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近日在北京揭晓并颁奖,青年“打工诗人”郑小琼与周晓枫、戴来、谢有顺等七位青年作家摘得本届文学奖,郑小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很满意目前一边打工一边写诗的生活,时常收到的稿费给她的生活平添了些许亮色。对于评论界称她的诗歌过于阴暗,郑小琼并不认同,她说:“我的生活底色是灰的.我只写眼见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新批评的角度解读郑小琼的打工题材诗歌,从诗歌本体出发分析郑小琼诗歌的肌质与结构,提取郑小琼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归类分析,探讨其打工题材诗歌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郑小琼组诗《黄麻岭》,表现远离故土到城市打工的青年女性那异常丰富的内心世界,抒写一代青年女性面对大城市的巨大压力所表现出来的以忧伤为主调  相似文献   

4.
<正>写作营项目:《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借鉴《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赤壁赋》《登泰山记》中的艺术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散文。写作营目标:明确散文的写作特点。如何发现生活中值得书写的经验?如何剪裁这些经验成为一篇散文?应该从何处进入散文书写的母题?如何书写共通的情感以向读者发出邀请?  相似文献   

5.
郑小琼组诗《黄麻岭》,表现远离故土到城市打工的青年女性那异常丰富的内心世界,抒写一代青年女性面对大城市的巨大压力所表现出来的以忧伤为主调的复杂情感,是一组信息量大、情感独立、思想深刻、形式独到的好诗。  相似文献   

6.
哭泣与流泪     
教师引导阅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和鲍吉尔·原野的散文《让高贵与高贵相遇》,以"眼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诗  相似文献   

7.
郑小琼,人称她“打工诗人”,她的诗也被认作“打工诗歌”。但正是这个出身农村,一直在外打工,未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化写作训练的女青年,近年来在中国诗坛崭露头角。她的诗字里行间回荡着一种激烈的社会批判意识。然而,郑小琼被人关注,并不仅仅由于她的社会批判立场,而在于她的作品总给人一种异质、甚至有几分“残忍”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和而不同     
“庸俗”散文议一般说来 ,人们在理论上都承认散文没有题材上的限制 ,什么都可以成为散文的表现对象。但实际上 ,有形无形的禁止是很多的。前不久 ,看到四川雷立刚先生的一个意见 ,他说现在人们对写性没有什么异议 ,差别只在怎么写。但如果说要写挖鼻孔这种普遍的人性“爱好” ,肯定会有许多人不以为然。他反问道 ,既然能写性 ,为什么就不可以写挖鼻孔抠脚缝之类 ?我非常赞同他的质疑。犹记五年前 ,我在《天涯》上发表了一篇《厕所笔记》 ,即被上海的刘绪源先生斥为无聊之及的瞎聊。说随笔之类乃是古往今来届指可数的几个人能写好的文体。我…  相似文献   

9.
大凡优秀散文都贮满诗的意境,意境乃散文的生命。诚如前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指出的:“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象苹果饱含着果汁一样”(转引李洛元:《笔谈散文》)。杨朔也曾强调:“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海市·小序》),他写散文“常常在追求诗的意境”。由此可见,从散文诗化这一点研究杨朔散文应是成功地获取其审美效应的真谛。  相似文献   

10.
湖南日报主任记者、省作家协会会员唐曾孝写的《暖流》,最近由湖南出版社出版。他从事新闻和文艺30多年,写了许多作品,这是他出版的第四本书。该书为记实性散文、特写和报告文学集,14万字,20多篇作品,其中有3篇获奖。《哲学巨星的殒落》是记述李达同志不平凡的人生道路,发表后被全国多家报刊转载,后被收入湖南省新时期优秀作品选的《散文·报告文学》卷中。《瑶寨唢呐声》、《山村在闪光》分别  相似文献   

11.
一说冯至的散文,人们就会联想到《东欧杂记》,或者还会联想到《山水》。《东欧杂记》是解放以后写的,《山水》14篇(含《后记》)有10篇写于抗战期间,其中只有4篇写于抗战以前。收集得如此之少,似乎作者对自己青年时代写的散文并不看重,然而,我们却不能这样看待。这些散文,无论数量与水平,都值得我们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杨朔《画山绣水》、《海市》、《泰山极顶》、《樱花雨》、《荔枝蜜》等散文的评析,阐述杨朔的散文艺术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善用想象,借景言情,托物见意,形散神聚,把散文写得深邃、隽永;善用比喻,讲究跌宕,曲径通幽,一波三折,把散文写得生动、多彩;善用抑扬,虚实结合,避俗求新,结构严谨,把散文写得清新、优美。  相似文献   

