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复旦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的全国重点大学。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为复旦公学。“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1917年复旦公学改为私立复旦大学,下设文、理、商三  相似文献   

2.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复旦"二字由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选定,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复旦大学经历近百年的沿革。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下设文、理、商三科以及预科和中学部。1949年,学校已设立文、理、法、商、农5院20多个系(科)。鲁迅、郭沫若、邹韬奋、老舍、竺可桢、马寅初等著名学者曾到校演讲或任教。2000年4月,上海医科大学与复旦大学强强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  相似文献   

3.
1905年9月4日,复旦公学开学。复旦公学是复旦大学的前身。“复旦”二字由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选定,本意是“恢复传承震旦公学”之意,后取《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中“复旦”二字之意,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走近复旦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复旦"两字由学校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从《尚书大传·虞夏传》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中选取。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学校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成为文理综合性大学。此后,学校  相似文献   

5.
《河北自学考试》2011,(2):58-58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复旦”二字由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选定,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周文 《现代教学》2009,(5):F0002-F0002
上海市复旦中学是一所历史名校,与复旦大学同根同源。学校前身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马相伯创办于1905年的复旦公学。学校经历了“复旦公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复旦中学”三个历史发展时期。孙中山先生曾经是学校的首席校董,严复、于佑任、邵力子等著名学者和政治家是复旦中学的创校先贤。多年来,复旦中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名师,培养了十多位院士,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国家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7.
复旦大学     
《高中生之友》2020,(2):F0002-F0002
复旦大学始创于1905年,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复旦大学是由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目前,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  相似文献   

8.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复旦"二字由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选定,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的复旦大学已经成为囊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9.
《山东教育》2003,(26):61-61
学校的成立与创始人现行“复旦大学”校名四字行草,是毛泽东题词。“复旦”两字,取自《尚书》“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之名,是马相伯的助手于右任选出提议并被采用的。复旦大学礼堂名为相辉堂,以纪念学校创始人马相伯、李登辉。1902年,马相伯捐出巨额家产———松江、青浦良田300O亩,在上海徐家汇创办震旦公学,但不久该校就被法国在华教会势力所控制,学生愤而全体退学。在全校师生及严复等社会名流支持下,于1905年在上海吴淞镇创立复旦公学,马相伯为校长,李登辉起初为总教习,后来为教务长。马相伯出身于世代天主教家庭,通晓多种外语,爱好数学…  相似文献   

10.
《中学教育》2005,(5):51-52
一张印有慈禧上谕的“复旦公学毕业凭”昨天在复旦大学校史馆展出。  相似文献   

11.
《课外阅读》2008,(10):50-51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素有"江南第一学府"的美誉。"复旦"二字由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选定,选自《尚书大  相似文献   

12.
章益校长与马相柏、李登辉等前任校长一样 ,在复旦校史上 ,也是一位起过重要作用的校长 ,也是一位参与铸创了复旦百年辉煌的主要角色 !一、跨越两个时代章益 ,又名章友三 ,人们尊称为友三先生或友三师 ,190 1年出生于安徽滁县一个小康的书香人家 ,幼时就读于乡村家塾与公学 ,16岁去上海 ,考入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 1919年因倡议投入“五四”运动被学校开除学籍 ,后得李登辉校长之允 ,考进复旦大学。 192 2年 ,章益先生从复旦文科毕业 ,留在复旦附属中学当了两年教员 ,于 192 4年 ,自费去美国留学。他遵从李登辉校长的劝告 ,在华盛顿州立大学…  相似文献   

13.
《神州学人》2011,(7):F0004-F0004
西安交通大学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国立交通大学,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1956年学校主体内迁古都西安,1959年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学校是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大学和首批进入“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大学之一,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多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  相似文献   

14.
《神州学人》2011,(6):F0004-F0004
西安交通大学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国立交通大学,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1956年学校主体内迁古都西安,1959年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学校是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大学和首批进入“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大学之一,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多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校招生》2007,(1):20-22
复旦大学第一志愿报考复旦并服从专业调剂招生对象1.在参加学校组织的“2007年复旦大学优秀高中生文化水平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2.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复旦大学第三届博雅杯人文知识大奖赛”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3.学校确定的若干所重点中学作为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学校,由  相似文献   

16.
教育信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迎复旦百年校庆活动启动——校庆网,校友网,人文复旦网开通 2002年5月29曰,“迎复旦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活动启动仪式”隆重举行。在当天仪式上,学校对外发布了《百年校庆公告(第一号)》,并正式开通了复旦大学校庆特别网站、复旦大学校友网站、人文复旦网站。  相似文献   

17.
复旦大学的前身是复旦公学,而复旦公学的原名是震旦学院。一九○二年冬,马相伯创办震旦学院于上海徐家汇,他酝酿多年的办学宿愿,终于实现。一八九四年冬,甲午战败,外御无策。有识之士提出要废科举,兴学堂。马相伯“概清廷外交陵替,一不知公法,二不习制造”,有意为国家培养翻译人才。一八九六年,梁启超来沪办《时务报》,就近向马相伯、马建忠兄弟学习拉丁文。戊戌变法时,梁启超报请设立编译学堂,特邀马相伯主持其事,旋因变法失败而止。  相似文献   

18.
《上海教育》2013,(16):13
2010年,在复旦中学与复旦大学的前身复旦公学的缔造者马相伯先生诞辰170周年之际,复旦中学开始筹建"马相伯纪念馆".2011年9月全面竣工落成。纪念馆布展框架借鉴《史记》体例,分相伯"本纪"、复旦"世家"、复旦"列传"三大部分。"相伯本纪",以细致入微的史实记载方式,分9个版块全景  相似文献   

19.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52年院系调整,复旦大学成为直属教育部领导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2000年4月,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如今的复旦大学,学科门类更齐整,综合实力更强大。 历经复旦人百年来的不懈努力和建设发展,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通过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以及"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的重点建设,复旦大学现已成为一所多科性综合大学,目前拥有17个全日制学院,  相似文献   

20.
九州撷英     
复旦大学与中国易聘网日前在复旦举行合作签约仪式,此次合作目的在于共同开发高校人才资源。 其合作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双方共同开发中国易聘网“复旦人就业专区”;双方共同成立“复旦大学中国易聘网HR培训基地”;共同开发“复旦大学就业信息查询系统”,用于复旦学生就业信息查询;合作期间,中国易聘网将在资金与设备上给予复旦大学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