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何为“有感情地朗读”?在很多公开课上,常常听到教师对学生说:“请你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读。”于是,学生立马拿捏起腔调,“声情并茂”地读起来。读完后,往往会博得教师一句“你读得真好!  相似文献   

2.
摇篮     
一、示范朗读,寓理于悟师:今天我们刚认识,梁老师想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欢迎吗?如果我读得很棒,你们就热烈鼓掌;如果觉得老师读得不够好,就请举手,给我提意见,好吗?(师朗诵诗歌《轻轻地》。)师:我读得怎么样?生:老师读得很快。生:我们听不懂。师: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师再次朗读。)生:你读得很轻,我都听不见了。生:你读得很慢。生:你读得很小气,不大方。师: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我最后再读一遍,好吗?(师朗诵诗歌《轻轻地》。)生:老师读得有感情了。生:你的表情很好,动作也加出来了。生:老师,你读得很温柔。师:刚才,老师第一遍没读好,就读第二…  相似文献   

3.
<正>师:同学们,菲格雷特总统在这次特殊的葬礼上会讲些什么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师:课文中哪一段概括地讲了菲格雷特总统演讲的内容?生:第八自然段。(大屏幕出示第八自然段)师:谁来读?(指名学生读)师:你读得很激动,谁能读得流利一点?(指名学生读)你读得很流畅,谁能读得比他声音还响亮?(又一位学生朗读)她读得饱含深情。让我们一起读。  相似文献   

4.
于永正老师诙谐地把表扬学生的话比作“帽子”。他说:“每天上课。我总要准备一百顶‘帽子’,看着哪儿合适,就随意地送你一顶。送他一顶。”的确如此,在于老师的课上,你经常会听到:“你读得真好。很投入、大家都被你有声有色的朗读陶醉了”;“说得多好啊,既准确又严密”;“回答得好极了,你叫什么名字? 我要记住”……不知不觉中,一顶顶“帽子”飞到了学生的心灵上、他们的学习热情火焰一般地燃烧起来。  相似文献   

5.
教《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这篇课文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把自己用卡纸做的一只蝈蝈送给了朗读最好的那位学生。为了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再来读读这篇课文,我灵机一动,说“:现在有没有哪位同学再来试试,读得好老师教你画蝈蝈,你就可以自己画一只绿色的蝈蝈了。”我本以为这样  相似文献   

6.
<正>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总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谁来评价这位同学的读文情况。随着老师的提问,学生纷纷开始评价:有的同学评价说我觉得他读得没有感情,我能有感情地读一读;有的同学评价说××同学声音太小,如果声音再大一些会更好;还有的同学会说我觉得他读某个词应该重读……那么为什么要有感情地读课文呢?我们要带着怎样的感情读课文呢?我们为什么只能带着这样的感情读课文,而不能带着那样的感情读课文呢?为什么读课文要大声,难道读整篇课文都大声,而没  相似文献   

7.
正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而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要重视朗读,在朗读中感悟。因此,朗读要读正确,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朗读教学中,学生能借助课文中的拼音和工具书读准字音,并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课文读流利,可是低年级学生对于有感情地朗读往往把握不住,需要教师的引导。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呢?一、教师有感情的范读,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以前教高年级时,在阅读课上,我经常要求学生自由读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新课标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悟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果学生不能把一篇文章读通渎顺,淡何理解。反之,如果学生能够把一篇义章读得有声有色、入情入境,说明学生对文本已经有了一定的瑚解和感悟。可见,朗读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9.
审视新课程实施之后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在实践和操作层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课堂片面追求热闹,到处是老师声情并茂的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其实学生就会大声朗读)、“我听出来了,你把这几个字读得特别深沉”.学生在老师的暗示下.也会装腔作势地模仿,听起来很像“那么回事”.似乎学生真把感情读出来了.也就是把“文中的情感悟出来了”。  相似文献   

10.
朗读能力是最基本的语文素养之一。朗读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青睐。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如何让学生读得有感情、读得有滋味,让语文课堂上的"读"绽放异彩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循序渐进,读有层次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于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将其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就是要多读,做到读有层次,即要按照语文教学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步步深入、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一步一个脚印地让学生在各个层次准确到位的朗读中,形成扎实的语文能  相似文献   

