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人把“新闻真实性”与新闻报道中的“模糊语言”对立起来,认为“模糊语言”与新闻写作是格格不入的。其实,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那么,什么是模糊语言呢? 1965年,美国数学家扎德首先提出了“模糊”这一概念,接着便产生了模糊数学,模糊逻辑,模糊语言学。我国对模糊语言的研究始于1980年,伍铁平同志发表《模糊语言学》一文,第一次在汉语言研究中引进了“模糊”与“精确”这对概念。伍  相似文献   

2.
吕叔湘指出:“新闻语言的首要要求是准确。”可见,新闻是非常强调语言的准确性的,而用模糊语言似乎是一个忌讳。实际上,在新闻报道中,模糊语言的运用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近些年,各类新闻文体尤其是预测性新闻报道中模糊语言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社会认同度也越来越强。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模糊语言现象,了解其使用的合理性与恰当性,使之更好地为新闻写作服务。  相似文献   

3.
郭英 《新闻知识》2012,(7):35-36
新闻报道作为语言的一种表达形式,通常要求具体实在、简明精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而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能帮助人们实现这一功能。新闻模糊语言的运用是一门艺术,合理运用模糊语言能增强新闻可信度,提高新闻时效性,使新闻报道更礼貌,更生动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目的。本文探讨了模糊语在新闻中几大语用功能,同时还以关联理论的推理交际模式分析了新闻模糊语言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4.
准确性是新闻语言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是,准确性不等同于精确性,精确语言可以实现准确性,模糊语言同样也可以实现准确性.模糊性语言的使用在新闻报道中是不可避免的.模糊理论能够解释新闻语言中模糊性词语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在新闻报道中适当地运用模糊性表达方式,有助于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新闻媒体在播报新闻、特别是播报突发性事件新闻时, 经常出现不交代具体时间的“×××(书记、市长、领导或记者)第一时间赶到第一现场”、“到记者发稿时……”、“截至记者发稿时……”这类语言形式。对这种语言形式,笔者有点武断地认为:大为不妥,不该使用。首先,这类语言形式是模糊语言,表达意义不逼真、不清晰、不精细、不准确。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 模糊语言是新闻报道的一大禁忌,往往会有损新闻价值。其次,运用这类模糊语言形式,有时还会有损新闻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比如:某市油气库发  相似文献   

6.
《声屏世界》2010,(8):66-66
“第一时间”是模糊的时间概念,它同新闻报道中的时效要求相违背。新闻报道中涉及到时间的任何模糊用语都是掩盖时效慢的一种手法,模糊语言表达不符合新闻时效用语应该准确的要求,应当杜绝。媒体运用“第一时间”的初衷是为强调时效性,增强新闻必须“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新闻要求真实、准确、及时、有趣,这就要求用最佳的报道手段来反映客观事物.对新闻事实作模糊处理就是这种手段之一。在新闻报道中,模糊处理是指主要运用模糊语言或模糊语境来报道新闻事实。需要指出的是,模糊处理并不排除使用精确语言。在大多数情况下,信息越精确,受众的接受率反而越低,有时,精确语言反而使受众产生模糊感。模糊处理虽然有模糊色彩,但却能准确地将信息传递给受众。如“喧闹的集贸市场,噪音高达100分贝”。100分贝是精确语言,但受众并不觉得噪音大,而“喧闹”,“高达”反而使受众对集贸市场人声鼎沸、高声叫卖的热闹场面有了准确体  相似文献   

