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听说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农夫一起去放牛,一个农夫把牛拉到一个地方,认为这里的水好、草好,便不由分说地把牛头按下去——吃;而另一个农夫则是把牛牵到同样的地方让它自己去吃。同样是吃草喝水,吃喝的是一样的草、水,一头牛吃得很难过,另一头却有滋有味。 这使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按”是强迫学习,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按”是硬性灌输,是对人性的压制。强迫学习使学生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加重,结果当然是得不偿失。 随着时代的进步,尤其是我国实行素质教育改革以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便成了现代教育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权威角色,成为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改变以往硬性灌输的做法,加强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学设计] 《歌唱二小放牛郎》的第一节:“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王二小在哪里?”  相似文献   

3.
读书,是教师学习提高的一种主要的方式,开展旨在提高教师素质的校本培训,就必然促使教师读书。于是,许多学校给教师推荐书目,配发书籍,要求教师认真阅读。为了加强督促检查,出台了相应的措施,如搞摘抄、填写读书卡等。但据我了解,教师对这样的做法仍然感到是额外负担而采取应付态度,学习积极性不高,效果自然不好。我们乡下有句俗话叫“强按牛头难喝水”,意思是说,牛不感到渴,把它牵到河边强按下头让它喝,那是徒劳的。反之,牛感到渴了,想喝水了,你想挡住它喝水,也难。我们要想让教师主动地自觉地读书学习,关键要让教师产生读书的愿望,变“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  相似文献   

4.
小鸭,小鸭,抓只大虾。l囚里痒痒,翘翘尾巴。嘴巴一张,大虾蹦啦。蝴蝶赶牛 金蝴蝶 赶金牛 一赶赶进山沟沟。山沟沟,草油油,牛儿吃草乐悠悠。牛吃草 蝶扇风 扇得牛儿凉飕飕小鸭抓虾(外一首)@徐焕云~~  相似文献   

5.
牛儿正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莫不是贪玩耍丢了牛,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相似文献   

6.
牵牛鼻子     
一群城市学生到农村体验生活。其中有个男生去放牛,到了黄昏,该回村了,可是牛仍在吃草。男生急得又扯牛尾巴,又拉牛头,又踢牛屁股,可牛根本不往回走。这时,一个农村孩子走过来,牵起穿在牛鼻子上的绳子,牛就乖乖地跟着走了。  相似文献   

7.
牧童牵牛     
一头牛,两头牛, 膘肥肉满直冒油。牧童牵牛去喝水, 咕咚一声河断流。  相似文献   

8.
一幅抽象画     
一天,在美术课上,老师要同学们画一幅抽象画.一会儿工夫,小明就交了他的作品.老师看了看,可上面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一张白纸.“你画的是什么呀?”老师问.“牛吃草.”小明答道.“草呢?”老师问.“牛把它吃光了.”小明说.“那么,牛在哪儿去?”老师又问.“吃完草,牛便喝水去了.”小明答道一幅抽象画@韩绍章  相似文献   

9.
我们先来听一段戴嵩画牛的故事: 戴嵩是唐朝画家,善画牛。早年。戴嵩曾应父亲朋友的要求画了一幅“斗牛图”。戴嵩与父亲送客人时,在路上正好遇到一个牧童在放牛,牛儿有的甩着尾巴啃草,有的在撒欢蹦跳,还有两条牛在那里嬉斗。友人见此情景,一时高兴,就把“斗牛图”展开欣赏,牧童凑过来看见图却笑了。戴嵩疑惑不解地问牧  相似文献   

10.
羊中吃货     
王安忆 《高中生》2014,(10):60-60
小时候,爹让我喂牛。 我觉得,喂牛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我把草料筐放在地上,将铡好的草倒入筐内。可是,牛只吃了几口筐内的草,便挑三拣四,不好好吃了,并且不时用嘴将草拱到筐外,用前蹄胡乱地刨着,将好端端的草料糟蹋了。爹对我说:"你得想想法儿让牛正经吃草。"我说:"要不就加点饲料吧。"爹说:"加上饲料牛就更不会吃草了。""那怎么办?"我有点为难了。这时,远处有一只山羊正在上树。  相似文献   

