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站在白云级统的“三省坡”向四周放眼一望,只见湘桂黔边境地带的侗乡林海茫茫,好象是一座绿色的海洋,而侗族山寨如同星罗棋布的小岛,散布在滔滔绿海之中,如果深人侗乡绿色宝库中,你就会发现山周围那些铁骨鳞峋、虬枝横空的古松古柏,苍劲挺拔的古杉,称为“活化石”的银杏,百年不失芳香的棺木和拓本,与金碧辉煌的鼓楼,壮丽雄伟的风雨桥、幽雅别致的凉亭相映成趣,交互生辉.过去侗寨古树成荫。《侗款》是这样描述的:“寨头有枫树,一辈子风吹不动;寨中有和木树,一辈子雷劈不动;寨尾有古树树,风不敢吹、雷不敢闪。古树都有三大…  相似文献   

2.
“合拢饭”是侗家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和待客礼俗,是款待尊贵客人的集体性行为。通过对“合拢饭”的传说起源和实地考察,反映出其民族人格特征和文化类型。这种民族文化记忆中的“和睦共生”与“以邻为善”的生态美学,是与自然和他者的适生智慧。随着异域文化、主流文化的涌入,侗乡古老文化传统遭遇现代文明的挑战.带来文化冲击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青石板遍布着侗乡的每个寨落。“青石板,石板青,层层石板连大厅,月照石板青闪闪,浓茶米酒沁人心。”侗乡分布在湘西南、黔东南和桂北,侗乡人民勤劳勇敢,更热情好客,侗寨中的路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最具特色的要数通道、三江、黎平三县的青石板路,你如果愿意,请和我一同走进侗乡吧!侗乡有着几百年的历史,在寨中,从风雨桥到寨门的迎宾路铺的均为青石板,鼓楼主干线,下到溪边洗刷码台,从寨尾山脚到山腰的凉亭,铺的也是青石板;越过溪水到龙泉的小桥,各房族到萨堂的路铺的还是这青石板。其石板的规格长短不一,厚度不均,但都能衬托出每种场合的实…  相似文献   

4.
据《吕氏春秋》卷十七记载,孔子带着门生周游列国时,被匡城人“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粒”,极度困顿。门生颜回好不容易弄到一点粮食,连忙生火煮饭。当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从锅里抓了一把饭送到嘴里吃了,很不高兴,对颜回的为人产生了怀疑。待颜回把饭送到他面前时,他故意说:“刚才我打瞌睡时梦见死去的父亲,想祭奠他老人家,饭要干净才行。”颜色连忙说:“不行,这饭不干净。刚才煮饭时,烟尘掉在锅里,我不想把饭都泼掉,又怕先生吃了烟尘,于是我就把这一团脏饭抓起来吃了。”孔子听了颜回的话,心里很不平静,感…  相似文献   

5.
明清兴盛之际,薪黄(原蕲州、黄州地)境内山寨林立,大小30O余座。其中名寨48,号日“蕲黄四十八寨”①,主要分布于罗田、黄冈、麻城、黄梅四县。罗田有天堂寨、石柱山寨、鹤皋寨、乌云寨、黄狮寨、仙女岩寨、周家山寨、韭菜岩寨、扬旗寨、古羊寨、薄金寨、富主寨(亦名“富猪寨”)、大恼寨、云峰寨、大龙寨、白马寨、尖峰寨、李蟒岩寨、观音山寨、大罗山寨。黄冈有金盆寨、响水潭寨、白云寨、何家山寨、天马山寨、淋山河寨、桃花洞寨、寨云垴寨、大崎山寨、小崎山寨、马家潭寨。麻城有东山寨、石子寨(亦名什子寨)、云雾山寨、塔子山…  相似文献   

6.
偷来的味道     
在很多年前,有一个国家里居住着一个穷得几乎没有钱的学生。他住在一家饭馆的上面,他的房间在楼的后面,下面是厨房,饭馆老板非常吝啬,没有人喜欢他,但是他的饭做得很棒,很多人都来他的饭馆吃饭。一天老板正在厨房静静地工作,听到穷学生和他的朋友在聊天。他的朋友说:“住在这种寒酸的屋里你一定很不开心。”“不,”学生说:“我一直忙于学业,对我的屋子没兴趣。”“但你只可以吃米饭——你没钱吃美味的菜。”“是,这是真的,我只能吃米饭,但是厨房里飘来的菜香使我的饭更有味道。”饭馆老板震怒了,这个学生竟然窃取了他厨房里的味道,他决定将…  相似文献   

7.
"合拢饭"是侗家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和待客礼俗,是款待尊贵客人的集体性行为。通过对"合拢饭"的传说起源和实地考察,反映出其民族人格特征和文化类型。这种民族文化记忆中的"和睦共生"与"以邻为善"的生态美学,是与自然和他者的适生智慧。随着异域文化、主流文化的涌入,侗乡古老文化传统遭遇现代文明的挑战,带来文化冲击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李丽丽 《文教资料》2013,(32):146-147
“一锅饭吃十个人”从字面意思上看,这个句子似乎不合逻辑。“饭”怎能吃“人”?但说汉语的人,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一锅饭吃十个人”意思是“一锅饭可供十个人吃”。语言学界已展开对此类句子的研究,但研究方向各不相同,有从主宾可易性角度进行研究;有从构式语法方向展开研究;有从施事宾语句方向入手研究等等。本文试图从句法、语义、语用这三个角度出发.仅对“一锅饭吃十个人”这一个句子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云清 《教育》2007,(1S):59-59
我家儿子今年才9岁,可熟悉的人都称他“老干部”。 平时,“老干部”常在家里摆老资格,说他“抚养”了我们,他累了,身子累得又瘦又小,说我们不尊重他,他很伤心:饭也不想吃了,觉也睡不好……两年前的一天,有一朋友觉得很搞笑,就送他一个老干部的称号。  相似文献   

