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测井、岩心、试油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对营11断块砂体隔夹层划分标准、分布规律进行了细致研究,将营11断块砂体划分为5个小层4个韵律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沙三中下砂体地层模型,确定了砂体小层平面展布特征,进一步精细研究了浊积砂体成因类型及沉积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依层次分析原理,孤岛油田的储层可以划分为十个层次:地层段、地层亚段、油层组、砂层组、小层、单砂层、成因砂体、沉积韵律、交错层系组、交错层系。以往该区储层的研究主要是小层的层次,本次研究以单砂层和成因砂体为目标层次,进一步解剖储层的空间结构。建筑结构分析法是河流相储层研究的有效方法。在密井网条件下,通过测井曲线特征分析和岩芯观察,在研究区共识别出了六种结构要素类型:主河道砂体,废弃河道砂体、决口水道砂体、决口扇砂体、天然堤砂体和河漫滩砂体,并以单砂体为单元做出了储层建筑结构平面图。  相似文献   

3.
杨明林 《内江科技》2014,35(12):57-57
从区域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研究入手,划分出地层界限,在前人的成果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选取了全区的标志层和辅助标志层,通过建立十字骨架剖面控制全区的地层对比,利用测井、地震资料结合开发动态资料验证,最后完成全区的地层对比,最终将坨128-10块沙四段划分为5、6、7、8四个砂组,其中5砂组划分为6个小层,6砂组划分为6个小层,7砂组划分为4个小层,8砂组划分为8个小层。  相似文献   

4.
涠西南凹陷涠洲B油田涠二段Ⅳ油组为油田开发的主力油组,通过钻井取心、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的分析研究,确定涠洲B油田W_2Ⅳ油组主要为浅水环境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并识别出辫状河道、分支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和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应用高分辫率层序地层理论,将涠洲8油田W_2Ⅳ油组划分为2个中期半旋回、6个短期半旋回,建立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并在格架内进行小层砂体精细对比,选择砂体较为发育的ssc3和ssc6两个短期基准面旋回编制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及砂体展布图,摸清了砂体展布规律,以明确油田开发调整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5.
胜一区沙二1-3是穹隆背斜构造,闭合高度170m,主体部位构造简单、地层平缓,地层倾角为3°-5°。总的来看,沙二1砂组以砂体大面积分布为主,连通好;2—3砂组各小层砂体以宽窄不同的条带分布为主。针对该油藏特征,综合应用密闭取心井分析、动态监测资料分析、油藏工程方法分析和油藏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状况,为区块下一步的钻采方案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辫状河砂体一般垂向叠置厚度大,在稀疏井网条件下,如何揭示辫状河厚层砂体空间展布规律向来是砂体建筑结构分析中的重点。本文利用岩心、测录井等资料,结合古代露头以及卫星照片现代沉积等资料建立起来的辫状河地质知识库,采用垂向分期,平面划界的方法,对小层内的厚层辫状河道砂体砂体建筑结构进行分析,其中小层内井点处的辫状河道砂体需细分至单层,并依据已有的地质知识库和地质概念模型进行井间合理插值预测,从而最终实现单期河道平面延伸轨迹的追踪和对比,然后按单期沉积发育顺序,完成复合辫状河道沉积演化过程与历史重建。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指导解剖地下河流相砂体砂体层次结构及不同成因砂体叠置规律,为后期深入勘探开发及水平井部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贾若 《内江科技》2011,32(10):133+91-133,91
砂砾岩扇体是今后胜利油田增储上产的主战场,其扇体识别与期次划分、储层四性标准和油藏开发模式的研究对于此类油藏具有重要意义,从砂砾岩扇体的地震相特征出发,并结合测井、录井及试油试采资料研究砂砾岩扇体旋回体的划分和小层划分.确定了各砂组的四性界限,基于此制定了相应的滚动勘探开发方案较好地解决了各砂组储层物性、层间干扰比较严重,油井初期产能差异较大的问题,为满足老油田合理的开采速度及具有较长的稳产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钻井取心、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及测井解释等资料和手段,对乌南地区下油砂山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乌南地区下油砂山组共分为7个砂层组。乌南地区下油砂山组受阿拉尔和祈漫塔格两大物源体系的影响,发育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和滨浅湖滩坝等微相类型。砂体类型主要有滩砂体、坝砂体和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体、席状砂、远砂坝;滩砂体具有单层厚度小、层数多、砂泥频繁互层的特征,坝砂体具有单层厚度大、层数少、砂泥互层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针对HLQ油田下干柴沟组含油砂体厚度薄、横向变化快,井间产能差异较大,油层分布规律不清晰的问题,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研究区目的层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对比格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小层的沉积相分析,总结沉积体的演化规律,指导后续的勘探开发。研究区主要储层砂体沉积类型为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和远砂坝。不同类型的砂体由于其形成环境不同,其物性和分布有较大差异。沉积微相明显地控制着储层的物性和平面展布。从整个层系看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始终控制着剩余油储量,为挖潜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10.
费成俊 《内江科技》2013,(2):111-112,119
低产与出砂是疏松砂岩稠油地层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主要采用地层砾石充填防砂改造的方式来治理。但在非均质地层,由于层间、段间物性差异,对地层实施多层段笼统充填后效果较差。针对此问题,本文研究了两种砾石充填管柱及相应的配套工具,通过其对定向井实施分层充填、水平井实施分段充填,各层、各段出力程度均得到有效改善,实现了疏松砂岩稠油地层油井长期的防砂与增产。  相似文献   

