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幼教工作中时常存在着“顾此失彼”现象,这一现象严重地影响幼教工作质量的提高。我们从理论的角度对此现象进行剖析,并提出改进的对策,旨在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以提高幼教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前,教育行业出现了一种新的“跳槽”现象。与以往不同的是,许多优秀教师纷纷逃离“常规”学校,跑到“民办”学校去了。他们不再珍捧着国家给的“铁饭碗”不放,而是去寻求属于自己的“金饭碗”。按他们的话说,捧着“铁饭碗”,紧箍咒多,束手束脚;端着“金饭碗”,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此现象,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褒贬不一。笔者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究其根本,则是由于被“常规”学校视而不见的自身的弊端所引发的危机所至。这是教育行业的新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多年来,“常规”学校抓“常规”是出了名的。可…  相似文献   

3.
论经销商的"窜货"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市场通路建设往往会遭遇“窜货”现象。本文从企业经销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窜货现象产生的根源及危害,说明了窜货现象的形式和方法,重点对如何预防和避免窜货现象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分析了局部质变超前总的量变的“超前”现象的特点,须到了出现全局性质变落后于总的量变的“滞后”现象的可能性,指出正确认识“滞后”现象对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化成功过渡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民主”的对立面是“专制”,“民主教育”的对立面是“专制教育”。当今,虽然中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但“专制教育”现象还依然存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警惕,保持头脑清醒,坚决对各种“专制教育”现象说“不”。  相似文献   

6.
承担过初二学科教学任务的老师,普遍认为初二是初中阶段学生成绩两极分化最严重的阶段,诸如:成绩两极分化的普遍性、违规违纪的频繁化、心理障碍问题的突出性等。这些现象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焦虑,有专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初二现象”。笔者从事德育工作以来,从接触的实例、开展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中分析,对于时下“初二现象”应持两种观点,既要有一种严重性的感觉,要究其原因,以便对症下药;又要有一种合乎时代的认识,要探索教育途径,以便积极引导。一、“初二现象”中最普遍的是成绩问题就三年制初中而言,初二是承…  相似文献   

7.
对“威宁”现象从经营成本等方面考察,认为其有利于消除政府部门间收入不均的现象,有利于增强政府、职业单位干部职工的成本效益观念等,但在其运作中的所有虚位等问题也值得关注。“威宁”现象要取得成功必须更新观念等。  相似文献   

8.
“假日经济”已成为经济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假日经济”的发展,对促进整个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作用。假日消费的出现,对于启动市场、扩大内需有着深远的意义。从“假日经济”现象入手,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从商家、政府、消费三的角度对如何引导假日消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翻开十六年的班主任工作笔记,笔者惊讶地发现:每个学期的四至八周和十四至十六周,学生违反校纪现象频频记录笔端。凡是学生常见的违纪现象大都集中在这个阶段里。第四周开始出现,第七周达到高峰,第八周减弱,第九周消失。第十四至第十六周重复出现,形成周期,如此反复。这种有规律性出现的违纪现象,笔者称之为“松懈周期”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严重地影响着班风和学风,给班级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带着这个问题,笔者作了长时间的跟踪研究,归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英语过程中,即英语技能形成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阶段性的进步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状态,在教育心理学上被称之为“高原现象”。本初探了“高原现象”产生的四种原因和克服“高的现象”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稍微和略微     
程度副词“稍微”和“略微”的意义基本相同,《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用二者互释.《现代汉语虚词例释》里也解释说二者的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实际上,二者在语义上和动词的选择上都存在差别.通过对这两个词作深度的比较对照,从三个平面的角度来探讨这两个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英语语法中,语法学家从逻辑意义的角度将“分句”分为“限定分句”和“非限定分句”,这样“分句”的下住概念“非限定分句”的所指外延包括传统语法的“词和词组”等结构;从句法功能上讲。“短语”可由一个“词素”或几个单词构成的“词组”或“分句”来充当。因此,“短语”的所指外廷涵盖了从句法角度定义的“分句”的外延,“短语”是小于“句子”但大于或等于“分句”的语法单位,即“句子”〉“短语”≥“分句”。  相似文献   

15.
"不会不"和"一定"的情态义与主语人称密切相关。主语是第一人称时,"不会不"和"一定"一般表示道义情态[保证],但"不会不"也可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主语是第二、三人称时,"一定"一般表示认识情态[必然],"不会不"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但主语是第三人称时,"一定"有时也可表示道义情态[要求]。句法方面,"一定"能跟述补短语搭配,而"不会不"不能,原因在于"不会不"的双重否定结构特点。句子类型方面,"不会不"出现在假设句中,经常表示委婉的请求或者问询,在疑问句中,"不会不"表示委婉的揣度或问询,而"一定"则没有这些语用特点。  相似文献   

16.
教育要提倡生态学,而教育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是互动,但不少教师和学生对此深感困惑,误以为给学生提问就是互动。提问和互动都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也有相应的教学模式,但真正的互动有多种形式,提问只是其中一种单边的互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认识两者的不同,增进对互动的理解,学会灵活运用多种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江总书记提出了许多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论述,构成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新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作品<野草>晦涩难懂,其原因并非只是外在社会环境的残酷所致,而是有着更为重要的语言学原因:鲁迅深切体悟到了语言的困境,为了突破困境,他不得不寻求新的言说方式,采用沉默、话语的正反并置和象征三种表达策略辗转在"说"与"不说"之间.  相似文献   

19.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20.
"农校对接"供应链接模式发展前景广阔,积极有效地促进了农校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基于"农校对接"多赢模式的释读与运行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困境分析,提出"农校对接"模式良性循环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