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什么诗和散文,幸福和不幸总是那样紧密地连在一起呢?”列夫·托尔斯泰在《青年时代的日记》里曾这样热情地发出探究的疑问。是的,诗和散文确如航行在艺术海洋里的两艘姐妹船。 诗歌创作的重要美学原则——创造诗的意境。 而“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章的,就象苹果饱含着果汁一样。”散文和诗一样无疑都以追求各自的意境为目的,难怪人们都说“意境”是散文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大凡优秀散文都贮满诗的意境,意境乃散文的生命。诚如前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指出的:“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象苹果饱含着果汁一样”(转引李洛元:《笔谈散文》)。杨朔也曾强调:“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海市·小序》),他写散文“常常在追求诗的意境”。由此可见,从散文诗化这一点研究杨朔散文应是成功地获取其审美效应的真谛。  相似文献   

3.
散文和诗一样,都讲究意境。“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语)朱自清散文的意境大多委婉、深邃,如清风明月,在气氛的营造中见出诗的色彩和情韵。朱自清作为一名诗人,在写作散文时,自然而然地运用了诗的语言与构思方式,形成了一种诗意美。固然,这种美有些单一,甚至重复,但这也许正是朱自清散文的魅力所在。朱自清散文诗化的意境,首先表现在诗化环境的描写上。环境是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诗化的环境则奠定了朱自清散文意境美的基石。“绿”作为大自然的一种颜色,它象征着详和与满足。在朱自清的散文中,“绿”作为一…  相似文献   

4.
“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这是作家杨朔同志对散文的一句评价。的确,优美的散文,不仅有缜密、凝炼如诗的语言,更有着美妙动人的诗的意境情致,读来令人陶醉。现代作家鲁彦的散文《听潮》,正是通过运用诗的语言、诗的意境和诗的情致,来体现其艺术  相似文献   

5.
意境是诗歌表现生活,抒发感情的独特手段,是语文科对学生进行艺术美教育的重要方面,分析意境是诗歌教学的特殊内容。有的散文作者象写诗一样写散文,所以散文诗也有意境。本文研究的,主要是诗歌教学中的意境教学。意境包括“意”和“境”两个方面。“意”,即“诗言志”中的“志”,也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即境界,形象,也就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单纯的景物描写,虽然可以构成形象,但不能称为意境。意境必须是情景交融的。  相似文献   

6.
文艺作品的意境创造,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梁启超谓文艺作品“第一要新意境”(《新大陆游记》);王国维认为“意境”是一切文学的审美标准:“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杨朔在谈他写散文的经验时说,他写散文“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在文学批评史上,诗歌和绘画是特别强调意境美的。至于散文在意境的创造上也是早已出现了的。宋人李涂在《文章精义》中说:“作世外文字,须换过境界,庄子《寓言》之类是空境界……”就是说,这种境界是虚的,不是实的。由此可见,散文造境(意境)早见端倪,只是在文学批评史上没  相似文献   

7.
《故都的秋》深得古诗神韵,其在意象、意境上与古诗文中“秋”之意象、意境一脉相衣而其语法结构、意象组合结构和复沓的画面结构一定程度上与中国古典诗歌的结构形式亦多有类似.故其可谓诗之散文,或散文之诗.  相似文献   

8.
散文教学应当引导学生体味意境美,因为在散文的审美特征中,追求诗的意境是非常突出的一点。所以,我们欣赏散文,教学散文就应当着重领略它的意境美。 但是,散文的意境如何言传,让学生体味到?这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值得探讨。现以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茅盾的《风景谈》为例,谈谈散文的意境教学。 意境即生活图景与思想感情融合一致的画面,所以必须扣住“景”与“情”两个方面展开教学。 我的方法是,首先借助预习提示和学生阅读,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和基调,想象散文中描绘的图画,体味回荡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吟唱,体味  相似文献   

9.
意境是我国古典美学的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重要范畴,是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最高美学理想之一,是诗人主观的意和客观现实的境高度交融、互渗、化合之后产生的艺术形象。散文诗是一种融合了散文和诗的长处而被赋予了新质的文学样式,因而散文诗意境的创造就同时跟诗与散文发生了联系;研究散文诗的意境创造,也不能不首先了解散文与诗各自的特征。清人吴乔说:“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尽变。”这是说,散文对生活的反映要更直接一些,它更接近也更忠实于生活;诗却更富于主  相似文献   

10.
意境是我国古典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广泛应用于各种艺术类型和文学体裁,如绘画、书法、诗歌、散文等。最先提出“意境”一词的,是托名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诗格》。但在王昌龄以前,对意境的研究已有很多,只不过没用“意境”这个词而已。如六朝画论中的“神韵”说,书法理论中的“境界”说。在文学方面,钟嵘的《诗  相似文献   