11.
时秀朋  杨国杰  王宁  张燕 《内江科技》2015,(2):68-69,78
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向西北逐层超覆尖灭,形成了砂体上倾尖灭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地层超剥关系复杂,且沙湾组底部紧邻高速层,受其强反射屏蔽作用,难以精确刻画砂体尖灭点。在分析储层岩性组合特征、储震对应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子波分解重构提频处理技术与理论经验公式外推法相结合,精细刻画了沙一段1砂组尖灭线,实现了储层的合理外推,落实了该目的层的含油面积及石油地质储量。同时,也证实了该储层超剥线精细描述方法的有效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F区块长2■小层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发育厚层砂体,为低孔低渗岩性油藏,其储层地质研究薄弱。通过密井网测井资料和生产动态资料,对井间砂体连通性进行了详细研究,并以水井井组为单位,对静态的研究成果进行验证和应用。研究表明:F区块长2■小层砂体发育,类型以心滩砂体和河道砂体为主,顺物源方向砂体规模大、延续性好;连通性可划分为3个级别:Ⅰ级连通、Ⅱ级连通和Ⅲ级连通,Ⅰ级连通的井位于同一单砂体内,Ⅱ级连通的井位于不同微相类型的的单砂体内,Ⅲ级连通的井位于相互孤立的单砂体内;砂体间的连通关系主要受沉积作用控制,其次为隔夹层和隐性界面;在此基础上,以F18-6水井井组为例,进行连通性和注采响应分析,同时验证了静态分析成果的可靠性,最后综合动静态资料,对全区油水井间连通性进行了判别,为该区动态分析和措施调整提供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任翔 《内江科技》2009,30(11):104-105
本文以岩心和测井分析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安塞油田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的泥岩颜色、岩性特征、粒度分布、沉积构造、生物化石及测井相分析的研究,确认该工区长6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将其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河道侧翼、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前缘席状砂6个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等砂体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根据岩石学特征、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在综合考虑宏观沉积背景的基础上,建立了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不同时期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模式,分别为指状砂体模式、朵状砂体模式、坨状砂体模式三种,为储层有利储集相带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东濮凹陷前梨园洼陷及其周边地区有丰富的剩余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这些剩余的资源量绝大部分分布在3500 m以下第三系及以下层系的深层隐蔽油气藏中,地层以砂泥岩薄互层沉积为主。本文通过建立符合地下实际情况的的地球物理模型进行正演模拟,从正演角度分析目的层的地震波场特征,然后对正演结果进行模型反演,定量分析反演砂体的横向及纵向展布特征。结果表明这种基于模型正演的地震识别方法既能够发挥地震资料在地层横向展布上的优势,又能够提高纵向上的解释精度,为识别东濮凹陷深层砂、泥岩互层结构的隐蔽性储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胡挺  潘秀萍 《内江科技》2011,32(9):97-98
在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区域沉积相划分、油藏描述等研究过程中,通常都要通过对测井曲线响应特征的分析,进行地层岩性分析,划分储集层,利用砂岩层厚度作地层砂体展布图,了解地层总体发育情况,进而辅助沉积相的划分及区块油藏描述,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沉积地层砂岩划分及统计的基础之上。本文为油田利用测井资料划分储集层及研究沉积相的分布提供了一种快速可行的方法,能够为资料的前期处理节约大量的时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合川气田须二段地层以砂岩为主夹薄层泥岩、煤和钙质层,储层单层薄,累计厚度大。砂、泥岩声波速度差异小,声波曲线对砂、泥岩的岩性反映不明显,如果只靠速度反演,就可能造成误解。为此,本文采用拟声波曲线波阻抗反演方法,落实了合川气田须二段渗透层的分布范围,为该区下一步勘探开发部署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华庆地区构造平缓,砂体发育,储层致密,是典型的近源岩性隐蔽油气藏。但经过勘探发现其具有复杂的油水关系,含油性并不均匀。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对华庆地区长8地层沉积、储层、试油资料、测井资料的分析,揭示了在长81小层砂体边部因为沉积微相的频繁交替发育的小段泥质隔层,是造成研究区复杂油水关系主要因素之一。经过强烈的压实作用的小段泥质隔层对原油运移主要起到了阻碍的作用,是一些生、储条件都很好的井原油产量并不高,或者只产水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岩心和测井资料对轮古东地区石炭系巴楚组进行层序地层学分析。在研究区识别出了1个中期基准面旋回,3个短期基准面旋回以及若干个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并建立了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通过对层序的演化以及层序格架内砂体的分布,预测了砂体尖灭线的可能位置。  相似文献   

19.
<正>一、概况面22区位于八面河油田的西南部,构造位置处于东营凹陷南斜坡八面河断裂构造带南端翘起部位,南部与面120区相连。油层顶面整体构造形态为一北西倾向斜坡,地层倾角3°~5°之间。含油层系为沙三段和沙四段,共有14个砂层组31个含油小层,主要含油层位为沙三上3砂组和沙四段1、4、5、6砂组。油层埋深1023.2~1249.2 m,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油藏。面22区沙三上3砂组4小层沉积类型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发育河口坝、席状砂沉积微相。沙四段1砂组属滨浅湖沉积,主要发育有  相似文献   

20.
东源县黄村流水径矿区磁铁矿经普查工作查明其为品位较高的磁铁矿、中型的规模。该矿赋存于上三叠系小坪组砂页岩及粉砂岩等地层组成的近北东向平缓的小向斜构造中,本文认为其可能属陆相火山—侵入型铁矿床。该矿区的北东部小坪组地层中储量远景较大,可能找到品位更富、储量更大的磁铁矿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