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通过对汉代重要典籍<说苑>中的疑问代词的定量定性分析,认为:"此"是最主要的近指代词,"然"与"此"形成句法功能上的互补;最具远指特点的是"彼";旁指代词"他"已具备了演变为人称代词的条件;逐指代词"每""各"语义侧重不同,但句法功能相同;虚指代词"某"形成的固定结构是后来"某 名词"的发端;无定代词"莫""或"受语义限制,句法功能单一.  相似文献   

2.
"一A再A"在汉语中使用频率相当高,基于汉语语料库,文章对该构式作了全面考察,发现:形式特征上,该构式凝固性强,且A的音节主要为单音节,词性通常为动词,少数也可是形容词、名词、量词等;句法功能方面,该构式在句中主要充当谓语、状语、定语、补语等;其构式义也较丰富,如"持续或反复""妥协或退让""斥责或抱怨""性状程度的加深";语用方面,该构式具有一定的贬义倾向。此外,与相仿的构式"一再A"对比,发现它们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既不A也不B"与"neither A nor B"是汉英常见的并列否定结构。从句法、语义与语用三个维度系统探讨了汉英这两个并列否定结构的异同点。研究发现:两者均表达选择的构式义;在语用上表达或贬或褒或中性的感情色彩;但两结构在句法分布和A、B的性质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汉语中,"什么X不X"是个常见构式。本文从句法语义角度对"什么X不X"构式中的"X"作较为详尽的分析与阐述。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和量词、区别词和副词以及叹词和拟声词可充当"X"。  相似文献   

5.
"别+A"祈使构式是汉语中一类特殊的否定祈使句式,本文从语法转喻的视角探讨了该构式的生成机制。研究发现,概念转喻模型"结果代动作"是该祈使结构生成的认知理据,而构式义对形容词词汇义的语义压制是实现概念转喻具体操作的深层动因。"别+A"否定祈使构式形成的认知机制的构建有助于界定进入此构式的形容词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6.
基于一定的语料,从构成、语义和语用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不是A是B"新旧构式之间的关联及各自特点。分析结果表明,与旧构式相比,新构式中通常A项属于具体名词,B项属于抽象名词;语义上,主体通过A所描述的方式来消除或获得B所表示的状态;语用上,通过否定某一事实的现象来达到揭示其本质的目的,可视作一种话语策略性手段。  相似文献   

7.
张菲霏  张黎 《文教资料》2009,(18):207-209
本文对"名词+量度形容词"结构进行了基于语料的分析,认为结构中的形容词通常是表积极意义的形容词,极少数情况是袁消极意义的形容词,有时候是二者对举;结构中的名词主要包括器具、生物构件、消费物、创造物、植物、动物等语义类别,且各种语义类别进入该结构的频率不均等:名词N和量度形容词A存在一定的选择限制条件:偏正式NA结构和主谓式NA结构在句法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忽A忽B"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构式。在句法上,描摹性副词"忽"前后呼应,"忽A"和"忽B"并列对举,AB可以为名词、方位词、动词、形容词或短语。经过概念整合,整个构式的意义是:表达两种情况瞬时交替出现,衍生出没有规律、不稳定或富有变化等意义。该构式在表意上、节律上和语体上都有特殊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江苏泰兴方言"VV"式由单音节动词重叠而成,其后可带宾语也可不带宾语。泰兴方言"VV"式的句法功能主要是充当谓语和定语。"VV"式充当定语时,能构成"VV的人"或"VVN的人"名词性结构,具有指称性质,与前面的人称代词构成同位复指式结构。"VV(N)的人"能够充当主语,构成"VV(N)的人Vp"构式,其构式义为"说话人对某人在某个时间、某个场合做了不合适的行为的贬责",构式义形成的理据为语境明示和基于百科知识和反预期信息的语用推理。构式的形成是由主谓句"SVVN"降级内嵌入另一个主谓句"SVP"而来。泰兴方言的"VV"式已发生功能分化,在句法、语义、语用上有多种表现。  相似文献   

