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三石曲     
自幼玩石,石伴一生,历经坎坷,感悟颇多,回首往事,特作《三石曲》以歌之。 鹧鸪天·石缘 曾忆儿时与君同,心爱最数石弹弓。闯祸依然家常事,男儿岂能女儿红。  相似文献   

2.
古人说过:“山得石而俊,水得石而清,房得石而牢,路得石而坚,庙得石而灵,寺得石而幽”。又说:“园无石不秀,斋无石不雅”。现代人则认为:“居内有石显得清心高雅,馆院有石春色满园”。石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爱石是一种文化现象。早在石器时代,人类已用石做狩猎工具。到了商代,已用灵劈石做成虎纹石答。秦始皇修建阿房宫,东汉灵帝兴建上林苑,均动用了大量奇石。但真正作为民间石玩艺术则始于唐代,兴盛于来、元,普及于明、清,当代更为世人所广泛关注。当前,人们所说的奇石,是指在自然界中天然生成并有观赏价…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石头砌成的世界。房屋是石板房,道路是石头铺,塘基是石头砌,水渠是石头筑,菜园的垄基是石头垒。石门墩、石院墙、石前檐、石鸡笼、石厕所、石畜圈不胜枚举。石槽、石盆、石凳、石桌、石碾、石磨、石臼琳琅满目。石台阶、石板路、石门……甚至烤茶、烧肉的用具都是用石头制作而成。  相似文献   

4.
奇石文化的起源及发展 大自然中的石头经过长期 的 地 质 变 迁 和 流 水 的 冲击,形成千奇百怪的形态和五光十色的纹理,有的如花草,有 的 仿 人 物 ,有 的 类 山水,有 的 象 鸟 兽 ,有 的 天 然纹理,奇迹般地构成一个个文 字 ,犹 如 书 法 大 师 的 手笔。这 类 石 头 ,古 人 称 之 怪石 、巧 石 、趣 石 、石 玩 、供石等;也 有 人 叫 它 雅 石 、珍石、寿 石 、灵 石 、爱 石 等;因它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所以又称它观赏石;因这类石头具有奇特的天然情趣,现大多称它奇石。 据 考 古 学 家 分 析 , 人类赏石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000年前…  相似文献   

5.
山东巡抚张沣中为报已入东境江南海运漕船数目事奏折 道光二十八年三月二十二日 山东巡抚臣张沣中跪奏,为江南海运粮船入境日期,恭折奏报,仰祈圣鉴事。 窃照本年江南苏、松、太三属漕粮改由海运,业经臣将防护情形片奏在案。兹据护登州镇总兵景琳、登莱青道英桂、登州府知府诸镇等报称:三月十五日,有江苏船户马德盛载运太仓州第十二号白粮六百石,潘成芳船载常熟县第四十六号漕粮八百石,徐万和船载吴县第十九号漕粮七百石。十六日,有袁长利船载吴县第十四号漕粮八百三十四石零,金万发船载震泽县第四十五号漕粮一千一百石,马合兴船载吴县第七号漕粮九百石,奚恒利船载新阳县第十五号漕粮八百五十石,沈永茂船载镇洋县第二十六号漕粮八百石,潘合顺船载奉贤县第二十二号漕粮六百石,陆永发船载金山县第三十一号漕粮六百五十石,张长发船载第五十九号筹补漕粮九百石,潘长顺船载昭文县第十三号漕粮七百石,聂隆泰船载娄县第二十五  相似文献   

6.
当代寿山石收藏热持续升温,寿山石文化研究也不断深入。本文对民国时期福州地区3部重要寿山石专著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陈永红  李峰 《图书馆学刊》2006,28(3):121-122
石书是我国古代书籍制度中的一个类型.简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石书的概念,以及历代石书的产生、成书与内容,从中可见古代石书之一斑.  相似文献   

8.
1973年初,我出差到湖口县。我当时是九江地区群众艺术馆的编辑,自然首先找到了县文化馆。县文化馆就设在著名的石钟山上,在文化馆的办公室里,有一个镜框镶着郭沫若同志手书的诗《登石钟山》墨迹。据文化馆的同志介绍,郭老1965年夏曾到石钟山游览,县委领导请他写几个字,他欣然应允。在石钟山矶头的小亭子里,郭老俯瞰辽阔的鄱阳湖与一泻千里的长江,稍加思索,即在亭内的石桌上挥笔写下了《登石钟山》:  相似文献   

9.
孕育于清江流域,而名满荆楚、享誉全国的清江奇石,不仅是三峡奇石的主要来源,而且以其独有的特色,博得古今中外人士的青睐:日、韩、美、德及东南亚等国家和港、澳、台等地区看好“清江石“并大量收藏、收购.清江奇石的历史渊深导出清江之河的历史源长,清江奇石的繁多品种映证清江之河的复杂变迁,清江奇石的精美纹理折射清江之河的历史桑苍,清江奇石的莫大作用衬托清江之河的今日辉煌.……  相似文献   