11.
课堂上,我们常常听到"这个词语读时语气要重一些,这样才有感情!""这个部分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这句话读时声音要响亮一点!"这样脱离语言环境的纯技巧的朗读指导,是现在课堂上的一种朗读指导流行语。学生的朗读渐渐地适应了这种形似感情朗读,实则是拿腔捏调的朗读方式。久而久之,任何文本语言均以这种习惯来朗读,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同学们,你们曾和谁赛跑过?你赢过别人了吗?你听说过有人和时间赛跑吗?人可以跑赢时间吗?你想和时间赛跑吗?你能跑赢时间吗?二、读好课文,形成语感1.老师范读课文(可配乐朗读)。(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减少了学生读书的难度,从某个角度讲,老师读得有多好,学生也可能读得有多好,并且老师的朗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注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语气语调,读课文五遍以上,读熟课文,读得琅琅上口,进而形成语感。)3.检查学生朗读情况。(采用指名读…  相似文献   

13.
阅读小学生或初中生的作文,你会发现:总有少部分学生不会使用标点符号。具体说来,就是不识停顿,少有句读。不能正确使用标点,尚可理解,怎么连最起码的"停顿"都不会呢?难道是他们的语言能力有障碍吗?当然不是。而且相反,他们中不乏能言善辩之人,有些学生的文章,经老师"断句"之后,还相当精彩。问题出在哪里?出在"读"上!考察的办法很简单,只要让他们读上一段课文,会立见分晓:有的同学朗读能力很差,几不能成句;有的同学读得虽熟,几能背诵,但不会照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策略。朗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朗读教学应聚焦于"准"字:准确再现文本语言;准确再现自然生活;准确突显个性解读。这样才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自然、读得有个性。  相似文献   

15.
朗读能力是最基本的语文素养之一.朗读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青睐.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如何让学生读得有感情、读得有滋味,让语文课堂上的"读"绽放异彩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循序渐进,读有层次 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于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将其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就是要多读,做到读有层次,即要按照语文教学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步步深入、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一步一个脚印地让学生在各个层次准确到位的朗读中,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对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严苛的效率观要求人们不仅能读.而且会读:读得快.读得精.读得高效.读得有创意.这样一种阅读能力显然不是“生而有之”的.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师有益地引导和训练.在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前提下.采用如下“五读”将有助于这种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朗读,是语文课堂中不可缺少的活动。整体感知主要靠读,有所感悟主要靠读,培养语感要靠读,积累语言更要靠读。语文老师都把朗读训练看得十分重要,用心地想要把学生朗读训练落到实处。可是,走进语文课堂,我们会发现,语文老师的确重视了,也在尝试着做,但仍有许多的朗读指导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8.
每次上课,一走进教室,立刻会听到一阵热烈的掌声。一年多来,我一直接受这种特殊的礼遇,简直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走过教室门口的老师,听到掌声,频频侧目,疑问与惊诧写在脸上:怎么回事?有人会问,老师也有歌星、影星、笑星的魅力吗?非也,这掌声可不是为我响起。原来,我们两个班在上课前都有个美丽的约定:课前三分钟读一篇作文或者其他精美短文,学生按座位次序轮流朗读。朗读前,掌声告诉值读的同学:欢迎你朗读;告诉其他同学:请安静,注意倾听。朗读后,掌声是向朗读的同学表示赞赏,表示感谢。开展这一活动,可以说都是作文“惹的祸”。按规定,中学…  相似文献   

19.
推荐理由: 成绩差、纪律差、自由散漫,被批评时要么强词夺理,要么阳奉阴违……面对这样一个学生,你会怎么办?王老师的做法是:慢慢"放松"了对他的监管,对他到处惹事也常常"视而不见".你赞同这样的做法吗?别着急,仔细读,你会发现里面的玄机.  相似文献   

20.
方旭 《四川教育》2004,(9):46-47
一教师为了渲染气氛,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了一个朗读情境:“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朗读水平高,电视台特意到我们班招聘小播音员。你们想当播音员吗,你们想到电视上露一手吗?好,老师预祝你们成功。”此言一出,学生情绪高涨,个个跃跃欲试。自由读时,孩子们认真练习,企图征服全场观众;比试时,同学们声情并茂,十分投入。整堂课,学生们读得带劲,读得仔细,读得感人肺腑,读得酣畅淋漓,读出了学生的独特体验。最后,老师欣喜地宣布:“由于同学们个个表现出色,全部被电视台聘为播音员。”顿时,教室里掌声如潮。几天后,该班的一个男孩子跑过来问:“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