11.
牛吃草问题     
在牛吃草问题中,如果草是固定不变的,依据题目第一个条件算出每头牛每周吃多少格尔的草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在牛吃草问题中草的总量是在不断变化的,每时、每天或每周都在均匀地生长,时间越长,草的总量越多,这就给我们解题带来了困难。牛吃草问题有方程解法和算术解法。运用解牛吃草问题的思想解决其他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2.
题目 :有一片牧场 ,草每天都均匀地生长着 (草每天的增长量都相等 ) .如果放牧 10头牛 ,则 2 0天吃完牧草 ;如果放牧 15头牛 ,则 10天吃完牧草 ;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量是相等的 ,如果放牧 2 5头牛 ,则几天吃完牧草 ?分析 :这就是有名的“牛吃草”问题 .非常明显 ,该题所涉及的量比较多 ,这真让我们一时不知应该从何处着手 .但如果仔细分析 ,我们就会发现要求的‘天数’这个未知数 ,还应与牛的数量、每头牛每天吃的草、牧场原有的草量、草每天的增长量等四个量有关 .所以我们不妨设四个未知数来试一试 .解 :设每头牛每天吃草量为 x,草每天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十年前 ,我刚任教师 ,老领导语重心长的告诉我 :千万不要把学生“放了羊” ,一定要管好、管严。十年过去了 ,我却发现我们的教学恰恰缺少“放羊” ,缺少放羊人的明智。放羊时 ,放羊人的主要工作就是想方设法把羊群引向草盛水足的地方 ,至于羊儿如何去吃草喝水都是羊自己的事 ,它们会自主去完成。放羊人决不会按住羊的头去逼它们吃草喝水。只有个别羊儿掉队或偷吃庄稼了 ,放羊人才用鞭儿将它们召回羊群 ,让它们“安分守己。”放羊人并没有强塞、硬灌 ,羊儿却能吃饱长肥长大 ,而实际上被按着头的羊永远不会吃饱长大。想想我们当前的教育何尝不…  相似文献   

14.
牛吃草问题又称为牛顿牧场,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提出来的。典型牛吃草问题的条件是假设草的生长速度固定不变,不同头数的牛吃光同一片草地所需的天数各不相同,求若干头牛吃这片草地可以吃多少天。由于吃的天数不同,草又是天天在生长的,所以草的存量随牛吃的天数不断地变化。解决牛吃草问题重点是要想办法从变化中找到不变量。牧场上原有的草是不变的,新长的草虽然在变化,但由于是  相似文献   

15.
李德捷 《小学生》2005,(6):42-43
父亲让儿子去放牛,临走时,一再地嘱咐:不要把缰绳放得太长,让牛好好吃草。儿子心里说:真是多事,绳子长短和牛吃草会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6.
学习效率不高大多因学习方法不当。父母要矫正孩子学习效率不高的缺点,应从学习方法上给孩子多加指导。具体讲,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不要让孩子一刻不停地扑在学习上学习时间长并不等于效果好。要提高学习效率,就要了解孩子的学习心理规律,处理好学与玩的关系。我们常看到家长抱着望子成龙的心理,送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孩子们几乎没有时间玩。这无疑是“强按着牛头让牛喝水”。有个孩子叫小龙,天资聪颖,家长觉得光在学校学习还不够.又给他报了英语、作文、电子琴、钢琴、绘画,甚至围棋等学习班。结果这个孩子患了多动症,需要进行心…  相似文献   

17.
羊中吃货     
小时候,爹让我喂牛。我觉得,喂牛很容易。我把草料筐放在地上,将铡好的草倒入筐内。可是,牛只吃了几口筐内的草,便挑三拣四,不好好吃了,并且不时地用嘴将草拱到筐外,用前蹄胡乱地刨着,将好端端的草料糟蹋了。爹对我说:"你得想想法儿让牛正经吃草啊!"  相似文献   

18.
武地 《作文》2023,(5):50-51
<正>小时候,爹让我喂牛。我觉得,喂牛很容易。我把草料筐放在地上,将铡好的草倒入筐内。可是,牛只吃了几口筐内的草,便挑三拣四,不好好吃了,并且不时地用嘴将草拱到筐外,用前蹄胡乱地刨着,将好端端的草料糟蹋了。爹对我说:“你得想想法儿让牛正经吃草啊!”我说:“要不就加点儿饲料吧。”爹说:“加上饲料牛就更不会吃草了!”“那怎么办?”我有点儿为难了。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虽能把牛牵至河边,但不能强迫牛喝水!”这句话说得一点也没错,再温驯的牛,如果它不口渴,就算把它带到河边,也不会自动去喝水。对待孩子也是一样,催促孩子读书,或强迫他打开书本,若是他根本不想吸收阅读的内容,一切都是枉然。孩子如不想“喝水”,知识便“一滴”也无法渗进脑中。不仅如此,强迫孩子读书,有时反而会引发不正常的拒绝读书症。孩子可能会推说书桌有异味,或一打开书本,肚子就疼痛不已! 话虽如此,但也不能采取放任态度,做母亲的应该想办法让孩子自己爱念书,而不是被父母强迫去读书。  相似文献   

20.
赵永赶 《教育教学论坛》2013,(38):280-280,130
"牛吃草"问题是小学五六年级经常接触到的拓展题型,因为"牛吃草"问题中会涉及到一个变量,即为草在不断地生长,同学们掌握起来觉得很困难。如何巧妙化解"牛吃草"问题,如何理解并掌握牛吃草问题,有哪些解题方法和技巧,在此做一下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