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现在,不少家长很重视养成孩子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但往往不注意养成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有一些家长只顾忙自己的事情,对孩子什么时候起床、睡觉,不注意也不关心。有的孩子跟着家长到晚上10点、11点钟还没有睡觉,第二天早上就不能按时上幼儿园;有的孩子晚上看很长时间的电视,白天不到午睡时间,就困得眼睛睁不开。而对这类问题,有的教师也没有及时向家长提出,这样日子一长,既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又逐步形成了幼儿不良的作息习惯。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定要渗透到各种教育之中,否则就不能完善孩子优秀的意志和品质,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很大的阻碍,所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每一位教育者、每一位家长都应该熟知且掌握的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3.
幼儿期是人的身心发展尤其是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幼儿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等的培养。例如:有的幼儿晚睡晚起,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所以不能保证按时上幼儿园,影响其与其他幼儿正常的活动与交往,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有的幼儿没有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  相似文献   

4.
蔡翠红 《学周刊C版》2013,(1):198-199
幼儿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我们都知道"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品格;播种一个品格,收获一个命运",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必须注重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而幼儿年龄小,分辨事物对错的概念还很模糊,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所以我们幼儿教师不能按照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去教育孩子,需要我们教师和家长一道共同努力,帮助他们认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样去做等。  相似文献   

5.
郑安娜 《考试周刊》2013,(82):190-190
人们常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良好的习惯是孩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的,对于任何一个家庭,一个家长,孩子的教育是首当其冲的任务。而教育的根本就是指导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陪养成良好的习惯。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不管是在生活或学习上,良好的行为习惯将陪伴一个人的一生,指引着他们打开人生的智慧宝库,用最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向成功的殿堂。  相似文献   

7.
培根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为了孩子的将来,现在就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8.
雪妮 《家教指南》2006,(11):22-23
俗话说:“病从口入。”尤其是对还没有稳定的卫生意识和习惯的幼儿来说,保持口腔卫生是保护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家长既要为孩子做好口腔卫生的照顾服务,还要培养孩子口腔卫生习惯的意识和能力,善于抓住孩子经常出现的口腔卫生问题,在矫正不适宜行为的同时塑造适宜的行为和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养成教育非常重要。小学时期又是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习惯是什么?是一种自动化的动作和稳定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0.
“我们即便不能给孩子高贵的出身,但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我们即便不能给孩子创造优越的条件,但完全可以塑造他们优秀的性格。”这是我在一次家长会上送给家长的两句话。家长应怎样引领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塑造他们优秀的性格呢?依据我几十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认为家长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领。  相似文献   

11.
一句教育名言说:“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这就是说,良好的习惯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的。婴幼儿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要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必须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一般来说,三岁前的孩子,重点  相似文献   

12.
孩子的心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赠途所有的家长们共勉  相似文献   

13.
马继妮 《云南教育》2023,(Z1):72-74
<正>习惯是指一个人在不经意间反复出现的行为或者思想,在习惯的驱使下,我们的行为就有了一个固定程序。孔子说:“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先于社会、学校参与孩子的成长,便于更加直接地引导孩子,家长的有效陪伴可以促进幼儿好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4.
《小读者》2006,(10)
意大利著名女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三岁决定一生。3-12岁是一个人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在我看来,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儿童成长是由四块基石决定的,即自信、兴趣、习惯、能力。自信产生兴趣,兴趣养成习惯,习惯化为能力,而核心是人格。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段名言意思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有了好习惯的孩子是走遍天下都可以放心的孩子,一身坏习惯的孩子会让你一生都不能放心,不得安宁。孔老夫子说得很好,他说:“少成若天…  相似文献   

15.
目前要求家长签字的现象较为普遍,对此褒贬不一。它关系学生的作业行为和作业效果,左右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巩固,影响师、生和家长三者之间关系。不少教师要求家长给孩子的作业签字,是考虑到小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较差,希望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作业情况,配合老师督促、辅导孩子认真按时完成作业,通过教师家长共同努力教育,养成小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拿破仑·希尔曾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一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并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学习和未来。因此,学生一入学,我就把班级工作的重点落实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上,在细、实、活上下功夫,力求收到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小学生的健康人格,显得尤为重要。而培养学生的人格需要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而习惯又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反之,从小忽略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让不良习惯发展成恶习,将贻误终身,错过了最佳时期,再想改掉恶习,更是十分困难。研究表明,习惯养成教育抓得越早越好。我们的教育不能等孩子上了大学,走向社会,再回过头来强调节约粮食,尊敬师长之类的要求,那是违背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不良的进餐习惯:有的孩子进餐不定时、不定量;有的孩子零食、甜食、冷饮吃得过多,感到吃不吃饭无所谓;有的孩子喜欢一口汤一口饭,由汤送饭,既影响饭量也影响食欲。不良的进餐气氛:有的家长一到进餐的时候,就开始训孩子,使孩子见到吃饭就精神紧张,从而胃口下降。不良的进餐方式:有的孩子边吃边玩;有的孩子边吃边看图书或电视,因注意力不能集中而影响食欲。家长的不良影响:有的家长当  相似文献   

19.
我连续几年从事幼儿园大班的教育工作,对独生子女在幼儿园的表现进行了观察和总结,发现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家长往往“望子成龙”心切,施行“拔苗助长”之策,而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的培养和身体健康却不重视,结果使孩子体智德美的发展失去平衡,影响孩子健康成长。一是强塞知识。对一个还是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却迫不及待地灌输小学的知识,教孩子写字、计算。有的家长不懂基本的教学方法,不懂写字的笔顺规则,致使孩子握笔方法不对,书写姿势不正,笔划不顺。孩子成了习惯,极难纠正。有的家长教幼儿背乘法口  相似文献   

20.
孩子的良好习惯对其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是有深远意义的。俗话说:"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其中家庭教育尤其重要,它将影响孩子一生。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在培养孩子各种良好习惯方面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