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明代太仆寺因管理马政之需,掌握着大量马政资源。明中叶以降,随着赋役折银制和货币白银化的展开,马政资源相继转化成白银收入,太仆寺因之兼具财政机构性质,衍生出财政管理职能。通过征收、库存和支出三个方面的管理,太仆寺对其财政进行了有效的管理,致使常盈库名符其实,常有盈余。至嘉、隆之际,常盈库积存白银达一千余万两,对当时国家财政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明代,马政为一朝之重,因此明政府在全国采用官养、民养相结合的牧养方式。在辽东边地,则建立了行太仆寺、苑马寺等官方机构来管理这一地区的马政、孳牧马匹。但随着明代中后期马政败坏,明朝在辽东的养马方式、行太仆寺、苑马寺的职能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明代马政制度的变革,南京太仆寺由官牧转向民牧,由有马无银变为有银无马,南太仆官员与牧养军马相关的职事日益减少,这为他们热心滁州文化提供了经济基础和时间保障。南京太仆寺在营建景观、文学雅集、编刻文集及捐修教育设施等方面为滁州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明代马政按其牧养形式,一般分为官牧和民牧两种类型:行太仆寺和苑马寺所属官马,由国家划拨专门的牧场,抽调卫所军人组成“队军”,或发充有罪人犯组成“恩军”等,集中组织牧养,这种牧养形式称为官牧。南北两京太仆寺所属官马,则借鉴宋代“户马法”和“保马法”,即所谓蓄之于民的做法,由南北直隶、鲁豫、两淮及扛南民户领养,这种牧养形式称为民牧。官牧和民牧马匹用途各有不同,按照明朝的制度,“官牧给边镇,民牧给京军”,即是说官牧马用于防边备御,民牧马则用拱卫京城。明代西北马政,按其牧养形式划分,属于官牧的范畴。无论是在官牧制度还是在民牧制度中,“马价”问题都是明代马政研究者所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清朝统一新疆以后,为恢复和发展新疆地区长期遭受战乱破坏的社会经济,在新疆进行了一系列经济开发活动。其主要的一项经济活动是兴办官牧厂。新疆有着土地辽阔、草原宽广的优越自然条件,因此清廷因地制宜,配合各种环境,在新疆各地设立了官办牧厂,规模较大的有伊犁、...  相似文献   

6.
清军入关前,已建立了严密而有效的军事建制。特别是八旗军中的左右两翼王的设制,在努尔哈赤开国创业时期,很好地发挥出了八旗劲旅的战斗力。两翼王享有极高的威望。皇太极时期,为消除异己及削弱王公大臣的势力,不再设左右两翼王。清军入关后,由于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左右两翼王和两翼军的职能也发生了改变。左右翼王制的设立和演变,反映了清初国家向封建制过渡的这一阶段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北宋时期,统治者重视马政,并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马政制度。从马政的两个主要方面——牧马和市马可以考察北宋时期的马政制度。  相似文献   

8.
在简牍材料中有部分关于汉代马政的内容,本文通过梳理这些资料归纳了西汉时期马政的一些方面.包括饲料供给、马匹登记和疾病治疗等.  相似文献   

9.
马匹,是清朝实现和巩固大一统国家统治的重要军事装备。如何保证马匹的供给,成为清朝统治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入关之初,清朝通过茶马贸易、贡马、捐输马、市马等多种渠道采办马匹,但这并不能保证清朝获得充足、优质的马匹。为了拥有更稳定的马匹来源,清朝逐步在长城以北以及各八旗、绿营驻地建立起了大批官牧场,形成了由太仆寺、上驷院、八旗和绿营四部分组成的马匹蓄养体系。  相似文献   

10.
针对清代马政,学者们从不同的着眼点虽已进行了若干研究:牧场、马队、马政机构、茶马之制等都有所涉猎,但总体上,对清代马政的现有研究还存在着就事论事、畸轻畸重以及缺乏全局观照等不足。  相似文献   

11.
晚清在日益深重的内忧外患的煎迫之下对马政先后进行了传统的整顿和近代的改革。同治年间发起的传统整顿在马政的机构设置及管理制度建设上毫无建树,加之马政官员的因循亵玩,"搜军实""挽颓风"的愿望落空;光绪末期新政大潮中的马政近代改革在机构、制度乃至理念方面努力与世界同步,却由于财政的极度困顿、官僚整体性的麻木不仁和科技的发展而导致的马政日趋被边缘化等不利的外在环境的牵扯而流产。  相似文献   

12.
汉代的马政与养马高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养马业发展有军事、政治、交通等多方面因素。马匹对于国家的强弱盛衰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此统治者大修马政,鼓励和支持养马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政治的变革,汉代的马政有几次大的波折。  相似文献   

13.
所谓马政,是指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对于官用马匹的牧养、训练、使用和采购等业务的一种行政管理制度。它最早见于《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游牧别群,则絷腾驹,班马政。”《周礼》中也有许多关于马政职官及将马匹按用途分类的记载。秦、汉以后。则规定以太仆卿管理马政,并逐渐设置完整的马政机构。“马者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行,而兵之所恃以取胜也。”所以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马政,明朝更是如此。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洪武八  相似文献   

14.
北宋时期,统治者重视马政,并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马政制度.从马政的两个主要方面--牧马和市马可以考察北宋时期的马政制度.  相似文献   

15.
明代西北马政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政,是中国古代封建国家对官用马匹的采办、牧养、使用等诸多方面所实施的管理制度.在封建时代,马匹不仅是当时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的主要畜力,同时也是驿传交通特别是军事战争的重要工具.所谓“功战之际,马功居多”.因此,历代封建统治者无不十分重视马政.  相似文献   

16.
马是古代最基本的交通工具和军事装备,历代有雄才大略的统治者无不重视马政。固原历史上的养马业——马政,一方面与其地理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与中原安危关系密切。本文较为详尽地论述了固原马政始于周秦、盛于汉唐、持续于明、衰于清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它是伴随着中原政治、军事与边地战争关系而发展和兴衰的。  相似文献   

17.
“马政”是“掌王马之政”的缩语,出自《周礼·夏官·校人》。马,《说文》、《释名》均音训为武也,马与武事有密切关系,故养马用马被称为“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周礼》中有很多淡及马政的条文,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有关马政的制度。“天子有十二闲,马六种;邦国六闲,马四种;家四闲,马二种。”每厩为一闲。校人具体负责掌管马政,“政谓差择养乘之数也”。  相似文献   

18.
明代西北马政机构置废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西北马政是明朝政治经营西北的一个重要步骤。本文论述了明代西北马政机构的设置缘起、处所、废损情况及其原因,并述及这些机构的职司、设官及其演变情况,进而探讨了这些机构的设置与废损对整个西北马政的影响,以及明朝对西北政治经营的当否。  相似文献   

19.
明代西北马政是明朝政治经营西北特别是巩固西北边防的重要步骤,而仆苑官牧制度则是西北马政重要内容,这些制度及其演变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反映了西北马政始盛终衰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大宛乃汉代中亚一小国,汉武帝太初元年到太初四年,西汉王朝动用几十万军队、十几万匹牲口,先后两次对大宛征战。此战耗资巨大,天下骚动,战士阵亡近十万名,战马损失三万多匹,是西汉王朝在中亚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的军事活动。关于这场战争的动机,学者们曾颇多争议,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改良马政说。余嘉锡先生认为,汉朝发动这场战争的动机是为了求得大宛的良马以改良汉朝的马政,以资军国之用。二、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