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未来取向是指个体对未来时间的认知偏好和意志行动倾向,同时也包括个体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主观情感体验。在分析未来取向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提出青少年未来取向结构的理论构想:一个三维度(未来认知、未来情感、未来意志行动)六因素(广度、密度、乐观性、思虑性、计划性、执行性)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2.
采用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和自尊量表(SES)对在校大学生的未来取向与自尊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的未来取向程度较高,对未来有着良好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行动;性别对大学生未来取向存在极其显著的影响,成长环境和本科院校层次对大学生未来取向没有影响;大学生的自尊水平较高,性别、成长环境和本科院校层次对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没有影响;大学生的未来取向与自尊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道德价值观取向结构"的观点为理论构想,编制青少年道德价值观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取向结构包括利他性、利己性、个人修养、进取性4个因素,其结果与理论构想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未来取向的发展是青少年时期个体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对于青少年是否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角色、对将来自身的教育和职业规划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受发展情境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等理论的影响,人们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对其未来取向所产生的影响,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表明,家庭作为成长背景的要素之一,在青少年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家庭是影响青少年未来取向的重要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影响和亲子沟通关系与青少年未来取向三个方面回顾了家庭对青少年未来取向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道德价值观取向结构"的观点为理论构想,编制青少年道德价值观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取向结构包括利他性、利己性、个人修养、进取性4个因素,其结果与理论构想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未来取向是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个体当前的认知活动具有重要的动力引导作用,并且促使个体当前的行为指向、服务于未来的目标.青少年未来取向的积极发展不仅有利于其当前的心理社会适应,对其以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采用张玲玲等修订的"中学生未来取向调查问卷",测查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青少年提及的对未来的希望和担忧,二是青少年对未来教育、职业和家庭领域发展的规划和评价.本研究调查了上海市中心城区一所区实验性示范高中的高一年级学生的未来取向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以920名广州青少年及665名澳门青少年为被试,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编制青少年价值观问卷,并考察两地青少年价值观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青少年价值观问卷由社会观、人际观、家庭观、成就观、理想观、尊严观、生活观,及爱情观等八个因素组成;(2)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3)家庭观、成就观是两地青少年的主导价值观,但两地青少年在某些价值观维度的得分上存在差异;(4)两地青少年在“影响价值观形成的因素”的看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将“家庭的影响”和“个人生活经历的变化”视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初中生未来取向与学业成绩、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学校参与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学校参与量表、学业成绩问卷、焦虑抑郁量表和外化问题行为问卷对81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教育未来取向既直接促进学业成绩,减少外化问题行为,也通过认知、行为和情感参与的系列中介作用对其起间接影响;教育未来取向还可通过认知、行为和情感参与的系列中介作用间接减少焦虑抑郁;职业未来取向可通过行为和情感参与影响学业成绩、焦虑抑郁和外化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9.
人在一生中都会不断地思考和规划自己的未来,个体关于自己未来的思考和规划即为未来取向,它是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青少年未来取向进行系统性研究,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青少年对未来的自我认知以及相应的行为表现和情感体验等,有利于我们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青少年未来规划指导.因此,本文对中学生未来取向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构建了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的理论维度,并据此编制了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的测量问卷。对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后表明:文化认同是多侧面的,包含4个维度,该研究所构建的文化认同理论体系比较合理。《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构想效度,可以作为评定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状况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1.
韦炜  连榕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6):121-124
目的编制青少年独立能力量表,以测量青少年独立能力水平。方法通过对被试开放式问卷所作的回答进行分析整理,制定出原始问卷,然后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问卷的因素进行检验。结果问卷包含23个项目、4个维度,分别是反思性目标能力、过程的自主行动能力、行为的自我调控能力、反思性责任承担能力。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本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结论编制的青少年独立能力量表具有理想的信效度,可以用来测量青少年独立能力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编制青少年地震应激反应问卷,为震后青少年应激反应水平的测量提供合理工具。以LazarusCPT理论模型为基础,结合访谈编制青少年地震应激反应问卷,以四川震区的118名青少年为被试进行初测,对初测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得到具有22个条目的正式问卷,对四川震区的327名青少年进行正式施测,其结果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和问卷信效度的分析。青少年地震应激反应主要包含生理反应、心理反应和社会功能三个维度,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要求。青少年地震应激反应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震后青少年应激反应水平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3.
未来取向作为个体对于未来的思考和规划过程,近年来受到研究界日益广泛的关注并展开大量研究。文章对近十年来青少年未来取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主要成果进行综述,深入探索反映二者关系模型不断完善的过程,总结当前研究的不足,并且提出了探讨交互作用机制和改进研究手段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未来取向问卷、学业倦怠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482名高中生进行问卷测量,探讨高中生未来取向、学业倦怠和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未来取向与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未来取向与学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学业倦怠与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学业倦怠在未来取向与幸福感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因此,高中生的未来取向越高,其学业倦怠越低,幸福感就越高;学业倦怠在未来取向和幸福感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如雨后春笋般争相而出,悄然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文章立足当下,结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分析了当前青少年价值取向所呈现出的多元性、功利性、现实性、唯我性、不稳定性及差异性特点,为青少年价值取向的正确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960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探讨高中生生命意义感和未来取向之间的相关关系,旨在探索在促进高中生未来取向发展上生命意义感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高中生对未来教育和职业的探索热情显著高于对未来家庭的探索;男生在未来家庭规划和家庭情感态度上均显著高于女生。偏相关分析得出,生命意义感两维度与未来取向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寻求生命意义与拥有生命意义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发现,寻求生命意义和拥有生命意义对未来规划和情感态度均具有显著的预测力。中介效应检验得出,拥有生命意义在寻求生命意义和未来取向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2029名青少年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自行编制的《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问卷(正式)》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2)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的发展总体处于中等水平;(3)青少年艺术学业自我及其各维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城乡差异以及学校类型、就读学科类别、学科偏好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编制农村教师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方法该研究以187名农村教师为被试,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确定包含21个项目的问卷。结果:问卷包括远目标探知、未来效能、行为承诺、未来意象、目标完成5个因子,它们可解释总变异量的59.718%;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和分半信度分别为0.772、0.784和0.638;问卷中各因素之间具有较显著的相关(r=-0.289-0.699,P<0.05)。各因素与总分具有很高的相(r=0.251-0.765,P<0.05)。结论:编制了农村教师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包含5个因子,问卷具有较好信度效度,适合作为农村教师未来时间洞察力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95):1-2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较为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时期,而且在这个时期对于自身价值观的形成相当重要,其价值观会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言行以及思想。所以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去正确地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良好的价值取向便成了一个较为重要的社会问题。本文以此为论点来讨论当前青少年价值取向的特点及其影响价值取向的因素及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高中生职业成熟度与领悟社会支持、未来取向的相关关系,运用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青少年未来取向量表对347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高中生职业成熟度一般。(2)高中生职业成熟度与领悟社会支持、未来取向存在显著正相关。(3)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未来取向能较好地预测职业成熟度。结论:高中生职业成熟度一般;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未来取向与职业成熟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并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