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热水解氧化方法对某石化公司含油污泥进行了处理和研究,建立了一种方便、高效、运行成本低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考察了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处理结果,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处理后的污泥具有较高热值,可作为燃料(相当于0.62标准煤),用于发电或其他方面使用。通过本方法处理,使含油污泥这类危险固体废弃物变为一般工业废弃物。达到了脱水减量、灭菌无害、无二次污染及再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含油污泥是一种高度危险污染物。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完善,含油污泥无害化、清洁化、资源化处理技术将成为污泥处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进行了回收石油资源、无害化处理的实验研究,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对目标污泥进行试验分析,获得最佳工艺条件后将含油污泥在经搅拌后静置分离,原油回收,泥水经机械脱水过滤。过滤后油泥利用氧化钙将除油后污泥在干燥反应器内发生的热化学反应,将细胞水在反应器内大部分蒸发,达到脱水、杀菌等目的。利用微波加热器将部分低温蒸汽加热至250℃以供再次强化干燥。经试验测定,经增钙干化后处理污泥含水率控制在35%以内。  相似文献   

4.
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及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油污泥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目前较为先进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有低温冷处理和生物修复;资源化利用目前较受重视的是溶剂萃取法、热处理技术、热洗涤法等回收油技术及含油污泥用于注水井调剖、生产建筑材料和除油吸附剂等。资源化利用将成为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前,工业废弃物用作调剖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利用含油污泥进行深部液流转向。本文介绍了含油污泥的概念、分类、组成、性质及应用,特别是作为调剖剂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通过向含油污泥中加入适量的各种悬浮剂、分散剂和增黏剂,使悬浮其中的固体颗粒延长悬浮时间。增加注入深度,提高封堵强度,达到改善注水开发效果和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含油污泥调割在我国大多数油田已经成功应用,并取得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因此,对含油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对环境保护、资源再利用均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进口原油增加,原油码头在原油运输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含油固弃物,即含油污泥。如不及时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本文针对油轮船舱清洗时产生的含油污泥进行了热水洗涤分离,回收了原油,处理后泥沙可达标排放,减少了环境污染。热水清洗方法以清洗后沙中含油率为指标,利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确定了实验中除油剂各组分的最佳配比,并考察了洗涤过程的工艺条件(加剂量、温度、时间、pH、固液比)对洗涤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含油污泥在我国油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工业废弃物用作调剖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利用含油污泥进行深部液流转向.本文介绍了含油污泥的概念、分类、组成、性质及应用,特别是作为调制剂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通过向含舍油污泥中加入适量的各种悬浮剂、分散剂和增黏剂,使悬浮其中的固体颗粒延长悬浮时间,增加注入深度,提高封堵强度,达到改善注水开发效果和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合油污泥调剖在我国大多数油田已经成功应用,并取得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因此,对含油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对环境保护、资源再利用均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OCO的工艺原理,并根据物料平衡推导出其污泥龄与处理效率的关系,由此绘制出两者的关系曲线,最终得出OCO工艺适宜的污泥龄为6~14天.同时以丹麦的SPJALD污水处理厂为例进行工艺设计拟算,得出在相同处理效率条件下的污泥龄,从而证实了所推导出的污泥龄与处理效率关系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以含油污泥处置为例,介绍固体废弃物处置在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对含油污泥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过程有深入的认识。含油污泥处置的实验教学以清洁、高效和高值化利用为目标,通过热解处理工艺,实现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综合利用。学生通过实验深刻了解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思想和方法,树立环保节能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污泥热干化是能够实现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的处理工艺,已是处理污泥的主流手段。本文针对污泥干化工艺全过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对安全评价方法做了较全面的论述,应用安全三元评价法对污泥干化全过程进行了评估,对指导污泥干化的实践,预防事故,保护环境,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Oily wastewater generated by various industries creates a major ecological problem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for the oily wastewater treatment are inefficient and costly. Surfactants can promote the biodegradation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s by dispersing oil into aqueous environment.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applied rhamnolipid-containing cell-free culture broth to enhance the biodegradation of crude oil and lubricating oil in a conventional aerobically-activated sludge system. At 20 ℃, rhamnolipids (11.2 mg/L) increase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crude oil from 17.7% (in the absence of rham-nolipids) to 63%. At 25 ℃,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crude oil was over 80% with the presence of rhamnolipids compared with 22.3% in the absence of rhamnolipids. Similarly, rhamnolipid treatment (22.5 mg/L) for 24 h at 20 ℃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emoval rate of lubricating oil to 92% compared with 24% in the absence of rhamnolipids. The enhanced removal of hydrocarbons wa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improved solubility and the reduced interracial tension by rhamnolipids. We conclude that a direct application of the crude rhamnolipid solution from cell culture is effective and economic in removing oily contaminants from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菌落特征的观察,从油泥中筛选出一株区别于校园土壤中的放线菌;并通过对两菌株摇瓶发酵代谢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比较,为后续研究的深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油泥和校园土壤中分离纯化的两菌株其菌落都与培养基牢固结合、不透明、较干燥、正反颜色不同,有泥腥味.但菌落正面"干粉"前者呈浅灰色,而后者呈白色;菌落反面呈棕褐色,前者明显深于后者;核磁共振氢谱表明两种菌的代谢产物有明显差异.因此,不同环境中的放线菌菌落特征有差异,其色泽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其代谢产物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菊花干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菊花干制工艺流程进行了探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出了菊花干制的最佳工艺流程是:采用微波干燥,蒸制时间为50 s,铺料厚度为1.5 cm,干燥功率为160 W.该工艺条件干制得到的菊花花瓣无卷边,无明显干缩,干燥均匀,色泽金黄;菊花茶中,花瓣完整,舒展,粘连较少,茶色为黄色,油润,清澈透亮,香气持久,无异味,具有菊花特有的涩味.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泥的具体情况,来宾市垃圾焚烧发电厂结合自身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最适合掺烧污泥的实际生产工艺特点,将市政污泥通过焚烧法进行处置,同时污泥中有毒、有害物质也得到一定的处理,消除了污泥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制的Mo掺杂Ti/Sb-SnO2电极处理含油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20mA/cm2,电解时间为50min,极板间距为1.5cm,pH值为6.5的工作条件下,废水COD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9.7%和87.0%。  相似文献   

16.
从微观理论和客观实践出发 ,对污水处理场生物化学单元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采用“同步法”的可行性进行阐释和论述 ,得出了结论 ,并成功应用于广州乙烯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