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体的物理性质与化学实验装置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气体的流动性、气体增加时产生的压强、减少时产生的负压、气体的溶解性、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与密度、气体的毒性、颜色等物理性质与实验装置闻关系的研究,为师生设计实验装置,确定实验步骤、避免气体实验造成危害提供依据与思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浓度、压强、温度影响化学平衡三个实验进行微型化改进及“一器两实验”的一体化改进,设计微型实验盒,把三个实验一体化设计。仪器的设计和改进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化学中的一些气体实验,存在着共性,均是利用压强差原理来设计和完成的.在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可以对教材实验进行实验方案的创新设计.[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气体的物理性质与化学实验装置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气体的流动性、气体增加时产生的压强、减少时产生的负压、气体的溶解性、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与密度、气体的毒性、颜色等物理性质与实验装置间关系的研究,为师生设计实验装置,确定实验步骤、避免气体实验造成危害提供依据与思路。  相似文献   

5.
喷泉实验是一个典型的能够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的实验。推而广之,任何能够容易溶解于水或者能够容易和某种溶液发生反应的气体均可设计成类似的实验装置。由于喷泉实验涉及气体的性质和压强,使之成为一个化学和物理的交叉问题,曾在中考、高考中多次反复出现,引起了广大师生的浓厚兴趣和重视。图1是我国中学化学教材中采用的典型的喷泉实验装置。该装置比较复杂,实验操作难度大,在收集氨气的过程中会有不少氨气泄露,既造成浪费又严重污染环境。如果用带有一只  相似文献   

6.
邹标 《化学教学》2014,(3):49-50
二氧化硫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一种常见的重要物质。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利用中学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进行组合,设计实验装置,对二氧化硫进行性质验证、定量测量、制备新物质等多角度的探究,旨在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实验方案的设计 ,能使学生综合运用高中阶段所学的知识 ,积极主动地思考化学实验的实施过程。从设计实验的学习中深化和发展知识 ,对学生进行理性思维方法的训练 ,这也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化学实验的设计是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 ,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对实验的仪器、装置和方法 ,所进行的一种规划 ,常见的实验设计类型有 :一、设计制备实验方案的思路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可用框图 1表示。图 1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例题…  相似文献   

8.
中学阶段,我们通常以NO_2与N_2O_4之间建立的化学平衡为基础,来研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在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6《实验化学》及山东科技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均引入了利用注射器来完成该实验(如图1所示)。实验预期现象是压缩活塞,观察到气体颜色先变深,后逐渐变浅。经过反复实验,我们发现能看到气体颜色明显变深、随后气体颜色变浅的变化过程并不明显,学生难以观察到。因此学生在压强对平衡的影响的认识上没有真实感和认同感。对此,我利用传感技术重新设计了实验,实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9.
喷泉实验是初高中化学经典的演示实验,借助喷泉实验,既可以了解气体溶解度规律,又可以深入理解物理压强在化学实验设计中的应用。采用生活中的泡腾片和小苏打作为实验药品,设计成的喷泉实验方便快捷,成功率高,而且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10.
实验是科学课堂上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环节:对于初中生而言,其抽象逻辑思维尚未完全建立,采取具体形象的可视化实验教学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事物的本质。流速与压强是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但教材未安排液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演示实验,同时现有文献中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存在差异。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对液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实验装置加以改进,不仅可以用其完成液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演示实验,而且可以用其完成部分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演示实验,具有“一器多用”的特点,凸显科学实验现象背后的学科本质,在一定程度上为一线教师减轻了“负担”。  相似文献   

11.
DIY“气体实验定律探究仪”是基于探究鲁科版物理教材选修3-3第四章第一节的气体实验定律表达式而设计制作的实验仪器.此教具主要由可视化软件、数据采集部分、显示专区、控制部分等组成.与传统的演示仪相比,采用柔性加热片给气体加热并改进了压强、温度、体积测量方式,从而达到具有一具多用、提高实验的效率和可控性的优点,便于学生对...  相似文献   

12.
审视2012年的若干个版本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利用气球设计的实验装置的特点,结合实例归纳出气球在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有缓解压强差、形成封闭体系、收集未反应完或生成的气体、验证气体密度大小等,分析了气球应用于化学实验装置及在实验设计中可能出现的"妥"与"不妥",并指出化学实验设计应注重简易性、实用性、真实性.  相似文献   

13.
气体压强问题分散在初中化学教材的实验之中,“碎片化”比较严重,给学生认识相关实验增加了难度。通过对气体压强相关知识进行重构与整合,并采用模型建构的方式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厘清化学实验中气体压强问题的认识思路,构建此类问题的认识模型,充分发挥模型的分析与预测功能,培养学生迁移与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改理念下微型化学实验是一种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化学实验新技术和新方法,用日常生活用品设计制作的气体实验微型环保装置,体现了绿色化学理念,是创新的低成本教具作品。该教具能满足教学要求,节省经费,还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您好!我非常喜欢化学实验,但我在做化学实验过程中经常碰到一些与气压相关的问题,不知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究竟哪些问题与压强原理相关?请老师明示。  相似文献   

16.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是发展学生化学观念、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实验。实验设计中巧妙运用类比思维、推理思维、批判性思维、求异思维等思维方式,指导学生利用塑料瓶、粗铜丝等日常生活用品与常规仪器相结合,设计5组新实验,分别对二氧化碳的性质逐一探究。改进了教材实验不足,具有操作简单、观赏性强、环保安全等优点。新设计的实验装置可用于演示实验,也可用于学生分组实验,能有效培育学生的操作技能、思维品质、创新意识等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融研究于基础教学置创新于实验环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学低年级开设研究型与设计性化学实验,让学生较早接受科学研究和实验过程的初步训练,实现了融研究于基础教学、置创新于实验过程环节的目标;通过设计性综合实验,培养学生化学素养、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本文对开设研究型与设计性化学实验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  相似文献   

18.
中学化学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实践活动,传统的化学实验方法对环境污染的因素考虑得较少,有害气体、液体、废物等不加处理随意排放,因此,实验应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方法为核心。笔者指导学生设计开发了一套多功能绿色装置,并研究其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一、装置的设计从实验装置的简约性、环保性、安全性、绿色化等角度出发,用塑料管、U形干燥管、橡皮塞、注射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主题内容及教学现状分析“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的实验活动内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部分中,学生学习了三种制取氧气的方法,能初步根据反应物的状态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这个分组实验其实是学生首次进实验室要完成的任务。实验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很多实验技能和知识,如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药品的取用、仪器连接、固体加热、气体收集、气体性质检验等。  相似文献   

20.
一、提出问题在液体压强的教学中 ,由公式 p=ρgh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液体内部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而与液体的总体积、总质量、总重力的大小等无关 .对于这一点 ,学生很难接受 ,他们总认为液体的体积越大 (同一种液体的体积越大 ,质量就越大 ,重力也就越大 ) ,压强就越大 .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在推导在公式 p =ρgh时 ,就是利用了压力等于重力 ,再通过质量、体积的大小等代换得出的 ,为什么却说压强与重力、体积的大小等无关呢 ?二是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是学生从分组实验“研究液体的压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