10.
根据构式的形式与表意特点,本文将汉语新兴因果构式"因为A,所以B"构式义概括为:以简约方式对原因与结果同时予以强调,文章区分了新兴因果构式中的原型构式与边缘构式,详细描述了各种构式的框式成分与结构变项的变化,用构式意义的承继关系解释了造成这些变化的句法、语义及语用的原因。还根据该构式的表意特点描写与分析了构式在语篇中的具体使用情况,特别是使用中出现的一些变化。最后,深入到构式两个变项的语义底层,揭示了推动新兴因果构式生成的认知创新动力与特殊的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11.
以现代汉语新奇构式"副名结构"中的名词为研究对象,通过例证分析其语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认知语义学理论分析其进入"副名结构"的认知动因,以及该结构对名词进入的限制条件。认为性状义是名词进入"副名结构"的语义基础;现代汉语中名词与副词的组合体现了词汇的多义性特征和意义建构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有关现代汉语"副名"构式的研究已有50多年的历史,该研究认为使用最多的名词是抽象名词。虽然"比N还N"构式含有"副名"构式"还N",但在名词使用上与"副名"构式既有相同,也有相异。造成相同的原因是:两构式都分别传承了上位构式的形容词句法和语义特征;"比N还N"构式传承了"副名"构式的部分名词形式。造成相异的原因是:"比N还N"构式中的后一个N受到前一个N的压制,"副名"构式仅仅是程度副词修饰名词,且使用的程度副词数量更多,这两个因素使"比N还N"构式名词使用的自由度不如"副名"构式大。  相似文献   

13.
冗余否定格式"不要太A"使用否定表达的方式传递肯定的内容.在句法特点上表现为:A只能为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格式中"不要太"省略后句艾不变;该结构用于感叹句中,句末常跟语气词"噢、哦、啊、哪"等.在语义特点上表现为:该结构包含了一个肯定的强程度的语义预设,再用否定形式转喻肯定的意思.在语用特点上表现为:该格式的表达效果是强调感叹语气的作用:该格式焦点和强调成分在"太A":该结构表示的是说话人主观的态度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构式语法的一个基本主张是:句法和语用没有严格的界限,这可称为句法语义相融观.对汉语构式"(某某某)他人呢?"的识解可以支持这一主张.该表达式在句法特征和内部结构关系以及"人"的意义和功能等方面都具有不可预知性,其意义和功能并不等同于"(某某某)他在哪儿?",有时不能替换.前者的构式义是: (口语里)以疑问的形式表示某人不在现场,也可以用来询问某人在什么地方,隐含这样一层意思:说话人能见着某人的东西或是有关于他的信息,而那个人本人不在现场.对"(某某某)他人呢?"的构式义的把握不但需要依赖句法构造,还应考虑微妙的语用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以往的研究中,“什么”表否定多从语义、语用及其否定机制来进行研究,对能进入此构式的语言成分较少进行分类研究。本文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能进入“什么A不A”的形容词的语义特点、“什么A不A”结构的句法位置及其共现成分。“什么A不A”结构在互动交际过程中表达否定立场,即表达对当下语境中“A”出现的合理性的否定,其特点在于体现了两个立场主体对某一立场客体的不同认知结果。“什么”的反问功能与“A不A”的语义结合是这一结构表否定的来源。  相似文献   

16.
郑芩 《文教资料》2013,(32):160-162
“爱VSV”构式是汉语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构式。文章以句法为切入点。从句法构成、句法功能这两个方面初步探讨了“爱VSV”构式。“爱V不V”构式由两个固定不变的常项“爱”、“不”和一个变项“V”构成。常项动词“爱”表示个人主观意愿;常项副词“不”是对行为发出者或说话者主观意愿的否定;变项动词“V”以不带宾语的单音节动作性、自主性动词为主。“爱V不V”构式的句法功能较为丰富,它既可以充当单句的句法成分,又可以单独成句或作为分句,而且不同的句法功能还在使用频率和语义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汉语中,"七A八B"是一个使用较广泛的构式。它以"七"和"八"为不变项,以A、B为可变项,A、B为同义、类义或反义的单音节名词性或谓词词性语法单位,或是一个双音节词的两个语素,构成四字格词语。"七A八B"构式的句法功能强大,表示多或多而杂乱义,A、B的顺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具有夸张、形象的语用价值,有贬义倾向,多有比喻义或引申义,属于通用语体。  相似文献   

18.
"乖戾"动结式是常规动结式的衍生。其题元配置复杂,字面语义不合常理。从构式核心特征、论元层级限制、句法语义关系三方面梳理了其研究现状,发现:已有相关研究大多关注其论元、语义、句法等内部因素,忽略了构式语义、句法、语境及语用间的共时整体性及隐含复杂性,未能从宏观视角提取异常构式的共享特征。鉴此,提出基于"隐含复杂性"概念,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互动制约视角考量其句法-语义错位动因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9.
湖北建始方言中的疑问代词"哪门"有多种句法功能,可以充当谓语、状语、宾语,在形式上也有"哪门个"、"哪门的"、"哪门恁门"等变式,反映出建始方言疑问代词用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20.
名词性词语修饰限制形客词,构成状中式短语N·A其句法功能相当于形容词;内部语义关系主要有比喻、量度两种;具有比喻、夸张、构词构语功用和地域色彩;显现出乡村语言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