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度统一中国的宋代,政治安定,经济上相应发展,统治者提倡学术、崇尚文化,改进了科举制度,这些因素都促进了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宋代的图书出版已经遍及全国各地,而以四川、浙江、福建为三大刻书中心.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社会先进知识分子在寻求富国强民的历史进程中,沿着翻译出版西方“器物”类书籍、政法制度类书籍,以及文学文化类书籍的路线,一步步实现着中国近代社会的现代性启蒙.本文系统梳理了翻译出版对现代性所起的关键作用,并论述了对中国社会现代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据不很完全的统计,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辞书类书籍出版达3000余种。我国辞书类书籍的出版工作发展很快,这是我国图书出版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此应当如何认识;辞书类书籍出版的现状大体上是怎样的;编纂工作中应当注意一些什么问题,目前又存在一些什么问题,如何去改进;等等,都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出版部门应当认真研究、积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刊这一期编发了一组谈辞书编纂、出版的文章,供出版界的同志们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宋代贡举中神童举的相关知识介绍,使广大读者在对宋代贡举中神童举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该项制度对当时儿童的培养和入仕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希望为相关人员从事宋代科举制度研究,提供必要的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5.
“连中三元”这个术语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物。以科考兴盛的清朝为例,科举制度是这样的: 童试:在府或县里举行,参加考试的是童生,考取后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乡试:在州或省城举行,参加考试的是秀才,考取后称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会试:在礼部举行,参加考试是举  相似文献   

6.
科举制度因其强大的社会功能,系统化、立体化地影响了中国古代出版业的发展与变革。在宏观层面,科举制度为古代出版业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证,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稳定的读者、作者队伍。在微观层面,科举制度促进了隋唐至明清中国出版组织的成熟、图书品种的丰富,以及出版技术和理论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唐王朝承袭了隋朝的人才选拔制度,并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宋代的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和发展.元代的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到了明朝,统治者对科举考试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相似文献   

8.
全球经济的不断融合发展使国内许多行业逐步与外界接轨和交流,越来越多的专业类书籍被引入中国,为国内出版市场提供了新的商机.本文讨论和梳理了汉译专业类书籍在出版发行中的问题,并提出大力加强多机构的合作、积极推进行业导向性译者的培养、充分发挥专业出版社的作用、合理利用数字出版的优势等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洞悉馆藏体育文献资源发展趋势可为全民健身背景下的图书馆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体育文献资源为研究对象,从宏观角度探讨了体育文献(球类、田径、骑行、形体及健舞类)资源与图书馆的关系,分析我国体育文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1)各类书籍近十年出版数量都超过了总数量的50%;(2)健美操和体育舞蹈类书籍数量增幅最明显;体能训练和瑜伽、塑形类图书在近十年的出版书目占总数目的比例最大;田径类书籍和骑行类书籍的出版数量较少。结论:不同体育类文献馆藏资源存在较大差异,体育文献资源技术、服务方式存在较大改善空间。图书馆应扩增相关文献资源,积极更新服务模式,满足健身群体多元化体育文献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一、宋代文明:出版文化的集中展示 宋代是中国印刷与出版的“黄金时代”. 田建平教授的《宋代出版史》以宋史研究宏观视角构建体例,高屋建瓴,将主要思想观点、研究问题、典型案例、事件、人物、书籍等研究要素有机契合,构架严整,章节分明,研究客体、问题与主要观点醒目.同时,从宋代历史文明的宏观视角考察、研究、认知宋代出版,全方位、多角度研究宋代出版,从而揭示、阐释并展示了宋代文明.  相似文献   

11.
《宋代出版史》基于宋代文明视域,对宋代出版及其知识生产做了学术建构与阐释,该书既是宋代出版史、媒介史、技术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世界古代出版史、媒介史、技术史研究的新成果.该书基于国际学术视野,对宋代出版史做了系统、全面、深入的历史研究,揭示了其物质、技术、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诸层面之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宋代,民间出版得到空前发展,以"小报"为代表的中国最早的商业报纸出现在这段时期。通过研究宋代"小报"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宋代"小报"的内容和特点,评估宋代新闻、出版自由,可以得到关于宋代市民言论自由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宋代,民间出版得到空前发展,以"小报"为代表的中国最早的商业报纸出现在这段时期。通过研究宋代"小报"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宋代"小报"的内容和特点,评估宋代新闻、出版自由,可以得到关于宋代市民言论自由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有宋一代,出版事业甚为繁荣。本文拟就宋代政府对出版的管理情况略陈一孔之见。一、宋代出版管理机构宋代的出版管理机构主要有国子监、崇文院、太史局印历所等。  相似文献   

15.
叶涛 《科技与出版》2012,(10):61-63
目前,引进版科技图书是许多出版社的重要发展战略。随着引进数量的快速增长,提高出版质量、加快出版效率成为摆在出版者面前的现实问题。科技书中因含有较多非纯文字的内容,与以文字为主的文学、人文类书籍相比,其翻译方法和  相似文献   

16.
丁玲 《出版参考》2006,(7X):29-29
一位经营艺术出版社30多年的资深出版人感叹,过去一本艺术类书籍出版后,立刻就有读者跟进,而如今,则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台湾非文学类书籍中最具创意的种类应是由本土专业作家撰写、摄影的自然志。自然志出版不仅为非文学  相似文献   

18.
落榜名人     
宋代苏洵,两次科考失利后,不气馁,下决心刻苦自学,终于成了“唐宋八大家”之一。 李时珍三次落考,决心从医,一生精心研究,终于写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木》。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清代卷》一书,2017年4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从隋唐至清末延续了1300余年,以强烈的吸引力、广泛的社会触角、强大的社会功能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也对诸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文化教育制度的发展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分隋唐五代卷、宋代卷、辽金元代卷、明代卷和清代卷五卷,以大量资料和扎实研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科  相似文献   

20.
宋代吸取前代的教训,采取设置文官分权以及完善科举制度等措施防止武将专权,偏重提高文人的社会地位,形成"重文轻武"的国策而且在社会上形成风气。这就使得宋代的精神文化得到发展,拓宽了社会上升流动的渠道,另外过度分权不重武将却又使国防军备孱弱,在与其他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失败,社会精神走向衰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