10.
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在紧要处就那么两三步。兰州军区《西北军事文学》副主编吴恭让,因为10年前偶然拉得一块戈壁顽石,由此开始检石、藏石发展到研究石文化、黄河文化,从一名部队基层政工干部进而成为一位成果颇丰的业余作家。他发现共收藏的“中国石”荣获大世界基尼斯奖,同时人选大世界基尼斯中国之景画册;1997年散文《中国石》列入国家六年义务教育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长篇儿童小说《“中国石”行动》已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集图片、文字于一体的《黄河石赏析》一书已列人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今年出版计划。1987年秋天,部…  相似文献   

11.
明朝米价在洪武二十八年以后基本上一两银子可以购大米二石。《明史·食贷二》:“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明代一石约等于现在的94.4公斤。按2006年大米价均价1.75元/斤计算,一两白银是2×94.4×2×1.75=660.8元.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池州殷汇至查桥的二级公路改造工程,路面底基层采用当地开采的天然砂砾石作为回填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多珞采用试验段来了解天然砂砾石的特性,为了保证填筑的砂砾石稳定成型,主要采用增加天然砂砾石达到一定的含泥量、铺撒石粉及水泥稳定砂砾石等方法,保证了工程质量.为天然砂砾石底基层的顺利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古籍修复过程中,修复人员会用一些石块作为重物压平修复好的书叶和古籍,我们称其为"压书石"。但在工作中我们会发现,每天使用的工具"压书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压书石沉重的份量会对修复人员的操作安全产生潜在威胁,而造成这种威胁的原因是压书石的设计不合理。笔者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总结,在文中设计了几个压书石的图样,其设计原则只有一个:避免修复人员的手与压书石的底平面接触,防止压伤,便于使用。  相似文献   

14.
南诏岁月     
司恩平  杨要武 《大观周刊》2006,(35):109-109
世界上有一种美丽天然而成的石头,叫大理石:中国云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大理,大理盛产大理石。据说,世界上大理石的产量以意大利为最,但花纹最为奇美的当数中国云南大理。当然,不知道大理石的人大概不多,但知道大理石的人未必都了解大理。  相似文献   

15.
石锛是史前较为普遍的石器类型之一,器形特征与安柄方式多样。研究表明,史前石锛的建筑意义,包括木作工具、木作技术和建筑形态三个方面。石锛并非一种单一工具,而是一套使用与功能各异的木作工具,主要用于精细木加工行为。石锛通过本体形态、安柄形态的变化,实现使用方式和使用功能的变化。木作技术的发展与石锛的形态演变互为表里,表现为木作技术的精细化与专门化,其主要动因在于人工建筑的建材加工诉求。史前石锛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显著差异,自西北地区至东南地区,石锛的存在愈加普遍、形态愈加复杂、数量愈加多于石斧,这些差异源于东西、南北建筑形态及木作技术、木资源利用强度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艰苦奋斗的石圪节精神是石 圪节矿致胜的传家宝。从它的形成 至今已历经37年,37年来曾两次 在全国掀起学习高潮,1963年周总 理的嘱托,1990年江总书记的题 词,一次次激励石圪节高举“开拓 进取、再立新功”的矿风旗帜,从一 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近年来, 石圪节煤矿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 石圪节精神,以创新高效的姿态, 建设企业特色文明,坚持两个文明 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不仅矿 山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  相似文献   

17.
针对岩石山区和部分丘陵地区必须实施填石路堤的特性,文章根据福建福宁高速公路填石路堤施工的实际经验,从压实机械的选择、施工工艺的控制、压实标准的确定及压实质量的检测等重要环节,提出填石路堤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用以指导填石路堤的施工。  相似文献   

18.
"失败者,往往是热情只有五分钟的人;成功者往往是坚持最后五分种的人." 这是三石近期在武汉大学演讲中赢得掌声最长的一句话,是三石的人生奋斗体验,这也是三石图书文化传播网(www.3stonebook.com)成功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19.
"坠腰石",据《坛经》所载为六祖惠能"坠石舂米"所留,是禅宗历史上重要的文物资料。今存两件,一在湖北黄梅,一在广东曲江。经过文献钩稽和文物勘查,发现二石并非流传有序的故物,而是出自明清人之手,其仿造依据是曾经宋人著录而后亡佚的坠腰石。进一步追溯,该石系"数典造物",也不可靠。理由是宋人所见坠腰石以《坛经》为重要文献基础,而通过历时考察,《坛经》版本历经多次变化,坠石的情节实际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曹溪大师别传》"坠石之说"和《宋高僧传》"抱石之说"恐皆系后人敷衍而成,只是《坛经》契嵩本采信了坠石一说而已。  相似文献   

20.
《庄子·徐无鬼》里说,春秋时代,楚国郢都一人从街市上走过,鼻子尖上忽然被粘上薄薄的白土,怎么擦也擦不掉,觉得怪难受的,他就请匠石(名石的匠人)来削。匠石把他的面部端详了一下,叫他立好,嘱咐他无论如何不能动弹。匠石抡起板爷,飞速地从他鼻尖闪过,那人只觉得耳边一阵风声,再摸鼻尖时,白土果然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