009,(6):55-56
2007年,山东省确立了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山东卫视的电视讲坛类栏目《新杏坛》应运而生,成为山东电视台2007年重点大型文化栏目。“杏坛”典出自孔夫子杏树下设坛开讲,教化民众的掌故:栏目借用“杏坛”这一文化符号,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努力践行《新杏坛》的文化定位:电视版的文化苦旅,高雅文化的大篷车,并努力将《新杏坛》打造成为独具齐鲁特色的文化品牌、新时期的“稷下学宫”。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各类型的考古纪录片蓬勃涌现,逐渐成为了我国进行文化传播、建构文化自信的核心内容。央视播出的《发掘记》,拓展了传统考古类纪录片的表达形式,也在视听层面和内容选择上做出了新的尝试。本文从视听处理、融合探究、内容传播等方面,分析了《发掘记》所呈现的新艺术效果以及具有的文化意义,旨在探讨考古类纪录片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廖立胜 《传媒》2019,(12):65-67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的背景下,电视媒体积极创新节目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文化自信。《朗读者》《中华诗词大会》《少年国学派》《百心百匠》《我是讲书人》《喝彩中华》等一大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应运而生。其中,大型原创戏曲文化类电视节目《喝彩中华》一经推出就以其浓郁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受到观众的喜爱,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节目“拥抱传统,喝彩中华”,以“人物+故事+戏曲”的新颖模式吸引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引发了观众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谈话节目在经历过由盛转衰之后,随着移动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化类深度访谈节目再度翻红,成为了当今社会比较火爆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作为访谈节目的主持人,易立竞和许知远则呈现出不同的节目样态。本文就《立场》易立竞和《十三邀》(第五季)许知远为例对文化类深度访谈节目主持人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苏天运 《出版广角》2019,(24):61-63
文化自信时代背景下,第三版《辞源》的修订具有重要意义。新版《辞源》总的修订原则为"正本清源,修旧增新",既追溯了传统文化源头,又丰富了传统文化内核,采用数字化出版形式表现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自信。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新《三国》,探讨现如今历史剧翻拍的走向及趋势,分析这种现状对社会和人们产生的影响,讨论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呼吁作为当代电视人,如何利用主流媒体引导受众正视当代文明,发扬传统文化,并提出历史剧翻拍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李悦 《出版广角》2016,(5):86-87
《大学》和《中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国学研究学者张葆全先生将自己传承经典的思想精髓融入新作《大学中庸译解》中。本文从张葆全先生在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建树、对元典的精准解读和深刻释义,以及元典的价值出发,评论了《大学中庸译解》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传承经典国学文化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思瑶 《图书馆》2017,(11):29-32
本文通过对叶瑞宝主编的《苏州藏书史》和曹培根所著《苏州传统藏书文化研究》的对比阅读,概述了两部著作的知识内涵和学术价值,指出了两书的贡献在于全面地总结了苏州藏书文化的璀璨成就,对于继承和弘扬苏州藏书文化提供了学理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钟文波 《当代传播》2007,(5):108-109
《百家讲坛》是一档以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的节目,它的火热引发了多方的争论.但作为传统文化借助现代媒介的形式传播的典型,它无疑是成功的.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百家讲坛》火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教育厅近日要求各地加强对传统文化等专题教育内容的管理,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认真甄别和筛选优秀传统文化,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雅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其理由是,  相似文献   

11.
借助电视平台传播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必然选择,中国电视也亟待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播来建构自己民族性的文化身份。本世纪以来,以《百家讲坛》为开端,电视屏幕涌现出很多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电视栏目,2015年底北京卫视推出的《传承者》栏目以非遗传承人为切入点,带出非遗项目,这种独特的传播角度以及多重展现视角、多元表现手段,成为综艺类传统文化节目的标志性栏目,代表了传统文化电视节目发展的一种新的形态。  相似文献   

12.
七月的兰州生机盎然、繁花似锦,在这美好的夏日里,甘肃《四库全书》藏书馆工程顺利竣工并开馆使用了。这是甘肃文化建设史上的重点基础工程,也是保护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件大事。这对于保护研究好《四库全书》,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我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叙事传统     
把一本文学、历史或者哲学名著,连同《辞海》或《新华字典》一起放在案头上,字典不常换,名著常换。——这是从前报社办公室里最常见的景致。新闻行业有诸多传统,这是最常见的传统之一。不管一个记者什么来历,有怎样的文化知识背景,这个传统都不能越过。这个传统是党报另外一个传统的延续——文化人曾经是报纸的主体。在报界和学术界之间,报界的文化人以文化情怀面对生活,从而使新闻叙事超越新闻本身,成为文化叙事。——精神与思想始终与时代同行,这是这个传统的内在价值。前辈范敬宜先生所写《莫把开头当过头》一文,是一篇典型的自主叙事。…  相似文献   

14.
目前,动画片《孔子》的热播引起了文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文化传播、文化安全和文化产业三种视角观照《孔子》,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电视化表达和产业化开发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5.
余锐 《传媒》2023,(20):41-43
电视栏目《典籍里的中国》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围绕青年受众主体地位,创新传统文化大众表达,展现中华典籍思想传承,凸显传统文化时代价值,满足青年群体多元需求。《典籍里的中国》依托丰富的新媒体平台,通过多媒体互补、联动,实现多渠道立体传播,进而提升传播效能,强化青年群体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效传播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16.
陈超 《传媒》2015,(21):62-64
色彩是动画电影中最重要的表达手段之一,当前我国动画电影由于过多效仿西方动画的配色理念,造成了民族文化底蕴的缺失.本文以《大闹天宫》和《山水情》两部经典国产动画电影为例,通过对影片传统文化色彩特点的探求,指出我国传统文化的色彩语言是影片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认为坚持本民族色彩文化之源,在保持民族性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动画的色彩理念,才是我国动画电影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7.
张梅 《中国出版》2017,(16):71-71
自晚清以来,仁人志士就积极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具体到儿童文学,清末民初孙毓修在编著《童话》丛书时改编了不少中国传统故事。这时期的儿童读物《蒙学报》《启蒙画报》等也随处可见对圣人贤哲故事的现代抒写,随后胡适、周作人等五四文人也积极从事对传统儿歌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当下语境中,如何创造性继承传统文化仍是儿童文学面临的重要课题,此举措既能有效对抗外来童书的大规模进逼,也是本土儿童文学长足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三)关于《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讲演。随后,毛泽东作了修改,1月20日在《新中华报》上节录发表,题为《毛泽东同志讲演——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2月15日,文章全文在《中国文化》创刊号上发表,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2月20日,《解放》第98、99期合刊登载了全文,毛泽东将文章题目改为《新民主主义论》。  相似文献   

19.
《诗经》这一中国文化的元典,积淀了丰厚的上古文化内涵,具有不朽的诗史意义。阅读《诗经》也就成为今人深入了解华夏古老文明的一条必经之路。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知诗意而入诗境,这是我的读《诗》三昧。得此,读《诗》评《诗》能切中肯綮。  相似文献   

20.
龚玲 《新闻世界》2014,(12):116-117
本文以《秦时明月》动画系列为例,研究动漫产业中的动漫产品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与传统文化传播双赢。首先分析国内动漫产业发展情况,再分析《泰时明月》系列在产品内容、产品经营上是如何传播传统文化的,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