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我是一名从地方大学入伍的武警警官,入伍前我对《军事记者》杂志可以说一无所知,入伍后在我部新闻干事孙建民同志的推荐下,翻看了2002年第1期和第2期《军事记者》,不看不知道,一看乐一跳,我被它精辟的论述、丰富的内容、精美的印刷所折服。也许是学中文的缘故吧,一向对书报杂志十分挑剔的我,对《军事记者》却“一见倾心”,无法说“不”。钟情《军事记者》杂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高质量和高品位。《军事记者》是目前国内新闻写作杂志中的佼佼者,特别是在军事新闻理论的研究、探索、开拓方面,领潮流之先,具有无与伦比的优…  相似文献   

2.
初次订阅《军事记者》是2006年8月,一次闲暇之余,在翻阅《解放军报》时无意间看到了第547期《军事记者》的目录,瞬间我就被那些标题吸引住了。于是,我便与《军事记者》“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3.
初次订阅《军事记者》是2006年8月,一次闲暇之余,在翻阅《解放军报》时无意间看到了第547期《军事记者》的目录,瞬间我就被那些标题吸引住了。于是,我便与《军事记者》“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4.
我是《军事记者》的忠实读者,可以说是“三朝”老读者了。早在一九八八年,当时我在连队任文书时,指导员就给我订阅了《解放军报通讯》,他拿着杂志笑盈盈地对我说:“小王啊!这是一本好杂志,业余时间看一看,说不定能帮你什么。”我接过指导员送来的这本杂志,爱不释手。从此,我开始自费订阅《解放军报通讯》,后来杂志改名为《新闻与成才》、《军事记者》以后,我仍然订阅。我感到,杂志三次更名,质量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多,文章具有指导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王方军 《军事记者》2006,(12):64-64
出差刚回连队,我班的新兵张兵就急匆匆地跑来对我说:“班长,9月30日大队组织点验,刘干事把你那两大叠《军事记者》杂志全没收了。”真有这回事?难道我的《军事记者》杂志也属于违禁物品吗?“什么意思,我得找他去。”“班长,是不是因为上次借书的事得罪了刘干事,故意整你。”也有可能,不知道刘干事从哪儿得知我参加了军报函授学习,上次特地跑来连队找我借阅《军事记者》杂志和函授月刊,因为我在海口出差,就让他找张兵要钥匙拿,结果张兵说非要等我回来,他做不了主。“哎!都怪你这个死脑筋!上次要把这些杂志借给他不就没事了。”“班长,我也是…  相似文献   

6.
陈树新 《军事记者》2006,(12):64-64
与《军事记者》的相识是在2003年的春天。那时候,我刚刚下连。班长刘志军看我平时总在学习室读书看报,就责成我办一份连报,以提高连队官兵的读书成才热情。接到任务后,我这个对办报纸一窍不通的新兵,思来想去,搜肠刮肚,总觉得无从下手,只感叹学识浅薄,不足以胜此“重任”。我就把想法跟刘班长说了。刘班长只微微一笑,神秘地对我说:“我给你介绍一位老师吧!”我当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第二天,刘班长把我叫到学习室,指着桌上的一摞杂志对我说:“这就是我给你请的‘老师’。”我迷惑地走到跟前一看,是《军事记者》杂志。入伍以来我从没…  相似文献   

7.
通讯员园地     
用好《军事记者》这个活教材 本刊讯 刘洪杰报道 第八届“解放军报奖学金”尘埃落定,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共有15名学员获此殊荣。问及经验,12队获奖学员李程和周海保从各自的书架上拿下一摞摞《军事记者》杂志。他俩说:这就是我们获奖的“老师”,它不但博学多才,而且客观公正。只要你能向它虚心学习,定会受益匪浅。翻开他们订阅的《军事记者》杂志,几乎每一篇文章上都有用不同颜色笔画的道道。在新闻系,《军事记者》是最抢手的杂志。  相似文献   

8.
通讯员园地     
《军事记者》2007,(3):71-71
某师“新闻报道先进个人”获赠《军事记者》本刊讯函授学员郭纯树报道:近日,笔者从济南军区某装甲师政治部得到消息,该师6名在2006年度新闻报道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新闻报道先进个人”每人获得一份2007年全年《军事记者》的奖励。与此同时,该师8个科室、20个股室将看到政治部为其订阅的《军事记者》。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于万昌、刘少平报道:连日来,驻青海某汽车团官兵纷纷自费订阅由《新闻与成才》改名为《军事记者》的杂志。目前,机关干部、报道骨干已有30余人到政治处报名自费订阅此杂志。  前几年,凡订阅《新闻与成才》的机关人员和基层报道骨干,普遍写作水平提高快、稿件见报率高,官兵们十分喜爱这份杂志。新年度订阅报刊工作未开始前,官兵们就从《解放军报》上刊登的《新闻与成才》改名的启事中盯上了《军事记者》。新年度报刊征订工作开始后,他们纷纷自费订阅此杂志。政治处干事秦敏奇说:“改名后的《军事记者》将会知识更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报道:因参加军报新闻函授而受益的新疆军区某联勤分部,在引导官兵学好用好《军事记者》杂志的同时,大力鼓励官兵积极征订2002年《军事记者》杂志,目前,已有上百名官兵自费订了新年度的《军事记者》。2002年报刊征订工作开始后,该分部将《军事记者》的征订工作列入了首位,许多爱好写作的官兵也自发到邮局办理了订阅手续。采访时,一位刚办理完订阅手续的战士兴奋地告诉笔者:“《军事记者》作为军报函授中心的教材,又是全军唯一的新闻刊物,对我们初学写作者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某分部百余名官兵自费订阅《军事…  相似文献   