8.
一般地说来,新闻是忌讳模糊语言的,业界有不少人士批评说“近日”、“前不久”、“日前”、“大约”、“左右”等模糊语言不应该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批评讲的确实有道理,因为新闻讲求的是事实的真实性、客观性,讲求的是语言的准确性、鲜明性,有的时候还需要讲求精确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报刊实例,从新闻报道的文体特点和功能出发,分析了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妙用。虽是模糊语言,但其所表达的不确定的、模糊的、和非量化的含义使得相关新闻报道模糊得合情又合理。新闻报道中模糊语言的广泛应用使得新闻更加真实、具体而且准确。将精确语言与模糊语言有机结合起来产生合力效果,能有效增强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使新闻报道更好地反映客观事实,从而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军事新闻强调准确客观,运用模糊语言似与此项背。然而,人类的语言具有天然的模糊性,军事新闻又因自身保密性、预测性、谋略性等特质,它又不得不降低语言的精确度,做适当地模糊化处理。本文以模糊语言学理论为切入点,以实证为基础,剖析了军事新闻报道中使用模糊语言的原因,并进一步指出运用模糊语言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阐述了模糊语言的概念以及模糊词语的分类,其次举例说明模糊语言在中英文报刊中的普遍性,最后论证说明模糊语言的正确运用非但不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准确性,还会使新闻报道更加接近新闻事实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阐述了模糊语言的概念以及模糊词语的分类,其次举例说明模糊语言在中英文报刊中的普遍性,最后论证说明模糊语言的正确运用非但不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准确性,还会使新闻报道更加接近新闻事实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3.
广告与新闻混杂挑战传媒公信力--对三家报纸的抽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报纸在广告传播中存在着大量广告与新闻混杂的现象。这种混杂现象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报纸的广告版面或专版上,采用新闻报道和专题报道的形式安排广告,人们难以辨别到底是广告还是新闻。本文称之为“新闻式广告”;二是在报纸的新闻版面上的新闻报道中隐藏着明显的广告内容。一般的受众会认为它是新闻报道,但就其本质而言是以商业推销为目的的广告,本文称之为“广告式新闻”。无论哪种类型都模糊、混淆了广告与新闻的界限和区别,引起了传播误导。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策划是随着传媒市场的竞争加剧,媒体为提高报道质量,吸引更广泛受众,而对新闻报道时机、报道手段、报道艺术等方面的创新规划设计。在学术界,对新闻策划活动至今仍褒贬不一,但它却已越来越受到媒体的重视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运用。当今许多媒体把新闻策划作为新闻竞争的“制胜法宝”,甚至把新闻策划作为新闻竞争的核心和灵魂。对新闻报道策划质疑者认为,经过策划的新闻报道背离了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而推崇新闻策划者认为,经过策划,新闻将会更具有影响力和生命力。很多媒体凭借成功的策划产生了  相似文献   

15.
字东玉 《新闻世界》2014,(1):159-160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新闻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首要的标准是准确,但是模糊语言逐渐成为新闻语言中一个客观必然的存在形式,这一必然是语言本身的属性,同时也是新闻报道的要求,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新闻语言的模糊性凸显了它的存在意义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易于逊 《视听界》2004,(2):87-87
准确是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从模糊评议的概念上理解,模糊评议似乎与新闻评议格格不入,而事实上新闻要求语言的准确性并不排斥模糊语言。因为语言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许多客观事物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因而反映这些客观事物的语言必然是外延含糊的。新闻既然是客观事实的报道,而客观事物存在着模糊状态,我们的新闻语言就很难回避模糊语言,在众多新闻传媒中广播的一些特质决定了广播更应注意模糊语言的运用。以下仅就模糊语言在广播新闻中的运用作一个浅析。一、使用模糊语言增强概括性中央电台获2001年度广播短消息一等奖的消息《浙江省率先为贫困农民筑起最低生活保障线》中一段“经过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新闻报道存在的一大通病是语言枯燥乏味,可读性差。这是新闻作品缺乏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新闻实践中,如何才能使新闻语言达到明了生动,引人入胜的要求?这需要我们变换一下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角度,从模糊语言的运用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模糊语言属于特殊的现象级语言概念,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与新闻的准确性特点相对立。模糊语言对新闻的最终报道效果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研究模糊语言的特点及其在新闻报道中的合理性应用策略。即分析了模糊语言的组成,提出了模糊语言的特点,再从信道容量、读者兴趣、新闻报道背景、劝慰引导、负面效果、美学信息、语言绝对等7个方面阐述了有效的合理性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1月中旬,台湾壹传媒集团旗下的《苹果日报》推出了一种名为“动新闻”的新型新闻报道样式,因其过渡渲染血腥暴力在台湾引发巨大争议。本文运用鲍德里亚的媒介批判理论分析台湾“动新闻”事件,认为“动新闻”可以作为鲍德里亚关于“仿真社会”和“意义消解”这些后现代预言的直接体现。它有可能加重真实世界和虚拟空间界限的模糊,并使新闻成为对消费欲望与感官欲望的无意义模仿,其负面影响需要我们警惕。同时,文章通过对鲍德里亚理论的批判性思考,认为“动新闻”将新闻叙事中的想象因素突出出来,对研究新媒体时代新闻叙事的变革与创新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甘社会 《新闻世界》2009,(12):38-39
我们常说,新闻是一种写作。是写作。就要讲究语言的运用。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语言。评价新闻作品的质量高低.在事实真实准确的前提下,语言表达的“精准”程度显得十分重要。记者采访得来的“新闻素材”能不能变成“新闻报道”,能不能变成“新闻精品”,关键要看有没有厚实的写作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