13.
有学生来信问我:“高考时常有一些散文题目,例如前几年的全国考题《尝试》,上海试卷的《遥望星空》、《面对大海》,如果遇到这种题目是不是应该写散文?怎么写?”这两个问题,前面一个容易回答:应该写散文。虽然高考作文题常有“文体不限”那句话,但每一个题目仔细想想是有差别的。例如《遥望星空》、《面对大海》一类题目,最好还是写成散文为好。因为你去论证“什么叫面对大海?”“为何要遥望星空?”显然不恰当,而要去写一篇切题的记叙文,有时又很难编个恰当的中心。所以结论是应当写散文。但是第二个问题却很难回答,原因有二:一是我虽然也写…  相似文献   

14.
一、背大作家巴金早年在《谈谈我的散文》中说过这样的话,他喜欢写散文而且写了十多本散文集,首先应该感谢以前的老师强迫他背《古文观止》。茅盾背《红楼梦》也成了  相似文献   

15.
1982年我在《光明日报》发表散文《晋祠》,当年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并应教学需要写了一篇《我写〈晋祠〉》。16年后,1998年又有一篇散文《觅渡,觅渡,渡何处》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许多语文刊物希望能再写一篇文章,谈谈《觅渡》的写...  相似文献   

16.
洁尘是四川知名的散文作家,自1997年以来,她先后在多家出版社出版了二十余部散文随笔集,她在其散文创作中展现出审美视角的不断轮动与转换的特征。这无疑是一种有趣的文学现象。以她的《提笔就老》《一朵深渊色》《啤酒和鲈鱼》为理论观察对象,通过对其分析、评述和阐释,力图窥探作者散文创作的秘密,尤其是作者散文创作给予四川当代散文的深刻启示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王勇 《语文学习》2021,(5):35-38
赋文是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兼具诗和散文的一些特点,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将其概括为"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历史上诞生了许多文质兼美的赋文,在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会选入一些名篇.其中,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晚唐杜牧的《阿房宫赋》、北宋苏轼的《赤壁赋》入选频率最高.这四篇赋文中,...  相似文献   

18.
高尔基曾经指出:“我们的青年是否也可以试一下,热情地用散文来写人们,并以他们的工作自豪,使散文自然而然地变成诗。”(《回忆高尔基》)散文家杨朔曾说:“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海市·小序》)这些精辟的论述,说明散文与诗最为亲近。散文与诗的类似之处表现在很多方面,但高尔基所说的“热情”,亦即作者对生活的热烈的感情,应该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外优秀作家的创作实践向我们表明,散文与诗同样特别重视创作主体的热烈  相似文献   

19.
象征,就是用此物暗指彼物,用某种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近的抽象的精神品质或现实关系,表达与之相似的思想感情的一种含蓄的艺术手法.用这种手法为主写成的散文,称为象征散文.象征散文的主题深邃,在作品形式内容之外,总含蓄着更丰富更深刻的意义.象茅盾的《雷雨前》,写的虽然是自然天气,但曲笔见真情,鲜明而形象地抨击了旧中国停滞、沉郁的社会生活.作者说,这是“用象征的手法写了三十年代整个中国的政治与社会矛盾.”(《茅盾散文速写集·序》)  相似文献   

20.
散文是和小说、诗歌、戏剧并称的一种文体。散文的基本类型包括写景抒情散文、记人叙事散文和哲理性散文。苏教版必修一、二中有三篇记人叙事散文,分别是杨绛写的《老王》,汪曾祺写的《金岳霖先生》,孙犁写的《亡人逸事》。这三篇文章,事中有情,寄情于事,两者互相渗透,互相交融。语言干净、平易、真挚,不雕琢,不粉饰,文笔如行云流水,收放自如。善于运用抒情与叙事并用的方式,在娓娓叙事过程中让自己的感情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