10.
先要洗好碗     
张桦 《吉林教育》2005,(1):69-69
古代有个小和尚.他急于修成正果。一天.他去拜见一个有名的方丈。方丈让小和尚跟他一块吃粥,吃完粥.方丈站起来把饭钵洗洗,小和尚继续吃。末了.小和尚问方丈:“修道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方丈说:“就像我。”小和尚又问:“大师也要修行吗?“方丈微微一笑,反问小和尚:“你吃好没有?”小和尚答吃好了。方丈就说:“那么,你去把自己的钵子洗一洗。“  相似文献   

11.
“一锅饭吃了十个人”这类容纳句经常出现在日常口语中。这样的句子常使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感到费解和困惑。“一锅饭吃了十个人”与“十个人吃了一锅饭”,两者看似有着相同的含义,但事实上,这两种形式具有各自不同的句法和语义特点,有不同的语用需要。  相似文献   

12.
目前,许多民族地区仍保留着许多传统的社会组织。“寨老”、“侗款”是侗族地区主要的传统社会组织,在传统的侗乡村寨治理中居于主导地位。通过对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的调查发现,在国家介入的推动下,传统的“寨老”、“侗款”在经过结构功能的创造性转化后,变成了与现代乡村治理相契合的“老年人协会”,这对于其他民族地区的乡村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明清兴盛之际,蕲黄(原蕲州、黄州地)境内山寨林立,大小300余座。其中名寨48,号曰“蕲黄四十八寨”,主要分布于罗田、黄冈、麻城、黄梅四县。 罗田有天堂寨、石柱山寨、鹤皋寨、乌云寨、黄狮寨、仙女岩寨、周家山寨、韭菜岩寨、扬旗寨、古羊寨、薄金寨、富主寨(亦名“富猪寨”)、  相似文献   

14.
巧猜年龄     
某一天有一个人进了一家小餐馆,点了一份简餐,吃着吃着就跟老板聊子起来老板说他有三个小孩,于是客人问他:“你的三个小孩各几岁了?”  相似文献   

15.
<正>“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会做饭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前我一直认为“厨神”这称呼非老妈莫属,现在,我们家又多了一位新晋“厨神”——我的老爸。论厨艺,现在家里可是谁也比不上他。老爸不仅厨艺高超,手速之快也让其他人望尘莫及。他居然能让嫌鱼腥而不爱吃鱼的我,在吃了他做的红烧鱼后,爱上了吃鱼。  相似文献   

16.
晓晓的舅舅从美国回国 探亲,晓晓的妈妈准备在家 里请舅舅吃饭。在吃饭的时 候,妈妈特意拿出了一套非 常精美、漂亮的陶瓷餐具盛 饭盛菜。晓晓的妈妈准备的 都是舅舅在国内时喜欢吃的 饭菜,可舅舅吃得并不太 多。晓晓和妈妈很奇怪:“舅 舅是不是出国久了,不习惯 吃中国饭了?”舅舅只好 说:“不是饭不好吃,而是餐 具有问题。这些餐具上漂亮 的彩绘图案含有铅,人吃了 会对身体构成伤害,尤其是儿童,他们的身体内如果含铅量高,会影响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舅舅学的专业就是化工。晓晓的妈妈便让他详细地讲讲铅的危害都有哪些。 通…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孩子真是让人捉摸不透,他们做的有些事情着实令人费解,可能是生活时代的差异吧。就拿儿子最近的吃饭来说,每次去餐馆吃饭,他总至少要两份饭菜,即便是我们这些“陪吃人员”吃得饱饱的他也不会放过,还得装模作样地吃上几口。我们将这一份多余的饭菜戏称“看饭”。为什么孩子自个儿吃饭的同时还要点一份“看饭”呢?这多浪费啊!可在孩子的眼里,这份“看饭”是对他“面子”的一种维护。  相似文献   

18.
看点扫描: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民居70%为木结构楼房,90%村级为寨落,是全国少有的典型的寨落民居群。以独峒乡座龙侗寨为代表的一批寨落群于1992年被评为中国侗寨民居典范。三江全县境内侗寨里的鼓楼有171座,侗寨风雨桥108座,数目为全世界之最。  相似文献   

19.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李达想到延安去为党做些工作。他在重庆找到组织部长博古。博古问:“你去延安要什么条件?”李达回答说:“我只要有口饭吃。”博古听后冷淡地把他打发走了。事后,博古对周恩来同志讲,李达想到延安去,竟然还向党提出条件。周恩来迫问,“他要什么条件?”博古答:“他说要有口饭吃。”周恩来气愤地说:“他说要口饭吃,就是没有条件嘛!你为什么要赶他走呢!”  相似文献   

20.
从前,有位落第秀才,整天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生活甚是清苦。一天.他经过一家酒店,店主笑嘻嘻地对他说:“秀才,我出一个谜语,你若能猜中,我就请你吃一顿酒饭。”秀才点头答应。只听店主吟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