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学经典处处闪烁着中华文化的思想光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它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固本培元的奠基作用。开展经典诵读,重视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是一件功在当下、意泽千秋的大事。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掌握诵读的方法、大致理解经典的思想,使学生爱上诵读、学会诵读,并多多诵读,从而厚实他们的文化底蕴,传承中华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2.
<正>传统的经典文化在发展中更多凝聚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因而文化是传承民族精髓的关键要素。很多专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倡导通过经典诵读,提升教育改革发展新模式。在实施课程教改的同时,中小学的教育已经从传统的诵读逐步转化为诵读和理解相结合的阅读课程。传承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典诵读工程在中国越来越火热,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将之纳入学校教学之中,但由于其在学校的开展尚处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河南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经典照亮人生"知识竞赛和诵读比赛。活动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教育报刊社承办。  相似文献   

4.
胡君媚 《师道》2014,(10):36-37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是凝聚着中华古圣先贤无数智慧结晶的文化宝典。我校通过深入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不断改进活动形式,真正让诵读经典成为学生汲取知识、提高素养的有效途径。我们营造积极的氛围.为学生的诵读搭建有利的平台。通过有效的途径,高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将经典诵读渗透到德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经典诵读, 是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教学需求,因材施教,并以多媒体技术手段为支撑,不断丰富经典诵读的形式,指导经典诵读的技巧,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诵读经典是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诵读经典,是用雅言传承文明,是用经典浸润人生。诵读经典可以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人生价值观,诵读经典可以提升学生的记忆力,诵读经典可以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诵读经典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军晓 《教师》2012,(20):73-73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人类历史的瑰宝,传承着民族的精神。但诵读经典没有被老师们所重视,该项活动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笔者做了些尝试,从营造诵读氛围、开展灵活的诵读活动、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高诵读水平等方面加强经典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小有成效。借此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中华经典诗文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对青少年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小学少先队工作中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道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华经典文化是体现中华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美德的结晶。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建设现代化强国所需要的重要人才。经典诵读活动是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历史文化传承、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诵读经典诗文,传承经典诗文,意味着解读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我们要把培养诵读经典诗文的习惯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培养学生的经典诗文诵读习惯,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为构建和谐的学校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代表,其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精神与文化智慧。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优秀经典作品,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教学,受到各界极力的推崇和广泛的关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诵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表达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汲取丰厚博大的民族文化智慧,极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2.
经典是对于某个文化传统而言最具权威性的著作,它们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自上世纪90年代,台湾王财贵教授率先倡导儿童读经之后,大陆也有许多家庭和机构开展了儿童读经教育.儿童诵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可以从中汲取思想养料和精华,为其奠定受益终身的精神财富,同时也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优良传统道德得以传承延续.因此可以选择那些体现对生命关注和民族文化精神的经典,并采取恰当的诵读形式,借助优秀文化典籍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修养.  相似文献   

13.
经典是圣人之作,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被传承、发扬。但在现今快餐文化横行的社会,小学生经典诵读推广之路漫长而艰辛。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经典诵读的意义,并通过精选诵读文本、争取社会支持、摆正学生思想的策略,让经典诵读顺利开展,让传统文化得以发扬。  相似文献   

14.
<正>诵读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基本途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要重视诵读教学,古诗文的诵读训练尤其重要。一、诵读古诗文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学强调工具性,也注重人文性,注重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因此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古典诗文是汉语言文学的经典、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品格的文化传承;古诗文的语言是最具想象力和感染力的语言,是学习民族文化的最好途径。古诗文用词准确凝练,字斟句酌,诗句精深华丽,充分表现了汉语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经典名著是中华民族的语言精品,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底蕴。在我国的五千年文化历史中,不乏名人大家,他们的作品也在流传的过程中成为经典。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还能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传承。因此,本文将对如何在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开展经典诵读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拓展自身的文化素养,进而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徐斌 《甘肃教育》2020,(4):49-49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之根,是民族精神之魂,内容广博,意蕴深刻。现代中学生接触较多的是"快餐文化",更需要国学经典的浸润感染,以提高道德文化素养,完善人格教育。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三观"定型时期,诵读国学经典,领会文化精髓有利于学生"向美向善"发展,让学生借古人的学习之道增强学习效果,借经典智慧调适心理减轻压力。国学经典浩如烟海,学校要组织老师根据本校实际编写适合学生诵读的校本课程,采用多种方式营造诵读气氛,在践行中传承国学精神。  相似文献   

17.
国学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经过千年沉淀流传下来的,国学经典的学习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培育新一代青少年的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学校教育,将国学经典诵读对于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价值进行分析,并将国学诵读与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如何结合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读经典美文,育少年君子。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灵魂与核心代表,通过经典诵读,能让学生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亲近、认同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深入扎根、传承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先烈东小学从2000年开展经典诵读教育活动以来,致力于把经典诵读与学校文化、课程改革、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河南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经典照亮人生”知识竞赛暨诵读比赛。活动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教育报刊社承办。  相似文献   

20.
何曼 《在线学习》2021,(7):40-41
国家主任播音员、"中华经典诵读网络专项培训"项目辅导教师朱月认为:"经典诵读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和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训项目的学员都是教师,他们对于学生认知经典、了解国学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做好培训项目,是我们对传承、弘扬中华经典文化做出的最好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