11.
韦干熙 《军事记者》2009,(10):69-69
我与《军事记者》相识,缘于2006年参加《解放军报》第16期新闻函授,后又订阅了2008年的《军事记者》。每次收到这份期刊后.我都认真阅读,仔细做好标注,记好笔记,力求最大限度地从中汲取营养。几年来,我虽未有大作见诸于军报.但也有数十篇“豆腐块”爬上了《人民前线》报等军地报刊。  相似文献   

12.
张宁义 《军事记者》2009,(10):68-68
我走向“爬格子”的路,完全是“铁哥”牵的线。 “铁哥”,我的亲大哥.名叫张铁国.曾经是一名军人.现在是《福州日报》记者、党报热线组组长。从军8年,他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人民前线》报、《福建日报》、《军事记者》等军内外报刊发表稿件500多篇。  相似文献   

13.
新闻窗     
全军官兵踊跃订阅《军事记者》  ●曾连续三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的济南军区某海防团把《军事记者》作为首选必订刊物,不仅保证每个报道员人手一份,而且要求订到每个基层连队。(刘晓军)  ●青岛市南区人武部连续10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该部年年都由政委亲自指导抓好订刊工作,今年该部又为每人订阅了一册《军事记者》。(李鹏举、商士安)  ●日前,65663部队孟凡利等25名业余报道员纷纷自费订阅了《军事记者》,他们说:“《军事记者》是自己最无私的老师,最热心的朋友。”(李志勇)  ●近期,驻辽西某…  相似文献   

14.
报道:日前,沈阳军区某高炮旅退伍战士孔令杰从河南省南阳市打来电话说,他已正式成为南阳日报社新闻部编辑。孔令杰原是该旅三级土官,入伍第二年就参加了解放军报社的新闻函授。任报道员期间,他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军事记者》、《前进报》等报刊上发表稿件784篇,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记报道:新疆军区某汽车团把培养官兵早日成才作为提高官兵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新年度报刊征订工作开始后,团队在将《军事记者》杂志订到排的同时,积极倡导官兵自费参加军报新闻刊授和订阅《军事记者》杂志。许多官兵为了满足学习需要,纷纷拿出节省的钱订阅《军事记者》杂志。截止11月底,全团共订阅《军事记者》杂志35本,参加军报刊授学习的9人。某汽车团鼓励官兵自费订阅《军事记者》@张海峰 @谭小军  相似文献   

16.
东海前哨某部炮连文书陈清华是一九八四年从江苏泰县港口乡入伍的。入伍不久,陈清华就爱上了新闻写作。一九八五年五月,一位经验丰富的新闻报道员告诉他说:“《新华日报》编的《新闻通讯》对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很有帮助,你不妨订阅看看”。陈清华当即到邮电局订了《新闻通  相似文献   

17.
刘鹏 《军事记者》2008,(9):66-66
看着自己去年订阅的12本《军事记者》,我的心里满是感激。是它,给了我写作的勇气和力量。它就像一位良师益友,在写作的道路上指引我前进,激励着我不断地耕耘,伴随着我在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我在心里默默地说:一定要好好地珍藏《军事记者》。  相似文献   

18.
已是3月2日了,我订的《军事记者》仍不见踪影,说心里话那份焦急和热切真的很不是滋味,每天收发员还没到我就到了收发室,几次下来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杳无音讯。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机关办事,发现康干事的桌上放着一本今年第一期的《军事记者》。我想也没想就坐下看了起来,可能是我太入迷了,康干事连叫了我两声我才反应过来。他说:“这本杂志不错,你也爱看啊?”我连连点了几下头,忽然想起我订的《军事记者》来,就忍不住地向他发牢骚:“也不知杂志社怎么搞的,我订的现在还没收到,办事也太磨了”。“噢!这本是不是你的?上星期夹到报纸里发到我这儿的,我看上面内容比  相似文献   

19.
沈阳军区某训练基地所有连队指导员,人人订阅了2009年度的《军事记者》。该基地领导非常注重新闻报道工作,要求政工干部不但会做思想教育工作、授课等,还要掌握新闻报道知识。特别是政治指导员身在基层,更应该把发生在官兵中的新闻及时报道出来,以更好地用报道促进工作。为提高自身新闻写作能力,指导员们争相订阅了《军事记者》杂志。  相似文献   

20.
王军涛 《军事记者》2006,(12):64-64
我是各类新闻报刊迷,尤其对《军事记者》杂志特别钟爱,不但自己年年订阅而且每年都要多订几份作礼品送给自己正在上大学读新闻专业的小妹以及几位在中学团委、政府宣传部门工作的同学,目的是让他们能经常阅读这份杂志,从而了解近期的宣传要点和更多的写作知识,增强新闻敏感和采写能力。笔者认为,将《军事记者》当礼品送的做法确实好。虽然订购一份或几份《军事记者》花不了多少钱,但将这份礼品在亲戚朋友以及同事间互赠互送却很实用,而且也格外有意义。《军事记者》内容丰富、政治性强、知识面宽,而且生动实在,有很强的可读性、指导性、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