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文本中的留白是作者将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留下空白,让人浮想,叫人回味。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留白,这些留白形式不同,有的是一个关键的词句,有的是一个标点,有的甚至是一幅插图。形式虽不同,但这些留都白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让学生在想象中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那么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巧用文本留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精彩呢?本文从巧用文本留白,激发学生情感;妙用文本留白,加强语言训练;活用文本留白,强化习作训练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2.
文本留白是指在作品中留下空白,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进而产生"无形胜有形"之效。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本留白的作品还是比较多的,教师如何妙用文本留白,成就精彩课堂?本文从细细品读文本,寻找文本留白;妙用文本留白,丰富学生情感;妙用文本留白,提高表达能力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3.
微格教学是针对相对单一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讲习训练,使得学生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教学中发展语文素养。本文以"留白教学"为微格训练点,创造性地整合取舍文本资源,引导学生着眼课文中的"留白",有效"补白",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78):32-33
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无数语文老师努力追求的目标。怎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性教学的前提是必须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有效性教学的关键在于找准文本的切入点,文章的标题、线索、文眼、矛盾之处、文章的留白,甚至一个标点、一个词,都可以成为解读文本的切入点;有效性教学的效果体现在真正促进了学生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的留白不仅是一门教学的技巧,更是一门教学的艺术。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留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留白丰富文本内涵;留白丰满主观意象;留白活跃学生思维;留白精彩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6.
<正>文本留白是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它给了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语文教师如果能巧妙地利用文本中的留白,就能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如何立足文本实际,有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留白,得"意"会"言"?一、抓住质疑问难处留白,点燃思维火花收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篇篇都是经典,作者用不同的叙述形式再现了自己独具匠心的表达。在课堂学习  相似文献   

7.
留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一篇好的文章就是一件艺术作品,在文章中作者往往留下了很多的空白点,让学生去想象,去思考,去和作品对话交流。在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对文本留白的挖掘和利用,在教学时巧用一些留白艺术,既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也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运用“留白”的手法:预设留白,创设感悟契机;解读留白,挖掘文本内涵;追击留白,深化文本思想,构成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阴晴圆缺”,让学生主动地探究,用自己的知识和独特的经验去体验,去“补白”,去演绎,去创造。  相似文献   

9.
<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优化,让课堂教学灵活生动,生机勃勃。其中采用适当的切入方法,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切入中,抓住课文题目进行切入是把握文本内容、进行深度阅读的有效途径。标题就是文本的眼睛,抓住了标题,可以有效抓住文本的主要内容及情感,打开语文教学的窗户,演绎出语文教学的精彩华章。一、巧妙质疑,整体感知  相似文献   

10.
“留白”是一种教学技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实施“留白”手段,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空间,而且能显著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意想象思维。文章主要探讨“留白”技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从导入环节的设疑“留白”、新知讲授的恰当“留白”、文本阅读的语意“留白”、语篇延伸的写作补白四方面,论述“留白”技巧具体的实施策略,旨在为广大教育人士改良语文教学方式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借助“留白”强化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杨凯文 《考试周刊》2013,(53):33-34
"留白"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给欣赏者遐想的余地。"留白艺术"被广泛运用于文学、电影、戏剧、摄影、装饰、书法等领域,是中国艺术审美的一个重要部分。就语文文本而言,要利用好文本中的"留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在当前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布置诸多任务,造成学生在学习方面无法找准文章主题,长久以往造成学习倦怠。因此,适度将书画艺术中的"留白"作为一项教学方法,对静态文本作动态阅读,使学生从无中读出有,从有限中读出无限,从浅处读出深来,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留白,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下一定的空白让读者体会和想象.是中国画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教学中教者如能敏锐抓住文中的留白处.引导学生补白.不但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也能有效的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增加课堂的语文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者要引导学生补白.首先就要学会捕捉文本中的留白。那么.文本中的留白究竟在何处呢?一、言内藏白。意蕴无穷  相似文献   

13.
一般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文本剖析教学上,却忽视了对文章标题的细致剖析。其实,文章标题属于一篇文章的题眼,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可以说,文章标题是一个窗口,学生可以透过标题,剖析到文章的内容、思路、脉络、主旨等。为打造优质语文课堂,有必要引导学生"剖析文章标题,凸显独特价值",让语文教材中的标题发挥出其独特的教学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学习的本质是人本与文本的碰撞,若能透视文本生命图系和作者构思的契合,并与读者心灵感应,就能触发审美的共鸣,让语文学习在课堂中呈现勃勃生机,彻底改革语文读本在学生眼里的"冷硬面孔",而变得娇美可爱、活力四射。我认为生态语文应该是充满生机的语文,也应该是彰显生命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留白",让学生学好语文?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呢?今天我将从导入时留白、重难点处留白、故事结尾时留白三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的基本教学形态是“搞活动”,文章标题是开展语文活动的有效抓手;通过标题比较、标题改换、标题添加等形式开展语文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内容、主题、情感、结构、手法等方面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综观许多语文教材中的写作内容,有关指导学生拟写作文标题的专项知识与训练竟多为空白;在基础年级的语文文本教学中,也常常注重文本内容的分析探究,而忽视对标题与文本内容相互关系的审视。同时,学生在写作时,拟写作文标题的意识普遍薄弱,敷衍了事的现象并不鲜见。于是到了备考阶段,  相似文献   

17.
以文章标题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标题来解读文本,是一种有效的阅读策略。聋校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强调文章标题的重要作用,通过解读标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增强学生阅读信心,提高学生阅读效率,使其在语言实践中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8.
王美双 《学子》2014,(9):56-58
留白是一种教学艺术,将其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打破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弊端,深化语文教学的改革活动。笔者在本文简单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留白策略,可以利用给留白教学策略设计疑问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阅读时间,引导个性化阅读活动的进行;将课文与学生生活情感紧密联系,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正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文本中有大量的"留白",这些"留白"是学生讨论和思考相关问题的有效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些"留白"的作用。一、利用"留白"丰富文本文本中的大量"留白",都是编者为学生表情达意、开展创造性活动而设计的。教师带领学生利用"留白"的过程,实际上是让学生敞开内心世界,用已有的知识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重新创造文本的过程,更是丰富文本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中的"留白",激发学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从文本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表达及语言能力,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质。语文教学中的留白就是将教师、学生与文本有机串联起来的重要载体。巧妙适宜地运用留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必然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为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静态的文本中挖掘出人物留白、符号留白、情节留白,引领学生合理想象,填补空白,深刻体会留白的意蕴,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表达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