11.
让意境再现     
诗歌与小说、散文不同,小说、散文是通过客观描写来表现主题,而诗歌却把饱满的感情作为自己的生命,并以它来震撼读者的心灵。小学课文选编的古诗,绝大多数是山水诗。山水诗不是山水照相,山水画也不是植物标本和自然地理的图解,它是通过作家的头脑对客观景物作主观的、能动的表现。因此,一首山水诗反映的是作者的意趣、情志,甚至是思想的倾向性,而诗的感情又往往凭借景物抒发出来。所以,教古诗“明中心”的基本任务,就是再现诗的意境。“意境”“,意”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中描绘的景物形象和生活画面。所谓意境,即主观感情(…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的与教学指导思想的确定《幼林》是著名作家秦似近年来的一篇力作。这篇以“幼林”为题材的散文诗,内容丰富,意境深远,寓意深刻,哲理性强,读后如同品尝一杯醇香浓佛的“美酒”,温馨醉人,回味无穷。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不分行,不押韵,写法很象散文;但篇幅短小,注重语言节奏,富有诗的意境,因此又是诗的一种。散文诗一般不描写人物事  相似文献   

13.
意境,原是中国诗歌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是诗的专利。现在已经扩展延伸到一切文学艺术领域,大凡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雕塑具有了一种融融的诗意,人们便称誉其有意境。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渐次发展起来的美学规范。首先,提出“意境”概念的当推《诗格》,相传为王昌龄所著。他说“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开宗明义第一句即‘们以境界为最上”,以‘境界”、“意境”统领全书评论,把意境提到判别诗歌轩轻的最高标准。意境,又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审美范畴。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14.
自从杨朔在《东风第一枝·小跋》中讲了“我在写每篇散文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之后,许多评论家便喜欢用它作为依据去评论杨朔散文。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他们在评论过程中往往只注意杨朔散文的诗的意境,诗的结构,而对其语言特色似乎很少  相似文献   

15.
对于诗词作品来说,艺术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有无意境或意境的高下优劣,这是为人们所公认的。散文也讲究意境,已故著名散文家杨朔就曾说过,“我在每写一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杨朔散文选·〈东风第—枝〉小跋》)其实,意境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优秀的小说作品也应该创造意境。实际上,小说创作的这一美学要求早已为我国古代一些评论家所论述。冯远村在《读〈聊斋〉杂说》中就指出过这部短篇小说集具有意境的美学特色,“聊斋之  相似文献   

16.
杨朔同志是我国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作品总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使人振奋。散文以写“意”为中心。杨朔同志写散文,“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东风第一枝·小跋》)。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他所抒写的对象(人、景、物、事)融合为一所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具体形象的,又是高妙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依助于对象构成的艺术结晶体。它与写作过程中,特别是动笔前的立意构思有密切的关系。前人云:意与境,“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清王国维托名樊志厚写《人间词乙稿序》)散文,作为一种需要丰富感情、深邃思想而又寓于形象——从这点上说,接近诗的文学样式,亦应讲求意境。否则,就不足以言散文。因此,学习和探讨杨朔散文的意境创造,于我们的散文的创作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诗最讲究意境,没有意境便没有诗。散文是无韵的诗,同样要讲究意境,没有意境就失去散文的生命。意境是情、理、形、神在艺术形象中的和谐统一。近年来,散文创作极其活跃,确有新的崛起,象前面所说的那种散文并不难见。但是,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有的散文作品,思想感情干瘪,技巧平庸无奇,创造不出美的意境,没有新的启示:或者格调轻浮,索然寡味,缺乏感人的力量;或者囿于成法,生搬硬套,令人生厌;或者堆砌浮词艳句,情浅意薄,过目即忘。总之,散文这枝鲜花,精粹警策的,玲珑剔透的,情真意切的,使人读后感到醇厚香甜而历久难忘的为数不多。于是,我们有理由来关心和呼吁:让散文象诗那样有意境美,让散文这枝鲜花开得更加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8.
意境新探     
意境,是中国文学艺术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审美概念。诗讲意境,散文也讲意境,音乐、舞蹈、绘画无不讲究意境(绘画或称画境,音乐或称乐境)。大凡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作的作家艺术家,无不在自己的作品中追求意境美,否则,便失去了艺术创作的价值。意境这一概念,始见于相传为唐朝王昌龄所作《诗格》,他说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王昌龄之后的中、晚唐诗人和评论家(如释皎然)又把物境称为“实境”,把情境与  相似文献   

19.
杨朔同志的散文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决不是偶然的。读着他的散文,好象身浴东风,口含荔枝,乘竹筏畅游在漓江碧波上,诗意盎然,美味无穷。他说他写散文就是“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茶花赋》既是他散文的代表作,又恰恰能反映出他当诗一样写散文的经验。 你看,文章一开头就说他想构思一幅“祖国面貌”的画,以抒发他极度怀念祖国的诗情。 “祖国的面貌”,要用富有诗意的画能表现好吗?他借画家之口说:“这可是个难题”。为什么“难”呢?难就难在杨朔同志要画的不是祖国一般性的面貌,而是要求画出特色来。要有“自己新鲜的意境、思想、情感”,要“耐人寻味”而“零山碎水”、  相似文献   

20.
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散文要"后文采而先意境","诗的散文"要创造诗一般的意境,其因素和条件为化景物为情思;具有情感的主色调;主体与客体在似与不似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